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田延年的決定(2 / 2)

見兩人愕然,杜延年倒是奇怪了:“大將軍以為臣所言非也?”

霍光連忙搖頭,隨後卻是問道:“幼公對上不滿?”

杜延年臉色驟變,半晌才道:“吾丞不滿尤甚矣。”

霍光不解,張安世卻是知道,輕咳了一聲之後,他對霍光解釋:“上令昌邑仆入太仆寺為丞。”

——太仆有兩丞,但是,杜延年至今隻有一丞,這一次,劉賀倒是給他把配齊了。

霍光不禁皺眉,雖然沒有說話,但是,意思還是很明顯。

——劉賀太胡鬧了!

——太仆掌輿馬,更掌著大漢的馬政,對於軍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九卿之中,隻有太仆、大司農、中尉與將作大匠有兩丞。

——杜延年為太仆,能力自然是沒有話說的,但是,他還是右曹、給事中,掌著尚書事,參讚決策,對於太仆寺的事情,難免就顧不上,因此,太仆寺的日常事務一向太仆丞在處理的。

——杜延年不願給自己添麻煩,沒有讓兩丞相互牽製,一直都隻用一丞,全權決策。

——畢竟,他的權位也不是來自太仆寺。

——因此,對於新來的太仆丞,杜延年固然是不悅,但是,更不樂意的,恐怕是他的那位丞。

霍光點了點頭,隨即卻問杜延年:“其人如何?”

杜延年一怔,半晌才小心翼翼地道:“尚可。”

霍光再次輕輕頜首,半晌才道:“昌邑諸臣……皆尚可……”

——至少,現在被委任的諸人,盡管多是超擢拜官,但是,對於職責,他們還是能勝任的。

聽到霍光的話,張安世與杜延年都是一驚,兩人相視一眼,卻都沒有說話。

舍中頓時安靜了下來,卻讓人不由有些心慌。

******

第二天,大司農上書::“大行皇帝崩,方上事暴起,用度未辦,臣庶矚目,間者商賈或豫收方上不祥器物,冀其疾用,欲以求利,非民臣所當為。請沒入縣官。”

奏書一上,霍光便讓人送到了劉賀跟前,劉賀一看,便點了頭。

——若說誰最想早點將大行皇帝葬了,劉賀肯定是其中之一。

——葬了大行皇帝,才能看到釋服的希望啊!

——喪服……尤其是斬衰喪服……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其實,雖然倉促,但是,大行皇帝的方中還是被將作大匠給準備好了,等大司農將炭葦等下裏物送到方上,將作大匠屬下很快就將一切都安排妥了,平陵已經可以安葬它的主人了。

******

六月壬申,葬大行皇帝。

這是太史卜筮之後得出的日子。

葬儀卻是從前一日就開始的。

當然,在此之前,還有很多要準備的事情。

——以木為重,高九尺,廣容八曆,裹以葦席。巾門、喪帳皆以簟。車皆去輔轓,疏布惡輪。太仆駕四輪輈為賓車,大練為屋幕。中黃門、期門各二十人執紼。司空擇土造穿。太史卜日。謁者二人,中謁者仆射、中謁者副將作,油緹帳以覆坑。方石治黃腸題湊便房。

葬儀開始,首先是太常上啟奠。

接著是大司馬大將軍詣南郊告諡。

——《曾子問》:“孔子曰:天子崩,臣下之南郊,告諡之。”

——以為人臣之義,莫不欲褒大其君,掩惡揚善者也。故之南郊,明不得欺天也

夜漏二十刻,霍光冠長冠,衣齋衣,乘高車,詣殿止車門外。等使者出殿,霍光即進伏拜受詔書,隨後便前往南郊。

必須等霍光從南光回來,眾人才會知道大行皇帝的諡為何。

——其實,諡一般都是已經議好的,因此,也會有不少人知道。

夜漏未盡九刻,大鴻臚在南郊設九賓隨立,群臣入位,隨後霍光入殿行禮。太祝令跪讀諡策,霍光再拜稽首。

至此,治禮告事畢。霍光奉諡策,從南郊返回未央宮,詣殿端門。

這時,太常上祖奠,中黃門尚衣奉衣登容根車。東園戰士載大行,禦史大夫卻行道,立車前治禮,隨後才有執事引大司馬大將軍入就位。

大行車擺著西稍偏南的南置,東麵奉諡策,太史令奉哀策立後。

各就各位之後,太常才跪下言道:“進。”

——這是讓皇帝進殿來。

等劉賀進殿安坐之後,霍光才開始讀諡策。

——這份策書是要藏於金匱,由皇帝次科藏於廟的。

霍光讀完諡策,將策書奉於皇帝之後,太史便自己手中的哀策置於葦篋,送往帝陵。

至此,大行皇帝的諡便定了——孝昭。(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