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8章 紅一方麵軍長征(四)血戰湘江(上)(1 / 3)

1934年11月中旬,聽話的中央紅軍跨越了****的三道封鎖線,進入湘南的嘉禾、蘭山、臨武地區。

蔣介石這回動真格的了:任命湘軍何健為“追剿軍”總司令,調動湘軍和桂軍,在零陵至興安之間近300裏的湘江兩岸配置了四十萬重兵,構築碉堡,設置了第四道封鎖線。蔣介石本人則親率****周渾元部及部分湘軍在後麵追擊。此時的蔣總裁躊躇滿誌、得意洋洋認定:湘江、瀟水之間的紅軍已經插翅難飛了!

11月12日,蔣介石任命湖南軍閥何鍵為“追剿”軍總司令,名義上統轄16個師77個團。蔣介石以虛職拉攏何鍵,實際上軍事部署都是由坐鎮南昌行營的蔣介石決定。

蔣介石指示何鍵和中央軍將領、“追剿”軍第二路軍司令薛嶽的部署要旨有如下幾點:

(一)以第二十八軍劉建緒率章亮基、李覺、陶廣、陳光中四個師,即開廣西全州依湘江東岸布防,與灌陽夏威所率的第十五軍切取聯係,進行堵截。

(二)以吳奇偉率第四、第五兩軍主力韓漢英、歐震、梁華盛、唐雲山、郭思演5個師(這5個師是歸薛嶽直轄的),沿湘桂公路進行側擊,保持機動,防止紅軍北上(怕與紅二、六軍團會合)。

(三)以第三十六軍周渾元率所轄謝溥福、蕭致平、萬耀煌師尾追紅軍,取道寧遠進占道縣加以確保,防止紅軍南下進入桂北。

(四)以第二十七軍李雲傑率王東原師及其所兼之第二十三師,取道桂陽、嘉禾、寧遠,沿紅軍前進道路尾追。

(五)以第十六軍李韞珩率所兼之第五十三師,取道臨武、藍山,沿紅軍前進道路尾追。

蔣介石為能在第四道封鎖線——湘江岸邊消滅紅軍而費盡心思:“他處處從人地相宜著想,認為何鍵與李宗仁、白崇禧有私交,以湘軍入全州,彼此不會猜忌,必能合力封鎖湘江,堵住紅軍去路。桂北設有民團,亦可使過境紅軍遭到一些困難。李韞珩、李雲傑都是湘南人,所部多係嘉禾、寧遠子弟兵,跟蹤追擊地勢熟悉,可收地利人和之便。蔣介石認為,以精銳之周渾元軍搶占道縣,壓迫紅軍西進,吳奇偉軍沿永州西進,阻遏紅軍北上,企圖逼使紅軍強渡湘江,形成在大軍前堵後追、左右側擊之下於湘江東岸進行決戰的有利形勢,必能造成紅軍最大傷亡;如果紅軍不渡湘江則隻有轉入粵北或桂北,當時陳濟棠已有好幾萬人集中粵湘邊,紅軍欲倉促建立蘇區亦不容易。”

蔣介石在算計名為部下、實為霸王的湘、桂、粵軍閥,而那幾位土地的主人都在各打各的算盤。

第四集團軍副總司令白崇禧與總部高參劉斐商議堵擊方案,他說:“你看,我們廣西一共隻有18個團兵力,廖磊帶兩個師(第十九師、第二十四師)追蕭克部入黔,現要他們火速回桂林附近集中待命。第十五軍(由夏威代領,名義上白是軍長)除第四十四師已到興、全、灌地區外,其餘第四十三、四十五兩個師,已由柳州及其以西地區向恭城、富川、賀縣一帶集中。現在****號稱十萬,雖說是被老蔣打敗了,但……”說到這,白崇禧欲言又止。

作為“小諸葛”的“智囊”,劉斐心領神會,接口說:“牛雖瘠而臥於豚上,對廣西說來是會被它壓垮的,何況老蔣的部隊又跟在後麵。”

白崇禧說:“是呀!老蔣對廣西是不懷好意的,你看我們這個仗怎麼打好呢?”

劉斐說:“這確是一個難題,輸不得,贏也贏不得。”

白崇禧深表讚同:“是呀,我們18個團,若打輸了,****進廣西,老蔣說,‘我來替你剿’,廣西就是老蔣的了。”

劉斐進一步分析:“即使打贏了,****覆滅,廣西已疲憊不堪,蔣介石說,我來替你善後,叫黃季寬(紹竑)回廣西,把你們調到中央掛個空名義吃飯,你們就隻好卷鋪蓋走路。”

兩人經過研究,首先確定了對紅軍作戰的主要著眼點,或者說總方針就是“送客”。在形式上作出堵擊模樣,實際上是保全桂軍實力,既要阻止紅軍深入廣西腹地,又要避免蔣介石的中央軍乘機跟蹤入境的雙重危險。在具體作法上應開放一條讓紅軍西進的道路(判斷紅軍當時是企圖轉移到川滇黔山地,重建根據地),不攔頭,不斬腰,隻擊尾,專從紅軍後衛部隊做文章,以送客早走,並敷衍蔣介石。

白崇禧、劉斐前往廣西全州,會見湘軍將領劉建緒。白崇禧說明了廣西方麵遵照中央意旨,準備在興、全、灌的湘江東岸地區,由南向北配合中央軍之追擊協同殲滅敵人的計劃要旨,希望湖南方麵由正麵合圍。

劉建緒向白崇禧報告了其所率兵力和同意由湖南方麵配合桂軍南北夾擊的計劃,並交換了有關具體協調的通訊聯絡事項等。

1934年11月16日,湘桂軍領袖達成堵截中央紅軍的“全州”協議。湘軍劉建緒與桂軍夏威防區的劃分以湘桂邊界的黃沙河為界,桂軍擔任興安、全州、灌陽至黃沙河(不含)一線的防禦;湘軍擔任衡陽、零陵、東安至黃沙河一線的防禦。根據協議,桂軍將原屬湘軍的全州防務攬了過去。

隨後,桂第將其所部15個團約三萬人全部部署於桂東北地區,呈南北走向的一字長蛇陣。長蛇陣的北段,為全(州)灌(陽)興(安)三角及湘桂邊境的清水、高木、永安、雷口四關,由第15軍代軍長夏威負責;長蛇陣的南段為恭城、龍虎關、富川、賀縣帶,由第7軍軍長廖磊負責。北段夏威部包括:第15軍44師、第15軍45師134團、15軍43師、第7軍24師,約10個團。南段廖磊部包括第7軍19師、15軍45師的兩個團,約5個團。這是一個北重南輕的部署。

11月18日中央紅軍先頭部隊在廣西賀縣白芒營、恭城龍虎關分別與桂軍交戰。20日,紅九軍團逼近江華,21日,攻占江華縣城,並派出兩團兵力攻打龍虎關。之後,紅五軍團、紅八軍團和紅九軍團部隊都先後進入江華、永明,威脅廣西富川、賀縣、恭城。白崇禧(李宗仁長駐廣東,當時桂軍的實際指揮官是白崇禧)擔心中央紅軍從富川、賀縣帶進入廣西腹地,又接到王建平從上海發來的密電,說蔣介石采用政學係頭目楊永泰“一舉除三害”的毒計,擬將紅軍由龍虎關兩側地區向南壓迫,一舉除紅軍、廣東、廣西“三害”,遂作出了將部署於全灌興三角地區的夏威部主力南撤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