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做好銷售,從了解需求開始(1 / 2)

在家具銷售的所有流程中,了解需求是最關鍵的,也是會直接影響銷售成敗的一個環節。

在顧客需求的了解上,我在為導購做培訓時經常強調,我們導購不僅僅要了解顧客的需求,還要了解顧客需求背後的東西。

絕大多數家具導購都知道要了解顧客需求,要根據顧客需求來推薦產品,但顧客的真正需求到底是什麼,很多導購並不是很明白。

實戰問題一:顧客不都是來買家具的嗎,還會有

什麼需求?

專家解析:

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我們都會有這樣的經驗:想要他人為你做些什麼,首先就要了解他們的需求。而這樣的想法用在銷售中同樣適用。

那讓我們來思考一下:顧客來我們門店,他最終的目的就是為了買一個沙發嗎?

不是!

他要得到的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家庭氛圍,一種自由與輕鬆,一種舒暢,一種便利。

正如:

走到五金店買鑽頭的人,他想要的是一個鑽頭嗎?不是,他想要的是一個洞。

買麵包的人,他要的是麵包嗎?不是,他餓了,他要買點東西,讓肚子舒服些。

那些買化妝品的女士,也不是買化妝品,她想要的是年輕、美麗和別人的羨慕。

總結一下,我們顧客真正要買的,是種對他們的好處,也就是我們產品的價值。我們導購要知道,隻有你告訴顧客我們的產品能為他帶來怎樣的好處,並且讓顧客相信隻有你的產品才能帶給他這樣的好處,他才會跟你成交。

讓我們來看下麵這位導購,是如何準確了解顧客需求實現成交的。

一位穿著講究的中年人,來到店鋪,隻訂購了一張1000元的床,不甘心的導購決定將顧客的需求挖掘出來。

導購:看您購置新床,是要搬新家嗎?

顧客:沒錯,剛買了新房子,現在要搬家。

導購:您的臥室裏的櫃子選取了嗎?

顧客:還沒選呢,再買櫃子怎麼也得幾千塊錢,超出預算了,我還想今年買車,所以不用了,把原來那個舊的搬過去用就行。

導購:我最佩服像您這樣花錢這麼有計劃性的男性了,向您做事這麼有條理,有計劃性工作中一定很出色,很細心。

顧客:哈哈,沒你說得那麼好。

導購:不過啊,您節省一個櫃子就能馬上買車嗎?再說您的房子地理位置那麼好,裝修是新的,一切都是新的,隻有這個櫃子是舊的,而且兩種風格,顏色完全迥異也不搭配呀,等您布置好同事來串門感覺肯定不一樣吧?好房+好裝修+好家具=更高、更好、更舒適的生活質量與品位。

說到這裏,顧客聽到這些,露出了思索的神色。

導購:而且據我所知,汽車這種東西,過了一段時間車型又出新款了,挑選餘地更大了,所以先把自己的家布置好,未來才更有動力啊,您說是不是?

經過顧客一番考慮,再加上導購的遊說,顧客馬上決定再購買一組櫃子,甚至又連帶著買了一套沙發。

從上麵這個案例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

沒有不能成交的顧客,隻是導購員對顧客的需求不夠了解。隻有當導購了解了顧客的終極需求,才能更好地滿足他,更好地達成銷售。

而要想知道我們的產品能給顧客帶來什麼好處,隻有深入、全麵、準確地了解顧客的需求,把握顧客需求背後的心理根源,也就是他最終的目的。

我所看到的那些頂尖的導購員,都懂得這個道理,都擅長心理學。他們能夠敏銳地捕捉顧客的想法和真實的目的,也就是說他們能夠很快了解到顧客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並能夠立刻向顧客提供這種好處。

善於了解顧客需求的導購員,工作總是很輕鬆,並且可以取得一般人幾倍的成績。

而要想準確了解顧客需求,我們要學會換位思考,站在顧客的角度去思考。

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如果你要想釣到魚,就得像魚那樣思考,而不是像漁夫那樣思考。當你對魚了解的越多,你也就越來越會釣魚了。

戴爾·卡耐基成功後,在總結自己成功經驗的時候,經常講述自己這樣一段故事。

卡耐基常在夏天的時候去緬因州一帶釣魚。他很喜歡吃鮮奶油草莓,所以便用鮮奶草莓來當誘餌,但他發現魚並不上鉤。所以在後來,當他下次再去釣魚的時候,他沒有用鮮奶油草莓當誘餌,而是用蟲和蚱蜢,然後他便可以向魚兒說:“你們要不要嚐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