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采取這麼大的新動作,不管是在航空母艦和戰鬥機方麵同時在短時間發力,還不能調用其他方麵……特別是陸軍方麵的研究經費,國內軍費必須有新的增加。
胡楚元當天晚上就讓胡維棠繼續給阜康公司發了份電報,讓他們召集其他大商人,盡快在最短時間內募集一筆新的國債,在胡楚元個人名下也調撥十億中圓捐贈給國家軍事委員會。
他已經很久沒有發力了,但在這個國家,人們依然視他為國家永恒不變的象征和脊柱。
誰說中國沒有皇帝了,他其實就是最後的皇帝。
在他做出決定後,徽商、滬商、晉商和南洋閩粵大商人都迅速認購了一大筆低利息的特殊國債,替國家軍事委員會籌集了30億中圓的秘密軍費,加上胡楚元個人捐贈的款額,不過短短一個星期裏,這四十億中圓的新費用就進入李開鄴的調度範圍內。
胡楚元複出了。
當他忽然開始發力的時候,大家就忽然醒悟了,大家也很清楚胡楚元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候複出。
胡楚元秘密抵達福州南巡的消息也在幾天後的《江南日報》上發布了,時隔四年,這是媒體的第一次對他的行程報道,而在以前,關於他的行程所有消息都是封閉的,未得允許一概不能報道。
毫無疑問,當這個消息傳播開,國內各屆都是精神一振。
隻要聰明一點的中國人都能明白這個忽然出現的消息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一個真正能震懾世界的人重新開始工作了。
實際上,這個消息很快也被做為最重要的情報傳到了大西洋聯盟,對大西洋聯盟來說,這恐怕更是一個噩夢般的消息。
胡楚元已經是一個79歲的老人,他的複出能有多大的意義?
這一點還無人清楚。
胡楚元其實並不想複出,他已經複出過太多次,可這一次真的不同,他確實忍不住,除非208工程院的原子彈研製工作獲得重大突破,否則,中國還沒有強大到那種真正可以穩贏的地步。
和以前不同,這一次的中國確實是在逆勢而上。
國家軍事委員會內部重新做了一個新的調整,設了一個總顧問委員會的新機構,由胡楚元擔任總顧問,薩鎮冰擔任副總顧問,專門負責兩件事,一件是直接領導208工程院,另一件是專門負責使用那筆高達40億中圓的特殊軍費。
再擔任總顧問之前,胡楚元又去了廣州、長江市、萊蕪、南昌等主要的軍工業基地進行視察,也去了一些部隊,仔細的用自己的眼睛去評估整個局勢。
最後,胡楚元重新返回資政園。
做為總顧問,胡楚元有自己的辦公室,但他不去,他就在自己的資政園大書房裏辦公。
新的工作也不簡單,除了老秘書湯壽潛,他又重新挑選了幾名新機密局成員出任新秘書,悄無聲息的站在總統府和總理府的背後,為他們做著一些被疏漏掉的工作,無聲無息的支持著他們。
有一天晚上,他將李開鄴總統和胡維中總理請到了自己的書房,他談了一句話,這句話對這場戰爭的影響或許是非常大的。
他說,既然決定開戰,那就要追求最大的勝利。
1939年1月22日,胡維庭和胡楚元的特別代表蔣雁行同時抵達德國,給德意誌帝國的皇帝威廉三世和帝國首相庫爾特-馮-施萊謝爾帶去了一封來自胡楚元的密信,最終勸說德國暫時不要急著和大西洋聯盟宣戰,還是以和談為主,逐步拖延時間。
在信的末尾,胡楚元說了一句話。
他說,請德國的友人們多給我這位想要為國貢獻最後一點力量的老人半年到一年的時間,允許我再做一些事,雖然這意味著對手也將準備的更充分,但我們還是要看清楚一點,時間再拖延半年對我們是有好處的。
半年到一年的時間可以做很多事。
比如說,原子彈。
胡楚元重新出任總顧問後的第一時間就是查閱208工程院內部的核武器文件,情況讓他滿意,但也不是特別滿意,這方麵的研究工作進展的還算順利,可問題還是有的。
從德國那邊收到庫爾特-馮-施萊謝爾總統的親自回信,確定德國願意將再建德意誌帝國的時間拖延半年到一年的時間後,胡楚元就立刻讓國內一直秘密負責核工程的李汝華到資政園彙報工作。
從震旦大學創建的時候,胡楚元事實上就已經在籌備這件事,為此,他不惜一切代價邀請來歐內斯特-盧瑟福、馬克思-普朗克在震旦大學設立普朗克物理研究院,此後又陸續邀請了玻爾、卡皮察、赫茲、勞厄、郎之萬、海森堡、薛定諤等人。
這些人中,除了海森堡和薛定諤目前被邀請參與核工程外,其餘人都不在這個範圍內,包括在這個領域更為資深的玻爾。
通過幾十年的努力和胡楚元特殊的關注,中國國內已經培養了一大批在核物理學方麵的專家,胡楚元最終選擇李汝華擔任首席總工,除了李汝華的才華和在核物理學的名聲資曆外,最重要的是他有著非常豐富的現代管理經驗。
58歲的李汝華是福建莆田人,畢業於福州公學,1902年赴德國柏林大學留學,1914年回震旦大學擔任物理學教授,1917年同老師普朗克一起發現了量子不確定性,並寫出《量子論的物理原理》一書。
如果他不是普朗克的學生,1918年,他或許就可以登上諾貝爾的領獎台,但在國際物理學界,他依然有著自己的地位。
國內目前放射性元素領域有一個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湯恩銘,還有兩個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龐綜銘、竇啟瑛,他們目前也在核工業的計劃組中工作。
李汝華個子不高,身材也顯得消瘦,穿著一身很不顯眼的灰色西服,戴著黑框的眼鏡。
進了大書房,他就迫不及待的和胡楚元問好道:“主席,您好啊,我們這又見麵了呢!”
