生活不惺匆匆忙忙,有時要學會放慢腳步,為的是要欣賞人生旅途中的風光美景。心靈不可負擔太重,有時要學會自我鬆綁,為的是輕裝前進,在簡單生活中釋放快樂,在舍棄重負後活在當下。
1.人生需要經常為心靈解壓
生活中,有人活得很累,很沉重,有人卻活得很輕鬆,很瀟灑。活得累的人,是因為有外物的牽絆,自己劃是為牢,向心靈上加壓。活得輕鬆的人,是因為他們能夠擺脫自我的限製,不受外物的牽絆,完全獲得了心靈的自由。心靈自由了,自然就會感覺輕鬆、舒坦。溫馨提示:
憂和喜是事物給人們帶來的兩種心情,隻要不去鑽牛角尖,想問題善於從兩麵或多個角度去思考,善於為心靈解壓,哲理就在我們身邊,大可不必憂心忡忡。在泰晤士河畔,住著一個農場主,據說他是全英國最快活的人。他從早到晚總是那樣忙碌,同時像雲雀一樣快活地唱歌。他非常樂觀,他的樂觀感染了許多人。這一帶的人都喜歡談論他。終於,煩惱的國王想見他一麵。
“我要去找這個奇異的農場主談談,也許他能告訴我怎樣才能愉快。”國王找到了農場主,農場主一見麵就對他說:“我不羨慕任何人,因為我要多快樂就有多快樂。”
國王說:“我十分羨慕你,我的朋友。隻要我能像你那樣無憂無慮,我願意和你換個位置。”
農場主笑了,給國王鞠了一躬說:“我肯定不和您調換位置,先生。”
“是什麼使你如此快樂呢?而我,身為國王,卻每天憂心忡忡、煩悶苦惱呢?”
農場主笑著說:“我不知道你為什麼憂鬱,但是我能簡單地告訴你,我為什麼快樂。我愛我的妻子和孩子,我愛我的朋友們,他們也愛我。我自食其力,不欠任何人的錢。我為什麼不應當快樂呢?”
“我明白了。”國王說,“我羨慕你,你戴的這頂普通的帽子比我這頂王冠更有價值。你的農場給你帶來的快樂要比我的王國給我帶來的還多。如果人們都像你這樣,這個世界該是多麼美好!”我們這個賴以生存的世界,對那些樂觀的人來說充滿了希望,他們所遇到每一件事都相當美好、可愛。而在那些悲觀的人眼裏,卻充滿了荊棘和危險,無論任何事情,都隻能引起他們的恐懼和悲哀。我們平日或許會認為這種差異是由各人所處的環境不同所致,但我們卻曾看到許多人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中,仍然自得其樂,而另一些人則雖處於頗為優越的環境,卻終日鬱鬱寡歡,有如大難將臨。
在生活的旅途中,有順境也有逆境,有歡樂也有憂傷。不過有的人容易看到其中美好的一麵,另一些人則隻記住了另外的悲哀一麵。這樣分析,我們就不難理解上麵故事中“國王”為什麼不快樂了。
以下是為心靈解壓的一些經驗之談:愛你周圍的人並使他們快樂。
真正地去關心你的親人、朋友、工作和四周細微的事物。
享受人生,別把時間浪費在不必要的憂慮上。
獻身於你的工作,但別變成它的奴隸。
每天抽出一點時間,讓自己澄心靜慮,使心靈寧靜。
凡事多往好處想。
抓住瞬間的靈感,好好利用,別輕易虛擲。
偶爾忘記思考,隨心所欲吧!
