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新中國1922(2 / 3)

對職業技術教育的異常重視,以及多年的全麵學習德國的精神,使得中國在製造業上擁有其他國家幾乎難以戰勝的優勢。

中國在電氣工業革命上的大幅度的前進,即便是美國也難以追趕。

截至1922年,中國電力裝機總容量已經是美國的3.7倍,整個歐洲的總和,火力、水力、地熱、天然氣、柴油機都可以發電,風力發電、潮汐發電也不斷的出現。

整個電力工業的大革命,農村電網的建設,遠程電話的推廣,大農業經濟的推廣,機械化耕種的全麵推進,公路鐵路的大規模擴建……一切都仿佛是下一個世紀的中國,站在這個時代和其他國家進行不平等的競爭。

蒸汽機即將退出中國,很難發現,即便是在電力不足的地區,至少也能看到柴油機、汽油機。

在大部分的農村,拖拉機、收割機、插秧機和其他各種農用車都已經很常見,在較為偏遠的農村,牛耕、馬耕也基本能夠普及到每家每戶。

經過多年的人口調控,國內基本實現了中農經濟政策,在人口相對較少的地區和省份,富農經濟政策也已經普及,在2.93億的農業人口中,約有1700萬戶達到了富農標準的每戶30畝,超過92%的農戶家庭達到了中農標準的12畝/戶的指標。

隨著國內農業土地供應增加,農業稅收政策開始調整,在不超過120畝的情況下,農業稅都不會額外增加,在人口較為稀薄、海外省,這一數據會繼續增大。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國內大約有177萬戶農戶擁有超過100畝以上的土地,54%集中在新西伯利亞、西西伯利亞、蘇曼西亞和東北。

在海外省,擁有超過一千畝田的現象已經很常見,大批的農戶在國家的調控下,通過統一的農社安排到國外發展,在海外經營種植園。

國內畜牧業和常規農業有著不同的統計數據、征稅標準,畜牧業是國家更為推重的農業經濟,在內蒙古、外蒙古、新西伯利亞、南西伯利亞、東北三省、伊犁省、青海、西藏、甘肅、寧夏、山西、山東,畜牧業經濟正變得越來越重要。

從國際引入和國內改良的牧種牧草,以及信用合作社的經營模式都在不斷增強國內畜牧業的發展效果。

經過這些年的發展,中國在畜牧業總額上已經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畜牧業大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羊絨、羊毛、駝絨、牛皮、狐皮、貂皮、兔絨、奶製品、肉製品、鵝絨、鴨絨的出口國,本身也是最大的加工出口國。

在茶葉銷售逐步減弱的今天,中國逐漸成為世界上第十一大的咖啡生產國,也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咖啡加工國和出口國。

從1898年開始在雲南試種咖啡,截止1922年,雲南咖啡迅速在國際上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以優質優量著稱,在中上等的咖啡品種中擁有最大的產量。

在玉米、花生、棉花、大豆、小麥、水稻、土豆、油菜、甜菜、甘蔗、煙草、天然橡膠、中藥材、棕櫚、高粱、葡萄、核桃、茶、麻、桑、蘋果、辣椒、花椒……的種植麵積和產量上,中國都高居世界前列。

有趣的是,中國同時是世界上第二大的葡萄酒、蘋果白蘭地的生產國,僅次於法國,山東出產的以蘋果白蘭地為基礎的西洋參酒,在國際上暢銷不衰,多次榮獲國際農業金獎。

在山東省、新疆和伊犁自治省,葡萄種植的麵積日益擴大。

在過去的十四年中,國際農業金銀獎幾乎每一年都被中國包攬。

沒有農業的大發展,中國就不可能會有今天。

在工業上,中國依然牢牢占據世界上最大的冶金國地位,鋼鐵產能在1922年達到2400萬噸,電解鋁及鋁合金型材出口占世界份額的90%,電氣工業出口值占世界電氣產品出口總額的57%。

在中央政府重點支持的電力、汽車、化工、冶金、列車、造船、機械、紡織、食品、通信十大工業領域,和新興的家用電器製造領域,中國都擁有著非常大的優勢。

通過國內強製推行的電氣列車體係,國內的電氣列車技術遠遠領先於其他國家,富國重工和江南重工的列車項目一直是兩大財團主要的出口領航工業。

在造船領域,中英之間也開始甩開差距,中國建造的豪華郵輪連續多年搶奪了大西洋藍飄帶獎,現代重工創建的集裝箱、油輪體係,使得世界航運業,中國建造的3萬噸級、5萬噸級集裝箱船、油輪占據了國際市場超過70%的份額,目前,現代重工的福州造船廠已經開始著手建造十萬噸級的油輪和集裝箱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