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世界經濟的繁榮,白銀的兌價再次反向跌落,對黃金的兌價重新回到了24.7:1的低點,雖然白銀還在繼續跌價,阜康財團卻已經開始秘密的增持白銀。
與此同時,中國國資委也調整了投資方向,將在美國持有的大量股市、土地資產逐步清空,資本轉持黃金、白銀,資本抽回國內和殖民地市場。
阜康財團旗下的巴斯夫財團重新收縮回瑞士地區,逐步分散在德資產的股權,並由瑞士聯合銀行取代德意誌銀行,成為巴斯夫財團的核心銀行。
1928年4月,阜康財團旗下的中信財團、英荷富通財團、太古財團、巴斯夫財團、富國財團開始實施全麵的收縮政策,特別是中信財團、英荷富通財團的收縮對國際社會的影響最大。
中信財團在全球範圍內,特別是在中國殖民地體係和亞歐同盟體係中擁有77家銀行公司、14家保險機構,圍繞中信社,同時在全球四十多個國家地區擁有大型的農業合作社機構。
英荷富通財團旗下擁有英國國民西敏寺銀行、荷蘭富通銀行、比利時聯合銀行、丹麥信貸儲蓄銀行、德國商業銀行。
中信財團和英荷富通財團的收縮迅速在國際市場上產生了較大的反應,對國際金融體係產生了不小的衝突。
1928年5月14日,伴隨著整個阜康體係的率先收縮,英國倫敦股指忽然出現下跌,規模並不是很大,但卻加劇了資本市場的緊張。
1928年5月17日,在完全沒有預兆的情況下,紐約證券交易所的所有股票都開始全力拋售,股價暴跌,全球金融市場隨之劇烈波動。
短短三天時間,美國股票市場的總市值跌落30%,5月24日,美國股市在一天之內拋售了1750萬股,股市進一步的重挫,主要的50隻股票基本都跌落原有市值的一半,更多的小股票則完全跌破發行價位。
5月29日,紐約波特蘭銀行和紐約第四國民銀行破產,徹底拉開了美國金融業破產的大潮。
整個金融危機比胡楚元預期的還要早來了一年,當然,這和阜康財團全體收縮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隨著全球三大國際證券市場——紐約、倫敦、香港都陷入了暴跌,整個國際金融世界都迎來了空前的黑暗時代。
因為提前采取緊縮政策,阜康財團和旗下的子財團相對都要穩定一些,至少沒有倒閉,可在全球金融市場上,倒閉的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多如牛毛。
從1928年5月29日開始,到了1928年7月10日,美國已經超過6萬家公司企業陷入破產風潮,破產銀行已經超過三千家,而且還有更多的銀行將要陷入破產。
到目前為止,情況相對較好的恰恰是中國、法國和英國,而這三個國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大量的殖民地,龐大的殖民地經濟讓三個國家相對國際市場都擁有較大的獨立性,對於國際金融風暴也能產到很好的緩衝作用。
當然,這種緩衝也隻是相對的,隨著美德兩國經濟的破產,中英法三國也會遭受到巨大的牽連影響,特別是向中國這樣的出口大國。
不管是在私人角度,還是國家角度,胡楚元都知道在這個時候一定要拯救德國經濟,對於美英法俄,他就不管了。
1928年9月,德國工黨終於達到了超過半數的國會議席,繼續由轉變為工黨執政聯盟的弗裏德裏希-艾伯特擔任首相,在國內推行工黨經濟政策,並通過和中國達成協議,借貸42億中圓用於國內的經濟建設。
1928年11月。在胡維中的主持下,特別是在胡楚元的背後支持下,國會迅速通過了《國家經濟保障法案》和1929年的國家預算。
1929年的國家預算臨時增加到了72.4億中圓,重新增加了大規模的基礎建設,啟動南北烏港鐵路,修建從烏蘭烏德到香港的鐵路,中間要在南京修建國內第一座跨長江的大橋。
此外,武漢也要同時修建第二座。
中國全麵推動國家農村電網、國家城市電網建設、全國鐵路電氣高速化、全國一二級公路普及化、國家城市改造、國家水利調控工程、中西北地區防沙防旱水利工程、北方天然氣暖化工程、黃土高原治理工程、西部大開發十個大工程項目。
此外,對整個殖民地經濟體和亞歐同盟經濟體,兩年內總計支出44億中圓的保障性貸款,穩固殖民地經濟,並增加殖民地經濟的發展。
在全球經濟動亂的時期,中國中央銀行反而大幅增加的貨幣支出供應,在全國範圍內放寬發貸,全麵支持國家經濟的大建設。
和德意法日等國一樣,這一時期另外還有一個好辦法——增加軍事工業的支出,通過軍工訂單增加國內就業和關聯性的商業合同,這將拯救一大批的企業。
1929年,中國的國防軍費突破8.5億中圓,陸軍會在五年內初步完成一戰結束後的第一次大規模換代,基本也是將過去十年中研製的新武器逐步用於軍隊。
新軍購合同中有三艘排水量為2.2萬噸到2.8萬噸的不同型號和設計思路的航空母艦,分別是江南、現代、富國三大重工各造一艘,實驗性為主。
說到航空母艦,英國、美國和法國都已經各有一艘,中國國內也有兩艘不同用途的試驗艦,但在目前來說,並沒有做為關鍵的戰力進行投入,隻是在人員培養上已經開始加速。
國內在大農業經濟建設上進一步的加速,對於農民購買農用機械推出更大的補助條款,並進一步推廣富農經濟政策,要求平均農戶持田率超過30畝/戶。
國家在工農業水利建設上同時加大力度,新增水庫建設超過2270億立方米,新水渠總長超過12萬公裏,預計在六年內完成。
其中,僅是新安江水庫就有103億立方米的容積,密雲水庫也有43億立方米的容積。
隨著農網和城網的全國化建設,與之配套的火力、水力發電裝機容量也要在六年內增加2.7倍。
中國是一個殖民地大國,也是一個殖民地經濟大國,隻有保證整個殖民地經濟的強大,才能迅速擺脫整個世界經濟危機的束縛。
所以,在新的國家政策中,對各殖民地經濟體的追加投資成了最重要的舉措,特別是在基礎設施的建設上,其中,回報率明顯要高於的非洲的亞洲地區占47%。
在這些地區,國家將會大量增持國債,推動這些國家進行大規模的基礎建設,保證中國在殖民地體係內的總體進出口總額。(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