2.卸下你沉重的思想包袱
生活在現代都市中的人,很多人感覺到了巨大的壓力,生活中的,學習中的,事業中的,或是感情中的。很久以前,有一個人感到生活的負擔越來越沉重,眼看無力支撐,隻得去請教智者。智者將他帶到一條五彩石鋪就的小徑,然後交給他一隻背溫馨提示:
種子放棄花朵才能結出碩果,小鳥放棄鳥巢才能自由飛翔。世間道理莫不如此,我們要善於放棄沉重的思想包袱,才能加快前行的步伐,追尋美好的明天。簍,要他順著小徑走下去,把他認為喜歡的石頭都撿進背簍裏。
這人依言而行。紅色的,他感覺熱烈奔放,絢爛奪目;白色的他認為晶瑩剔透,純潔無瑕;黑色的他認為莊重嚴肅,錚光閃亮……於是他把這些自己喜歡的石頭一一撿進去,漸漸地,背簍裏的石頭越撿越多,雙肩也越來越沉,後來,他終於支持不住,一跤跌坐地上。
智者見狀,又吩咐:從現在起,你把最喜歡的石頭留下,其餘的統統扔掉,再往前走試試。這一下,他頓感輕鬆無比,很快就走到了盡頭。有時候就是這樣,你讓自己承載了太多的東西,似乎哪一樣你都放不下,哪一樣也不舍得放下。結果在沉重的負累麵前,我們的步伐近乎蹣跚了。難道非要等到承受不住的時候才去尋找解脫的方法嗎?有位詩人說過:放棄是一種解脫,隻有放棄困擾,我們的思想才能解放;隻有放棄了思想包袱,我們才能麵對種種困難。一位禪學大師與他的道友在一條泥路上走。一路上,倆人有說有笑,十分自如。到了一個拐彎處,但見一位美貌女子,穿著絲綢長衫,對著腳下的泥濘犯愁。她美麗的裙衫已經沾上斑斑泥點,而腳下,卻又有一個大大的水窪讓她無法跨越。
“來吧,姑娘。”大師站在水窪旁,坦然地伸出雙臂,將那位姑娘抱過了泥路。
道友驚訝得瞪大了眼睛,欲言又止。此後的行程,道友一直沒說話,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直到天黑後寄宿,他實在按捺不住,就對大師說:“我們出家人不近女色,特別是年輕貌美的女子,那是很危險的,你為什麼要那樣做?”
“什麼?哪個女子?”大師笑道,“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還抱著嗎?”可憐的道友,背著一件沉重的心事,走過一程又一程。而大師本人,在將姑娘放下之後,便將此事從記憶中抹去,不留一絲痕跡,腳步輕快,因而,他笑容坦蕩。
有一種包袱,看似無形,卻沉甸甸的,壓得人喘不過氣來,那是思想的包袱。
有一種羈絆,無影無形,卻揮之不去,讓你無法前行,那是心靈的羈絆。
對於行路人而言,背負的東西越少,腳步越輕盈;對於思索者而言,放下包袱,才能天馬行空;對於創業者而言,盡早走出失敗的陰影,走出一切的紛擾,輕裝上陣,才能有未來。
所有過去了的,無論留下多少故事,都隻屬於昨天。如果有人一再提起,如果有人願意評說,那就任他評說吧,而你,隻需輕鬆地去步你的前程。有一天,當你走出很遠很遠,或許已經到了一個山巔,回頭望時,會看到那些議論者還站在你出發的地方,述說你的從前。他們可以說得唾沫飛濺,他們可以說得眉飛色舞,而他們所說的一切,在你看來已經很遙遠。不爭的事實是,他們已經遠遠地落在了你的後麵。
3.無所欲求,簡單的人生往往最美
現在,在歐美一些國家和我國一些大城市中流行“簡單生活”新概念。美國“簡單族”的簡單似乎包含以下指標:不看電視、不上網、不過溫馨提示:
簡單的人生是活在當下的時尚體現,是回歸自然的全新生活。要想生活簡單,無須過多的欲望,保持適當的追求即可做得到。夜生活、不在人際關係和衣著上花費過多時間,不大規模購物以造成不必要的經濟壓力,甚至不駕車等等。總之,做自己想做的事,比如跑到沒人的山野,除了吃飯睡覺享受自然風光,什麼也不做,這當然是一種複雜之後的簡約,華貴之後的淡雅。
究竟什麼是簡單生活呢?“簡單生活”的倡導者、被譽為“21世紀新生活的導師”的珍妮特·呂爾斯認為,簡單生活並不意味著清苦與貧困,“它是人們深思熟慮後選擇的生活,是一種表現真實自我的生活,是一種豐富、健康、平凡、和諧、悠閑的生活,是一種讓自然沐浴身心、在靜與動之間尋求平衡的生活,是一種無私、無畏、超凡脫俗的崇高生活”。簡單生活的最主要特征是“悠閑”。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被太多的物欲驅使著——豪華的房子、盡可能多的金錢、漂亮的女人、體麵的男人、出人頭地的子女等等,隨波逐流的追逐使我們精疲力竭,太多的追求使我們失去了心靈的自由。某種舒適的享受是必要的。我們需要有生存所不可缺少的衣、食、住、行,我們需要有酬或無酬的工作。作為人,我們不能一無所有,我們需要一定程度地對美和美的事物的追求。但我們往往不知適可而止,我們顯得饕餮不足。隨之便陷入了債務、勞累和新出現的困境,使我們因此失去了生活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