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不要忘了他是最偉大的說教家。上文所說的詩、小說,都是從他底說教中摘出來的。我們看了上麵的詩、小說,便知道他底說教是何等美妙的了。他真不愧為說教的萬世師表。當日當場聽見的人,隻覺得他說教有權力不像他們底文士,但不知道二者之間底區別究竟在哪裏。白露士(Bruse)解釋其中的區別道:“一般文士隻依仗權力說話(speak
by
authority),他們所說的全是依照前人所曾經說過的傳統說法,耶穌卻是用權力說話(speak
with
authority),所說的乃是出於他自己心靈直接流露出來的真理,和聽者心心相印。”因為他底說教能懾住人們整個的靈魂,所以他底說教是“力”的文學,而不是“知”的文學。他底作風是輕鬆、平易、清新,但不是淺薄。巴斯喀爾(Pascal)說:“耶穌基督用極簡單的話講論極偉大的事。似乎是出於不經意之間的話,但清楚明白,叫人容易明徹了悟。這樣明白,而又天然渾成的簡單,真是神奇之至。”他最好的說教要算是《馬太》五、六、七三章所載的“山上說教”了吧。這不但是耶穌最重要的說教,並且可算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說教了吧。其中充滿著生命和真理,充滿著詩和美。其中一共有了五十六個比喻和象征,叫人明白雀鳥如何飛翔在上帝底愛中,叫人窺透百合花中所隱藏著的美。他底詩人風格完全在這裏表露出來了。
“山上說教”所用的文體是希伯來文學中常用的“韻散雜糅”體,就是在散文中夾著詩句,詩句所在便是精華所在,好像在春天的野地,萬綠叢中輝映著朵朵紅花,有無限的嫵媚。現在且舉一段作例子:
“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人,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奉事上帝又奉事‘瑪門’。所以我告訴你們:
不要為生命憂慮,吃,喝什麼;
不要為身體憂慮,穿,戴什麼。
生命不勝於飲食嗎?
身體不勝於衣裳嗎?
你們看那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也不積蓄在倉庫裏,你們底父尚且養活它,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得多嗎?
你們哪一個能用憂慮使壽數多加一刻呢?何必為衣裳憂慮呢?
你看野地裏的百合花,它也不勞苦,也不紡紗,然而我告訴你們:
就是所羅門當最榮華的時候所穿戴的,
還不如這百合花的一朵呢。
你們這些小信的人哪!野地裏的草,今天還生長著,明天就丟在爐裏,上帝還這樣裝飾它,何況你們呢?所以不要憂慮,說,吃什麼,喝什麼;這都是世俗人所求的;你們所需要的,天父完全知道。你們要先求上帝底國和他底義,這些東西他必都加給你們。
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
因為明天的事,要明天憂慮。
一天的困難,一天擔當,那就夠了。”
我們生在今日,雖沒有福氣去親耳聽他說教,但一讀這些翻譯的文章,也覺得如臨一泓碧水,清澈可見水底遊魚,同時又覺得它深沉壯闊,真是千古不易得的詩的說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