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1章(3 / 3)

下麵是一個博客寫手寫的小說,很淒婉的,你看呢?

《等你再來》

初來乍到,她對他表示歡迎,誰想他竟然看了她足夠五秒鍾,看就看吧卻是那種滿麵笑容絲毫不隱蔽的看。

她也一直含笑,不弄姿,也不謙遜。她相信自己的身材和麵容。所以,大方,自信,胸有成竹地讓他欣賞。

他卻不好意思了。其實是有點六神無主,見到這樣的女子,有一種被征服的感覺,被壓過了頭的感覺。這種感覺他說不清楚,似乎是從娘胎裏帶來的。那眼、那臉、那腰、那腿、那衣著湊在一起就能讓他目瞪口呆。

她是這個科的科長。第一次見這樣特殊的打招呼方式。雖然她的目光中已顯出抱怨的情調,但她心裏並不在乎,她習慣了男人們類似的眼光。何況他是自己的助手。

他是借調來的。到這裏當副科長,實際上是來當秘書。因為他是個小作家。就是那種小有名氣的作家。幾年前寫了一部愛情小說。

她給他安排了具體工作,為他介紹了幾個科員。他們禮貌性地和他打招呼。好像他的大名人家都沒聽說過一樣。

他意識到,這幾年有點過高估量自己。在他的記憶中,一個作家應該受眾人捧戴的,雖說比不上影視明星,起碼也應和二流歌星差不多吧,雖然他從內心底層瞧不起那些所謂的“星”,但目前的境況告訴他,自己連個四流的歌星都不如,也許所謂的名聲大概是文學圈內的人自作主張或自作聰明吧。

她讀過他那本“成名作”。很感人,聽說他要來,她又讀了一遍,重新解讀愛情,仿佛回到了中學時代。中學時代她就愛看小說,苦學之餘,看小說是她唯一的精神享受,已成了她不可少的事。是小說,讓她激動,讓她思戀,讓她落淚,讓她企盼。

他想,比不上四流歌星的原因,是現在讀小說的人太少了。現代人務實,比如自學、函授、考研、托福讀那些立竿見影的書。連中小學生以及他們的父母也被教輔書層層包圍,不過他們也樂於被圍。歌聲成為人們的主要精神支柱,因為它直接、方便、省時、省力。他怎能與歌星同日而語呢。

她也欣賞了他一回。她安排他和自己一個辦公室,別的辦公室已沒有空地。他長得也太一般了,屬於扔入人堆找不著的那種。可他的表情耐人尋味,他在同事們麵前總是笑,不過那笑容裏分明包涵著苦澀,那目光充滿希望卻也擋不住內裏流露出絲絲失望。

他想起自己的“成名作”。起初仿照別人的小說寫,寫著寫著就不由自主了,哭訴著描寫自己想像中愛戀過的人,激情滿懷地描繪自己心中熱愛著的生活。他望梅止渴般地想著寫著,居然引起了許多人的共鳴。就連從來不看小說的妻子也忍不住激動了一回。

她有時不相信小說中動人的愛情故事,但她認定愛情是美好的,幸福的。雖然現實中她從來就沒有遇到過,但她仍然認為一定在什麼地方有過。盡管自己的婚姻概括起來隻能用三個詞來形容:欺騙、交易和占有。

他已經三十五歲了,前年那篇小說再版之後,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現在大部分已扔進了降價和處理書的行列,也許更多的是在廢品收購站。這幾年他的創作熱情銳減,不知什麼緣故用他的話說就是找不著感覺。他常常鼓勵自己托爾斯泰的書不是和自己的書一樣堆在一起嗎?不應悲觀,不應困惑。他堅持寫,寫失落,寫尋找,寫命運,寫莫名的愛,無論寫出什麼,總像一顆小沙粒扔進了大海,激不起一點波紋。

她也沒有過多的奢望。雖然她一直過著富裕的生活,是讓許多人羨慕的那種。但她還是煩惱不斷。或許她意識到生活正一天天褪盡她身上的光彩,日子正一篇篇地翻著晾著她生命的汁液,還一廂情願地為她唱著無休無止的憂傷之歌。但她隻能等,她總相信能等著什麼。

他本來住在離這裏很遠的一個城市,走進這個辦公室。不指望什麼。她是他的上司,是個闊太太,不可能引起他的創作激情,卻很輕易地點亮了他的目光。是因為她正點嗎?他說不清。他居然用現在小青年形容漂亮姑娘的詞來形容她。雖然他不再那麼青春,不再那麼有活力。但他還是不由自主地開始注重自己的行頭,自然包括修麵、穿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