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坤說:“方與嚴是待人的大弊病,聖人待人,隻在於溫柔敦厚。所以說:‘廣泛地愛護人民,叫做和而不同。’隻任憑他們淒淒涼涼,冷傲清高,便是世間的一個障礙物。持身方正,獨立不苟,是不能用世的人才。這隻能算一個性情正直,不肯同流合汙的人士罷了。”
古人言:矯矯者易折,皎皎者易汙。做人亦是同理,須剛柔兼濟,欲速不達,過猶不及。
6.靈活處世,圓通駕馭人生
“圓”的現實意義,在於和諧地處理人際關係。我們常常聽到一個詞,叫“圓滑”,這兩個字連到一起,往往令人生厭;倘若將二者拆開看,由“圓”到“滑”,是很有其道理的。
人生活在社會中就不得不與人交往,就不得不注重人際關係,而人際關係技巧正是與人交往的潤滑劑,人際關係技巧說白了就是如何畫“圓”,溫馨提示:
掌握處世的藝術,核心是準確地把握人性的特點與心理的需求,圓融處世,就是要以靈活變通的技巧駕馭複雜的人際關係。而“圓”的目的是為了給人際交往注入潤滑劑。然而,人際關係技巧可以說千變萬化,會因人、因時、因地而異。那我們究竟怎樣才能嫻熟地運用它呢?
有一位小姐在紙上寫下這樣一句話:“男人的心,大海裏的針。”可奇怪的是有位先生也說:“女人的心,大海裏的針”。人心真的這麼難以捉摸嗎?事實上,隻要我們嫻熟地掌握了人性之本,捉摸人心並非一件很難的事,掌握恰當的交往技巧就更容易了。讓我們觀察這個社會上那些成功的人士,那些成功的男人、成功的女人吧!他們的人際交往的方法雖然千變萬化、五花八門,但萬變不離其宗,它們都是基於人性基礎上的運用。
人類無一例外地來自於動物界,同在這個現實的世界中生活,這就決定了大家都有一些共同的本性,即人性。把握人性、利用人性,正是千般技巧、萬種方法的源泉,也正是圓融的處世技巧智慧之源。
人性是什麼?休謨說:“人性就是自私。”但對於人性最權威、最係統的剖析,應該是美國著名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的基本需要理論。
馬斯洛認為:人類在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動機,均來源於若幹始終不變的、遺傳的、本能的需要,即人的基本需要。
馬斯洛將人的基本需要按順序分為五大類。
①生理需要(食物、睡眠、性生活等);
②安全需要(生命、財產安全有保障);
③歸屬和愛的需要(涉及給予愛和接受愛);
④尊重的需要(自尊和來自他人的尊重);
⑤自我實現的需要(促使潛在能力得以實現的趨勢)。高級需要以低級需要為基礎,當某種基本需要得到滿足,他會走向更高的層次,會因更高級的需要產生動力。由於社會環境與條件的改變,高層次的需要也可以占主導地位。
深刻地了解人性,把握人性,利用人性,那麼在芸芸眾生的競技場中,在錯綜複雜的人際交往中,我們就能夠揮灑自如,畫出各種奇妙的“圓”來,使我們永遠把握主動權,永立不敗之地。
在人生的道路上,隻有畫出各種奇妙的“圓”來,才能在人際交往中,揮灑自如,永立不敗。
7.放下身份,人生之路越走越寬
家世不錯的人覺得自己的身份很高;有學問的人覺得自己不同凡響;有錢財的人覺得自己不同旁人;有名位的人認為自己比較有尊嚴。而事實上,一個人如果依賴這些所謂的身份,那是非常不合時宜的。
生活的真諦告誡人們:放下身份,路就會越走越寬。
人的身份是一種“自我認同”,這本來並不是什麼不好的事,但這種“自我認同”也是一種“自我限製”,也就是說,懷有這種認同感的人常常會這樣想:因為我是這種人,所以我不能去做那種事。而自我認同越強的人,自我限製也越厲害,所以,博士不願意當基層業務員,高級主管不願溫馨提示:
如果想把事情做成,就得放下身份,表現得謙虛、平和、樸實、憨厚,甚至愚笨、畢恭畢敬,使對方感到自己受人尊重,比別人聰明。意主動去找下級職員,知識分子不願意去做沒有文化的工作……他們認為,如果那樣做,就有損於自己的身份。
其實,這種所謂的身份隻會讓自己的路越走越窄。你如果想在社會上走出一條路來,那麼就要放下身份,也就是放下你的學曆、放下你的家庭背景,讓自己回歸到普通人中去。同時,也不要在乎別人的眼光和批評,做你認為值得做的事,走你認為值得走的路。
放下身份的人比放不下身份的人,在競爭上擁有許多優勢:
能放下身份的人,他的思考富有高度的彈性,不會有刻板的觀念,因而能吸收各種資訊,形成一個龐大而多樣的資訊庫,這將是他的本錢。
能放下身份的人能比別人早一步抓到好機會,也能比別人抓到更多的機會,因為他沒有身份的顧慮。
在交往中對方就會放鬆自己的警惕性,覺得自己用不著花費太多精力去對付一個“傻瓜”。即使事情明顯有利於你的時候,對方也會不自覺地以一種高身份來對待你,好像要讓著你一樣,也就不會與你一爭長短了。
其實,你放下身份出現隻是一種表麵現象,是為了讓對方從心理上感到一種滿足,使他願意與你合作。實際上,表麵上越是謙虛的人,就越是非常聰明的人,越是工作認真的人。當你表現出大智若愚來,使對方陶醉在自我感覺良好的氣氛中時,你就已經受益匪淺,已經完成了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了。
你謙虛就顯得他高大;你樸實和氣,他就願意與你相處;你恭敬順從,他的指揮欲得到滿足,就認為與你很合得來;你愚笨,他就願意幫助你……這種心理狀態對你非常有利。相反地,你若以高身份出現,處處高於對方,咄咄逼人,對方內心裏就會感到緊張,而且容易產生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