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5章 紅一方麵軍長征(十一)巧渡金沙江(2 / 3)

4月28日左右,紅九軍團進占宣威。這裏的火腿馳名中外,廣大群眾生活卻非常貧困。紅軍入城後,首先打開敵人的監牢,釋放了******和無辜的老百姓,處決了一些酷吏,並沒收了由官僚資本經營的“宣合公司”等庫存的火腿,以及幾家土豪劣紳的3000多擔穀和許多財物,大部分分給了貧苦的群眾。他們興高采烈地說:“過去我們窮人養豬,被公司壓價收購,結果隻能吃到一點豬下水。”“這回吃了火腿,還背了糧食,真是大快人心!”“我們過去吃不飽,穿不暖,現在能吃火腿公司的火腿了!”“紅軍這種打富濟貧的義舉,給窮苦人帶來了幸福!”

紅軍逼近昆明,震動雲南全境。當時,雲南大部滇軍已調往貴陽“聽用”,昆明城內及其周圍兵力非常空虛,而蔣介石派出追擊紅軍的部隊此時還遠距紅軍三天以上的路程。龍雲為此大驚失色。為保住昆明,他一麵電催尚在曲靖以東的孫渡縱隊取捷徑直赴昆明,一麵調集雲南各地民團防守昆明城。這樣一來,就進一步削弱了滇北各地和金沙江南岸的防禦力量,為紅軍搶渡金沙江、北上川西造成了有利條件。

根據以上情況,中革軍委於4月29日發出《關於野戰軍速渡金沙江轉入川西建立蘇區的指示》,指出:

甲、由於兩月來的機動,我野戰軍已取得西向的有利條件,一般追敵已在我側後,但敵已集中七十團以上兵力向我追擊,在現在地區我已不便進行較大的作戰機動,另方麵金沙江兩岸空虛,中央過去決定野戰軍轉入川西,創立蘇維埃根據地的根本方針,現在已有實現的可能了。

乙、因此政治局決定我野戰軍應利用目前有利時機,爭取迅速渡過金沙江,轉入川西消滅敵人,建立起蘇區根據地。

這個指示還規定:紅三軍團為右縱隊,軍委縱隊及紅五軍團為中央縱隊,紅一軍團為左縱隊(其中1個師為先頭師),一齊向金沙江進發;紅九軍團則占領東川後相機渡江。“關於渡江轉入川西的政治意義,應向幹部及戰士解釋(內容另告),使全軍指戰員均能夠以最高度緊張性與最堅強意誌赴之,應克服疲勞與不正確情緒,行軍中應爭取少數民族,攜帶充足糧食,注意衛生及收容掉隊”。

接到命令後,擔任左縱隊先頭部隊的紅一軍團第二師第四團,在團長王開湘、政委楊成武的率領下,立即向祿勸、武定、元謀疾進。為了爭取時間,他們將3個連化裝成國民黨的“中央軍”,由他們作先導,分兩路向祿勸、武定進發。楊成武首先率“中央軍”到達祿勸,受到縣長和軍警官紳的“熱烈歡迎”。他讓縣長打電話給武定縣長,說“中央軍”馬上就到,結果王開湘的部隊,在武定受到更加隆重的“歡迎”。然後,他們用同樣的方法,順利進入元謀。他們“由於采用了化裝奇襲的手段,在一天中一槍不發就拿下了三個縣城,解除了民團的武裝,繳獲了大批武器、物資,為我們直插金沙江畔贏得了時間”。

在這前後,紅九軍團進占東川縣城。根據群眾提供的線索,紅軍抓獲了已經躲藏起來的敵縣長楊茂章和劣紳劉二老爺。楊茂章曾在江西任縣長,殘害****黨員和紅軍;劉是軍閥唐繼堯的舅父,高利盤剝,魚肉鄉民,群眾對他們恨之入骨,要求立即處決。紅軍召開了2萬多人參加的群眾公審大會,完全滿足了群眾的要求。接著,又打開了積穀倉,把土豪們搜刮來的穀物分給群眾。於是,東川城出現了紅九軍團曆史上空前的擴大紅軍的熱潮。在公審大會上,當場就擴大紅軍900多名,各機關、營、連還分散擴大500多名,把他們編成了一個大的新兵營。與此同時,紅九軍團還在東川籌款6萬多元,布匹400多匹;收繳了300多支槍,500多顆手榴彈,2萬多發子彈,以及價值3萬多元的貴重物資;沒收和收買了120餘匹供運輸用的騾馬,使部隊從人力、物力、財力上都得到了補充。

最先到達金沙江邊的是中央縱隊幹部團。5月2日,總參謀長劉伯承率幹部團1個營及工兵,帶電台1部,化裝成國民黨軍隊,以一晝夜行軍100餘公裏的速度,於第二天趕到了皎平渡口。

金沙江是長江的上遊,上接通天河,從海拔五六千米的昆侖山南麓、橫斷山脈東麓奔騰而下,一瀉千裏,水流湍急,難以徒涉。國民黨軍把船隻擄往對岸,控製了對岸渡口,是阻止中央紅軍北上的一大險關。而皎平渡位於四川會理縣和雲南元謀縣交界的地方,是金沙江的重要渡口之一。

由於敵軍沒有估計到紅軍會來得這麼快,所以當幹部團到達渡口時,渡口南岸還停著兩隻木船,他們決定以第三營1個連為先遣連,立即渡江。這個連的連長為蕭應棠,在渡江戰鬥中表現很勇敢,立了功。宋任窮回憶當時的情景說:

劉伯承同誌立即命令先遣連輕裝前進,猛撲江岸,不惜一切代價奪取船隻,控製渡口,強行渡江;三營的其餘兩個連和工兵連就地做飯,隨後迅速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