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免疫規劃 (2)(1 / 3)

第3章

免疫規劃

(2)

(5)接種時的工作:接種場所室外要設有醒目的標誌,室內寬敞清潔、光線明亮、通風保暖;並準備好接種工作台、坐凳以及提供兒童和家長休息、等候的條件。接種場所應當按照登記、健康谘詢、接種、記錄、觀察等內容進行合理分區,確保接種工作有序進行。同時接種幾種疫苗時,在接種室(台)分別設置醒目的疫苗接種標記,避免錯種、重種和漏種。做好室內清潔,使用消毒液或紫外線消毒,並做好消毒記錄。接種工作人員穿戴工作衣、帽、口罩,雙手要洗淨。

在接種場所顯著位置公示相關資料包括:

①預防接種工作流程。

②第一類疫苗的品種、免疫程序、接種方法、作用、禁忌證、不良反應以及注意事項等。

③第二類疫苗(包括第一類疫苗的同品種自費疫苗)的品種、免疫程序、接種方法、作用、禁忌證、不良反應以及注意事項、接種服務價格等。

④接種服務谘詢電話。

⑤宣傳資料。

(6)核實受種對象:接種工作人員應查驗兒童預防接種證、卡,核對受種者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及接種記錄,確認是否為本次受種對象、接種疫苗的品種。

(7)接種前告知和健康狀況詢問:接種工作人員在實施接種前,應當告知受種者或者其監護人所接種疫苗的品種、作用、禁忌證、不良反應以及注意事項。告知可采取口頭或文字方式。接種工作人員在實施接種前,應詢問受種者的健康狀況以及是否有接種禁忌等情況,並如實記錄告知和詢問情況。

(8)接種實施:接種前將疫苗從冷藏容器內取出,盡量減少開啟冷藏容器的次數。核對接種疫苗的品種,檢查疫苗外觀質量。凡過期、變色、汙染、發黴、有搖不散凝塊或異物,無標簽或標簽不清,安瓿有裂紋的疫苗一律不得使用。

注射劑型疫苗的使用要注意:

①將安瓿尖端疫苗彈至底部,用75%乙醇棉球消毒安瓿頸部後,再用消毒幹棉球或紗布包住頸部掰開。

②將注射器針頭斜麵向下插入安瓿的液麵下,吸取疫苗。

③吸取疫苗後,將注射器的針頭向上,排空注射器內的氣泡,直至針頭上有一小滴疫苗出現為止。

④自毀型注射器的使用方法參見相關產品使用說明。

⑤使用含有吸附劑的疫苗前,應當充分搖勻。使用凍幹疫苗時,用注射器抽取稀釋液,沿安瓿內壁緩慢注入,輕輕搖蕩,使疫苗充分溶解,避免出現泡沫。

⑥安瓿啟開後,未用完的疫苗蓋上無菌幹棉球冷藏。活疫苗超過半小時、滅活疫苗超過1小時未用完,應將疫苗廢棄。

⑦冷藏容器內的冰排溶化後,應及時更換。在接種門診,上午門診下班前應將未開啟的疫苗存入冰箱冷藏室內。

接種工作人員在接種操作前再次查驗核對受種者姓名、預防接種證、接種憑證和本次接種的疫苗品種,無誤後予以接種。確定接種部位。接種部位要避開瘢痕、炎症、硬結和皮膚病變處。用滅菌鑷子夾取75%乙醇棉球或用無菌棉簽蘸75%乙醇,由內向外螺旋式對接種部位皮膚進行消毒,塗擦直徑≥5cm,待晾幹後立即接種。禁用2%碘酊進行皮膚消毒。實施接種。疫苗的接種部位、途徑和劑量參見國家藥典的規定,對未收入藥典的疫苗,參見疫苗使用說明書。常用疫苗的接種部位、途徑和劑量見表3-2。

接種時嚴格執行安全注射:接種前方可打開或取出注射器具。在注射過程中防止被針頭誤傷。如被汙染的注射針頭刺傷,應按照有關要求處置。注射完畢後不得回套針帽。應將注射器具直接投入安全盒或防刺穿的容器內,或者用截針器毀型後,統一回收銷毀。

(9)接種記錄、觀察與預約:接種後及時在預防接種證、卡(簿)或計算機上記錄所接種疫苗的年、月、日及批號。接種記錄書寫工整,不得用其他符號代替。告知家長或監護人,受種者在接種後留在接種現場觀察15~30分鍾。如出現預防接種異常反應,及時處理和報告。與兒童家長或其監護人預約下次接種疫苗的種類、時間和地點。

(10)接種後的工作:清理器材,清潔冷藏容器。使用後的自毀型注射器、一次性注射器及其他醫療廢物嚴格按照《醫療廢物處理條例》的規定處理,實行入戶接種時應將所有醫療廢物帶回集中處理。鑷子、治療盤等器械按要求滅菌或消毒後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