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投資者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認為,如果要選擇基金進行投資,不妨投資老基金。 畢竟,已經有部分倉位的基金在市場好轉時,往往能夠趕上大勢上漲的步伐。而且,對於那些“封轉開”類型的基金來說,由於這些基金的基金經理已經在市場沉浮中經受曆練,因此,相對那些並沒有太多經驗的“新人”來說,也許更能令人放心。
但也有投資者持反對的意見,他們認為購買新基金的好處是費用較低,而且新基金沒有以往持股的包袱,現金充足,基金公司可以根據最新市場情況進行戰略布局,這樣更有利於獲得贏利操作的空間。故而,是選擇老基金,還是選擇新基金,對於投資者來說是需要結合自己的投資願望,左右權衡才能決定的事情。
但由於前期市場的火爆,基金獲利的相對穩定性,召喚起了更多的投資熱情。購買基金的投資者排起了長龍,儲蓄存款向基金流入的速度令人驚歎,僅嘉實基金一天就募集400多億元。為了回避資金過快流入對市場的推波助瀾,證監會還暫停了新基金的申購。然後,隨著年前市場的大幅調整,贖回基金的投資者也排起了長龍,資金的快速流出加速了市場的下挫,為了防止惡性循環,監管層又恢複了新基金的發行。
2006年年底以來,投資於基金的資金出現了頻繁流動,也反映了投資者不成熟的投資心態,基民尤其是新基民的投資理財學習已成為當務之急。
1.新基金搶購潮考驗基民智慧
購買新基金仿佛成為了一種時尚。2007年以來更多投資人在加入熙熙攘攘購買大軍的時候,心中充滿了憧憬,但對於首次發行的新基金,因為沒有業績曆史可以參照,也可能會存在一些困惑:我應該購買新基金嗎?如何進行選擇?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麵考慮。
(1)了解基金的投資組合。
在選擇合適的基金時,對基金的回報和風險要有合理的預期,這需要了解基金的投資組合,即該基金主要投資些什麼。例如正常情況下不能指望債券基金獲得每年20%的回報,但對股票基金而言,絕對不是異想天開。但買了股票基金,也要做好承受較大淨值波動的心理準備,而不要一味期望在短期內賺錢走人。切記,不要根據基金名稱猜想其投資組合。
對於首次發行的新基金,可以參閱基金招募說明書中關於投資範圍的規定,了解基金主要投資於哪些品種,例如股票、債券或者其他金融工具。同時,也要了解基金對投資組合中各類資產比例的限定,例如股票投資、債券投資的最低和最高比例是多少,範圍是寬泛還是狹窄?
招募說明書也會對基金的投資策略進行說明,描述基金將如何選擇股票、債券以及其他金融工具。 比如,其采取的投資方式是主動管理還是被動式地跟蹤指數?挑選股票的標準是小盤股還是大盤股?其是否著重投資於某些行業?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許多招募說明書中提及的隻是基金可能投資的範圍,至於基金具體投資了什麼證券,需要通過其成立後每季度的投資組合公告了解。
(2)看重基金經理的經驗。
雖然新基金沒有曆史,但基金經理的從業時間不一定短。如果基金經理有豐富的基金從業經驗,投資人就可以“有跡可尋”,即通過該基金經理以往管理基金的業績了解其基金管理水平的高低。投資者可以從招募說明書、基金公司網站上獲取基金經理的有關信息。
(3)關注“兄弟”基金的業績。
如果基金經理沒有管理基金的從業經驗,投資者是否就不應該購買呢?不一定,尤其是在國內基金發展的曆史並不長、基金經理群體還比較年輕的背景下。即使新基金的基金經理過去並沒有管理過基金管理,但該基金公司旗下的其他“兄弟”基金都有優秀的業績表現,投資者也可以考慮。因為多數情況下,優秀的基金公司為了保持其在業界的長期聲譽,大多不會讓基金業績長期地不如人意。但同時應注意,新基金經理與基金公司的投資方式是否有良好的磨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