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楚元笑了笑,也沒有介意。
這些人有大俠之風範,卻也未必就會是反清誌士。
人各有誌!
至少在目前,反清仍然不是一個主流的話題。
次日,胡楚元在陳善元和李存義等人的陪同下,將整個樂敦都視察了一遍,確認時機已經成熟,就讓張靈普準備動手,而他則正式前往新加坡。
原先,如果沒有胡楚元的到來,張靈普他們也要動手了。
這些都是約定好的事情,務必要在中法戰爭爆發之前敲定沙撈越的事情,到時候才好集中精力對付荷蘭人。
回到新加坡的常春園,胡楚元稍事休息,就前往海峽總督府會晤福德瑞裏克-華爾德爵士,在華爾德爵士前往新加坡出任總督之前,胡楚元就已經在倫敦和他有過私人的來往,並送了他一件雍正瓷器做為禮物。
在抵達新加坡後,華爾德爵士也曾造訪福州,並給胡楚元送了一件私人收藏的中國古董。
兩人的私人關係還是很不錯的,為了協助華爾德爵士在新加坡的工作,胡楚元還讓葉文瀾替他引薦了多位當地華商。
兩人在總督府會晤了一個下午,談了一些國際和清朝廷內部的問題。
幾天後,沙撈越就傳來了驚人的消息——布魯克王朝被海盜推翻了。
其實也不是什麼很麻煩,更不算是很大的事情,布魯克王朝目前總計隻有幾千名雇傭軍,更多時候都是依靠挑唆土著來平衡地方的各股勢力。
計劃很簡單,劉寶貴冒充海盜邀請外麵的土著海盜、華人海盜、洋人海盜一起襲擊,衝垮布魯克王朝在古晉的防衛線,殺了查理士-布魯克。
隨後,大家推選洋人海盜建國,還特別派人通知英殖民地海峽總督。
國家還沒有建立,“內部”就發生衝突,大量不服從“管製”的海盜在古晉搶劫居民,引發了大規模的血拚,張靈普立刻帶著赤旗軍和聯係好的幾個土著部落衝過去,將“對方”海盜們擊潰。
後麵的事情更簡單,張靈普建立沙撈越臨時政府,自己出任總製。
為了不影響國內家人的生活,掩蓋他和胡楚元之間的關係,張靈普在越南時期就已經化名“張伯倫”,所以也沒有清楚他到底是誰。
聽說身為華人的張伯倫擁有一定規模的軍事實力,還曾在越南和法國激戰過,華爾德爵士不得不來找胡楚元,希望胡楚元從中調解。
此時是一個特別的空白點,英國人還沒有做好準備對沙撈越實施軍事上的征服,緊急調轉軍隊,向沙撈越出兵也需要在國會達成一致。
考慮到這一點,華爾德爵士從英國政府得到了命令仍然是暫時先接觸。
於是,胡楚元就出於“私人友誼”,親自前往沙撈越的古晉查看情況,並且帶上了華爾德爵士的代表。
一切都是事先策劃好的,在胡楚元抵達後,所有生活在古晉的英國商人、傳教士,包括胡楚元和華爾德爵士的代表都參加了一場臨時政府的閱兵式。
兩萬餘人的陸軍訓練有素的通過街道,後麵是土著部落的戰士,最後是火炮部隊,以及海軍在古晉港口的禮炮表演。
張靈普的戰艦有十二艘,其中四艘是從美國購買的退役艦船,在新澤西船廠重新改造刷新,裝備了新的火炮,另外四艘是炮艇,也是從美國買入,最後兩艘是從智利購入老式巡洋艦。
除了這些還算正規的戰艦,他們也通過消滅海盜,獲取了七艘海盜船,簡單油漆一遍就加入了臨時政府的海軍序列。
不管怎麼說,看起來還是蠻令人震驚的。
“確認”了沙撈越臨時政府軍的實力後,胡楚元就先和“張伯倫”舉行了一次會談,隨後,他返回新加坡,讓華爾德爵士將消息回稟英國政府。
經過胡楚元的多次協調,最終,“張伯倫”和大英帝國達成一致,沙撈越成為大英帝國海外自治邦,在英國的保護之下擁有自治權,每年向大英帝國繳納稅款60萬兩白銀,而英、華商人有權在沙撈越從事貿易和投資。
雙方的主要紛爭在於外交權,最終達成的條件是“在大婆羅洲及其周邊海域,沙撈越自治邦擁有自主外交和軍事權”。(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