胡楚元對他還是很熟悉的,隻是這幾年間,他不再方便和李汝華見麵,也就沒有多問事。
見李汝華已經來了,胡楚元就放下手裏的事情,將正在翻看的資料合起來,走過去和李汝華握手,邀請他一起坐在沙發裏閑談。
等鈕舒嫻上了茶,胡楚元才和李汝華問道:“巨靈神計劃到底進展的怎麼樣,我對這方麵不懂,光看資料和報告也看不出個所以然來,所以啊,這還是要麻煩你過來和我親自談一談。”
李汝華很恭敬的答道:“在主席麵前,我豈敢稱麻煩,隻要您有事吩咐我過來,我隨時都會過來的。”
胡楚元擺了擺手,道:“你遠在鄂托克旗工作,工作繁忙,來一趟也不容易,就不要和我這麼客氣了。說一說吧,進度到底怎麼樣?”
李汝華道:“回稟主席,我們這邊的進展還算順利,目前已經在進行分離鈾235的工作,現有的原子反應堆和分離機設備運轉的都很好,中間雖然經曆了一些錯誤和損失,但我認為最艱難的時刻已經過去了。”
胡楚元微微頷首,問道:“你那邊現在有多少人?”
李汝華道:“陸軍方麵有三千人,行政人員有七百多人,真正的科學研究人員有1244人,208工程院將很多零碎的工作分離給其他的軍事工業研究所,那部分的人還不好統計。”
胡楚元嗯了聲,問道:“現在的經費夠用嗎?”
李汝華道:“主席在退休前一次性撥款了六個億,後來,******上任後還是按每年7000萬中圓的計劃發放項目費用,208工程院每年也有一千多萬的支持,總體算起來是夠用。不過,如果能新增一部分撥款,那可能要更好一點,我們可以增建一部分設施用於加快放射性原料的提取!”
胡楚元想了想,道:“行,我這邊的經費還是很充足的,你重新給我報一個計劃,我單獨批給你。我已經和國家軍事委員會提議,你這個項目要提為最優先的級別,軍事委員會那邊也會提供全力進行支持,科學家這邊有沒有不足的地方?”
李汝華道:“研究人員基本是夠的,如果有新的經費和需要,我們還可以去國內其他研究所和大學抽調。這個方麵,主席不用有什麼擔心,我們在這個計劃上已經悄無聲息的進展了十五年,基礎培訓工作一直是很到位的,大量的科研人員可供臨時抽調。就整個國際核工業的研究狀況來說,我們也是最強的,如果不是出於軍事保密的需要,我們這些年可以申請諾貝爾物理學獎和化學獎的申報項目至少有十幾個。”
胡楚元挺滿意的頷首道:“那我就放心了,你回去之後一定要繼續讓大家加緊。現在的中國已經是整個世界列強的公敵,外國人是很不滿意現狀的,恨不得一夜之間將我們打回五十年前,想要保證中國在未來的利益,這是我們的殺手鐧啊。”
李汝華道:“主席放心,我們也明白,一定會竭盡全力!”
胡楚元默默點頭,道:“晚上就住在資政園吧,我讓人給你安排一下,正好來一趟北京,你等下也和維棠談一談,再和******做一個詳細點的彙報。”
“是,主席,那我就回去了,不打擾您繼續工作!”
李汝華也是很謹慎的點著頭。
胡楚元這才起身親自將他安頓在資政園的別院居住,又將胡維棠喊過來,父子就這個問題一直談到了深夜,按照胡楚元的想法,巨靈神計劃要和天弓計劃一起達成,直接上彈道導彈的核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