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基本技能
1.疫情分析
(1)定期疫情分析:各級在彙總轄區內的疫情數據後按月報表上報時限順延3天作出動態分析簡報。如遇有重大疫情時,隨時作出專題報告,上報同級衛生行政部門和上一級疾病預防控製機構,及時反饋到下一級衛生行政部門和疾病預防控製機構。
(2)年度疫情分析:各級疾病預防控製機構每年1月上旬要對上年疫情進行分析,重點分析疾病的“三間分布”特征及流行趨勢、防治對策和效果。分析應有文字材料和統計圖、表。
(3)專題疫情分析:對參與的暴發疫情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均需要做專題疫情分析。內容包括:事件經過與工作情況;發生地區的一般情況包含衛生狀況、有關的社會自然條件;疫情情況;暴發原因和條件的分析;預防控製措施;經驗教訓及建議。根據上述內容對事件發生的情況進行分析。
(4)疫情預測預報:有條件的疾病預防控製機構,在對常規疫情和專題監測資料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根據傳染病的流行周期、發病季節等流行特征,以及掌握的可能引起流行的跡象和因素,對重點病種進行預測分析並在流行前期做出預報。
2.疫情信息的利用
(1)實時疫情跟蹤:疾病預防控製中心對疫情報告係統發出的各種警示或異常的疫情報告要及時作出反應,核實、報告、啟動應急調查處理機製。
(2)簡報或報告:疾病預防控製中心對疫情分析結果要以信息、簡報或報告等形式向上級疾病預防控製機構和本級衛生行政部門報告。如遇重大疫情應隨時作出專題報告,並上報和反饋。
(3)交流
①定期分析。傳染病管理科室應定期召開疫情信息分析討論會。
②疫情交流。相鄰地區的疾病預防控製機構報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同意後可定期交換疫情信息,遇有重要疫情時,應隨時通報;在發現規定的檢疫傳染病或法定的人、畜共患病或其他重大疫情時應及時與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畜牧獸醫部門互相通報疫情;發現甲類傳染病、按甲類管理的傳染病人未治愈離開現住址時,應以最快的通訊方式向其到達地或戶口所在地通報疫情,同時報告上級疾病預防控製機構。
③疫情查詢。疫情管理科室要建立疫情查詢登記製度。衛生係統外的有關部門查詢傳染病疫情資料應經衛生行政部門批準,衛生係統內的其他單位查詢時應經疾病預防控製機構領導批準,單位內部其他科室查詢時應經單位領導或科室領導批準。根據疫情查詢單位所屬部門的性質和批準的權限進行疫情的查詢,疫情查詢時必須作好查詢單位、用途、批準人、查詢時間等記錄,經手人必須簽名。
(4)疫情公布: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國家和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可依法公布本轄區內的傳染病疫情信息。
第三節
疫情調查與控製
一、散發疫情的調查與控製
(一)基本理論
1.疫情控製
指發生傳染病疫情時,對其進行及時有效的控製,消除傳染病在人群中繼續傳播和流行的危險。傳染病疫情控製是傳染病防治工作中的核心內容,及時果斷、有效的控製措施,可以避免傳染病疫情的進一步發展,減小傳染病帶來的危害。傳染病疫情控製的主要措施是針對構成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節:即控製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和保護易感人群。
2.隔離治療
是指將傳染病人及帶菌者在傳染期間安置在指定地點與健康人群分開,以便於治療和護理。同時便於汙染物的消毒,縮小汙染範圍,減少傳染病傳播的機會。不同的傳染病其傳染性不同,隔離期限也不同,應當根據醫學檢查結果確定。根據傳染病的類別、傳播途徑及具體條件,隔離治療可分住院隔離、臨時病室隔離和家庭隔離。
3.強製隔離治療
是一種行政強製措施,是采用法律規定的形式強迫病人進行隔離治療,其目的是防治傳染病疫情擴散。
4.流行病學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