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免疫規劃 (1)(3 / 3)

7.預防接種門診參考標準

(1)接種服務形式:預防接種門診應實行按月、按旬、按周或日接種。

(2)房屋配備

①接種門診總麵積應有不少於40m2的專用房。室內地麵硬化、清潔明亮、空氣流通。

②接種門診要有候種室(宣傳教育、反應觀察)、預診室(登記、詢問、體檢)、接種室(疫苗接種應分室或分區,卡介苗應設專室),各室有明顯的標誌牌。受種者在接種時有專門的出入口。

③接種門診與普通門診、注射室、病房、放射科分開,並保持一定的距離。

④接種門診要定期進行室內消毒。

⑤接種室與兒童保健體檢分室進行。

⑥每室應有宣傳材料、規章製度和接種操作規程。

(3)設備器械配置

①配備取暖、防暑降溫設備。

②配備足夠的桌椅,操作台清潔、無雜物,台上設有疫苗名稱標牌。

③季節性接種疫苗與兒童基礎疫苗的接種時間分開。

④按最高門診接種預約人數的120%配備接種器材。

⑤配備1台專用普通冰箱,冷藏包(或冰瓶)不少於5隻(每苗1隻)和足夠數量的冰排等。

⑥配備消毒設備:高壓消毒鍋、紫外線燈等。

⑦備足一定數量的體檢器材及應急處理藥品。

⑧配備資料櫃,有條件的地區可配備影視等宣傳器材、計算機等。

(4)接種門診服務人員

①接種門診由責任心強、業務素質高,經衛生行政部門資格認證的醫務人員擔任;熟悉業務知識,有應急處理能力。承擔預防接種的人員應當具備執業醫師、執業助理醫師、護士或者鄉村醫生資格,並經過縣級衛生行政部門組織的預防接種專業培訓,考核合格後方可上崗。

②接種時應有工作人員具體負責登記、體檢、接種等各項工作,每種疫苗的接種要有專人負責。

(5)接種操作

①接種前,要向兒童監護人告知本次接種疫苗的有關內容。

②嚴格按免疫程序和《預防接種工作規範》的要求實施接種。

(三)基本技能

1.預防接種實施

接種單位接種疫苗,應當遵守預防接種工作規範、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導原則和接種方案,並在其接種場所的顯著位置公示第一類疫苗的品種和接種方法。

(1)預防接種前準備工作:根據國家免疫規劃疫苗規定的免疫程序,確定受種對象。通知兒童家長或其監護人。可采取預約、通知單、電話、口頭、廣播通知等適當方式,通知兒童家長或其監護人告知接種疫苗的種類、時間、地點和相關要求。

(2)分發和領取疫苗:接種單位根據各種疫苗受種人數計算領取疫苗數量,做好疫苗領發登記。運輸疫苗的冷藏包(箱),應根據環境溫度、運輸條件、使用條件放置適當數量的冰排。冷藏包(箱)的使用方法為:

①脊灰疫苗和麻疹疫苗放在冷藏包(箱)的底層。

②卡介苗放在中層,並有醒目標記。

③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乙肝疫苗放在上層,不要緊靠冰排,防止凍結。

④脊灰疫苗裝在塑料袋內,無包裝盒的疫苗和稀釋液用紗布包好,冷藏包的空隙用紗布或紙張填充,防止疫苗安瓿(瓶)振蕩破裂。

⑤其他疫苗按照其疫苗使用說明書規定的儲存溫度,參照上述要求適當放置。

(3)準備注射器材:按受種對象人次數的1.1倍準備注射器材。自毀型注射器和普通一次性注射器由上級單位隨疫苗一並下發,領發時做好登記。使用前要檢查包裝是否完好並在有效期內使用。接種單位備好喂服脊灰疫苗的清潔小口杯、藥匙。

(4)準備藥品、器械:準備75%乙醇、95%乙醇、鑷子、棉球杯、無菌幹棉球或棉簽、治療盤、體溫表、聽診器、壓舌板、血壓計、1∶1000腎上腺素、自毀型注射器回收用安全盒及汙物桶等。

為新生兒提供首劑乙肝疫苗接種的單位,根據轄區內兒童預期出生情況,提前準備乙肝疫苗、注射器材及相關記錄資料,保證新生兒出生後24小時內盡快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