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當二戰即將成為現實(1 / 3)

從1933年開始,中國海軍就開始秘密建造第一艘雅賓斯克級航空母艦,並對相關的所有信息都處於高度保密狀態。

另一方麵,在中德兩國啟動超級戰列艦後,一個新的時代就被迫拉開序幕。

英美法意俄等國都陸續增加超級戰列艦的建造計劃,起初,德國是兩艘俾斯麥級,英國是四艘喬治五世國王級,美國是六艘依阿華級,法國是四艘黎塞留級,意大利是四艘維內托級。

隨著各國的加速,俄國不得不增加計劃,決定建造2艘庫爾斯克級超級戰列艦,這一計劃迅速危及波蘭,波蘭開始在中德的支持建造2艘庫爾斯克級,德國也被迫增加到四艘,英國隨即又增加四艘斯蒂芬級。

在這種強大的造艦衝動下,中國也將青州級超級戰列艦的計劃增加到六艘,並根據奧斯曼帝國和波斯王國的需要,為兩國另外建造四艘超級戰列艦。

即使不建造超級戰列艦的國家,紛紛也開始建造、購買新的戰列艦,澳大利亞、加拿大從英國購買,朝鮮、菲律賓、埃及、墨西哥、智利從中國購買。

這種愈來愈瘋狂的局勢席卷全球,幾乎沒有一個國家能夠避免,即便宣布局外中立的北歐國家、南美國家,即便不建造,也會向外國購買一些無畏級標準的戰列艦,做為基礎防禦力量。

這些國家購買的戰列艦基本都有一個統一的特點,那就是噸位小,火炮力量強,中國為此而專門設計了一款馬塔級超級袖珍戰列艦,在英勇級戰列艦的基礎安裝了50倍徑的380mm口徑主炮,采用高速輕型彈,有效降低大口徑帶來的衝擊力,不會影響船體的平衡。

由於中國的軍艦產能大、海軍傳統的強勢地位、配套一體化、造價、高效比、性能穩定、超級袖珍的概念……等因素,這一時期,北歐、南美的大部分國家都在選購這種馬塔級超級袖珍戰列艦。

說是袖珍,造價也不低,單艘造價是3350萬中圓,相比英勇級戰列艦高出20%,貴就貴在主炮上。

利用銷售戰艦的額差利潤,中國船政可以從裏麵提出一部分錢用於補貼本國海軍建造,這是很重要的一點,特別是在特種鋼材供應噸位增加的情況下,這就可以大幅減輕基礎的成本。

在長久時間內,英國正是利用這種辦法持續保持英國海軍購買戰艦的優惠性,現在輪到中國來嚐這個便宜事情了。

中國中央政府公布出來的軍費數據是世界第一的,事實上,仍然有一大批軍費是沒有公報出來的,這些軍費主要來源於兩個方麵,一個是財團本身的捐贈,另一個是國家資產的海外套現。

從1933年開始,國資委就開始通過分散在南美、北歐、瑞士、亞洲的分支機構在歐美套現資產,特別是在美國市場的套現數額最為驚人。

在美國股市大暴跌的最低穀,國資委旗下的中華國際投資銀行公司就開始大範圍介入美國、德國等重災區,投資土地、股票、債券、期貨,以及入股中小銀行和提供擔保融資等方式,不斷抄底海外資產。

雖然,這種大規模的抄底加速了英美陣營的恢複,但也謀取了大量的經濟利益。

這些錢最終就將用於國內的進一步投資建設和軍費,再利用龐大的軍費開支建立更為強大的軍事力量,提供優厚的隱性的軍事待遇,為進一步的國家擴張做準備。

這就是更為神秘的軍國主義,但也是一條不歸路。

這些隱秘的軍費目前主要使用在新疆、陝甘寧和西南地區,秘密建立著世界上最為龐大的國防研究中心和訓練基地,空軍和陸軍的新式裝備幾乎都集中在這些地方進行訓練。

在柴達木空軍基地,那裏每年都有超過三千人次的集中培訓,代表全國的空軍飛行員大多都在那裏進行秘密的演習訓練。

中國軍事力量的核心終究還是陸軍,陸軍在全麵不同地形和氣候環境的地區擁有14個全國性的訓練基地,每年都有不同的全國演習訓練,全國各個師都會抽派最有潛力的青年軍官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