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剩餘疫苗。記錄疫苗的使用及廢棄數量,剩餘疫苗按以下要求處理:冷藏容器內未打開的疫苗做好標記,放冰箱保存,於有效期內在下次接種時首先使用。接種單位在進行國家免疫規劃疫苗接種時,剩餘疫苗應當向原疫苗分發單位報告,並說明理由。
清理核對接種通知單和預防接種卡(簿),及時上卡,確定需補種的人數和名單,下次接種前補發通知。統計本次接種情況和下次接種的疫苗使用計劃,並按規定上報。
2.預防接種技術操作要點
(1)皮內接種法
①適用疫苗,卡介苗。
②注射部位,上臂三角肌外下緣皮內。
③操作方法,家長抱緊兒童,露出兒童胳膊;用1ml一次性注射器或一次性藍芯注射器配4.5號針頭吸取1人份疫苗,皮膚常規消毒,待酒精幹後,左手繃緊注射部位皮膚,右手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針管,針頭斜麵向上,與皮膚呈100°~150°角刺入皮內。再用左手拇指固定針管,但不要接觸針頭部分,然後注入疫苗,使注射部位形成一個圓形皮丘,針管順時針方向旋轉180°角後,拔出針頭。勿按摩注射部位。
(2)皮下接種法
①適用疫苗,麻疹疫苗、乙腦疫苗、流腦疫苗、風疹疫苗。
②接種部位,上臂外側三角肌下緣附著處皮膚。
③操作方法,如在兒童左上臂接種,家長取坐位,兒童應坐於家長腿上;家長左臂抱緊兒童,使兒童頭部靠在家長左肩部;將兒童右臂置於家長身後;家長用右臂固定兒童雙腿,右手握住兒童左手,防止在接種過程中亂動。接種人員用1ml注射器配上5.5號針頭,吸取1人份疫苗後,皮膚常規消毒,繃緊皮膚,右手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針柄,針頭斜麵向上,與皮膚成30°~40°角,快速刺入針頭長度的1/3~2/3,放鬆皮膚,左手固定針管,回抽無血,注入疫苗,快速拔出針頭,用消毒幹棉球稍加按壓針眼部位。若有回血,應更換注射部位,重新注射。
(3)肌內接種法
①適用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乙肝疫苗。
②接種部位,上臂外側三角肌中部。
③操作方法,家長取坐位,兒童應坐於家長腿上;家長左臂抱緊兒童,使兒童頭部靠在家長左肩部;將兒童右臂置於家長身後;家長用右臂固定兒童雙腿,右手握住兒童左手,防止在接種過程中亂動。大年齡兒童可取坐位或立位,注射側的手叉腰。用適當規格的注射器吸取1人份疫苗,皮膚常規消毒,左手將三角肌繃緊,右手持注射器(以執毛筆式),與皮膚呈90°角,快速刺入針頭長度的2/3,固定針管,放鬆皮膚,回抽無血,注入疫苗後快速拔出針頭,用消毒幹棉球稍加按壓針眼部位。
(4)口服法
①用於口服脊灰疫苗的接種。
②用消毒的藥匙將脊灰疫苗送入兒童口中(液體疫苗可直接滴入),用涼開水送服咽下。
③月齡小的兒童,喂服脊灰疫苗時可將糖丸疫苗碾碎,放入藥匙內,加少許涼開水溶解成糊狀服用,或將糖丸疫苗溶於5ml涼開水中,使其完全溶化口服咽下。
④口服疫苗時要看服下肚,如兒童服苗後吐出應先飲少量涼開水,休息片刻後再服。
三、預防接種證的查驗及疫苗補種
(一)基本理論
1.查驗目的
加強托幼機構和學校的傳染病控製,保護兒童身體健康。
2.法律依據
對兒童入托、入學時,托幼機構、學校未依照規定查驗預防接種證,或者發現未依照規定受種的兒童後未向疾病預防控製機構或者接種單位報告的,要按照《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第67條規定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對主要負責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二)基本知識
1.各部門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