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命運天定(1 / 1)

秦叔桓雙目含淚,對著風淩子倒頭便拜:“道長今日施仙術救內子及小女,恩同再造。請道長受吾大禮。”

風淩子上前扶起秦叔桓:“秦老爺請起,貧道乃尊先師遺命而來。先師算出今日有足踏七星奇女降世受阻,故此命弟子前來解救。請老爺不必多禮。”

秦叔桓不解道:“足踏七星奇女?請道長指點。”

風淩子手捋長須,微垂雙目:“貧道無奈,實乃天機不可泄露也。”

秦叔桓隻得道:“如此,在下亦不便為難道長。小女得遇道長相助,實乃福緣深厚,懇請道長為小女賜名。”

風淩子再捋長須朗聲笑道:“唔,此事卻推不得。”垂目沉吟半晌:“得了。推此女命數,羅之網之,敷之鋪之。即名羅敷如何?另可取字渺之。”

秦叔桓恭道:“謝道長賜名。羅之網之,敷之鋪之。秦羅敷,此名甚好。道長遠道而來,不敢說答謝道長大恩,隻請在敝府小住幾日,容在下好生款待道長,略盡地主之宜罷。”

風淩子推辭道:“老爺不必客氣,隻請老爺賜此女為貧道記名弟子。”

秦叔桓急道:“此乃小女之福。”轉頭對秦福道:“福伯,速請小姐。”

頃刻奶娘即抱出已然止住啼哭的小人兒,秦叔桓和風淩子圍過去,隻見微皺的粉紅小臉兒上眉目如畫,小嘴兒豔若滴血。見兩人圍攏不但不哭不鬧,反而將眸子轉來轉去,瞧瞧這個又瞄瞄那個,靈動得緊。一點都不像剛剛出生的嬰兒。

秦叔桓接過這小人兒,對道長三揖首,口中念道:“小女羅敷,見過師尊。”

風淩子含笑道:“敷兒免禮。為師有一物賀汝,務請常佩身邊。”說罷自袖內取出一形似葫蘆,通體墨色,隻葫蘆嘴兒有一點絳紅的美玉掛在羅敷頸子上,正色對秦叔桓道:“貧道此行已功成,即日起程雲遊天下。隻是……”風淩子擄了擄長須,道:“此女二八芳華有大劫。此劫實乃福兮禍所倚,在國之中。禍兮福所伏,在國之顛。”說罷已顠然遠去。

秦叔桓正待問個明白,追至前門卻再未見風淩子身影,隻得對空三拜而回。

秦叔桓折回到內室,見李嵐正在昏睡,不舍得吵醒她,隻靜靜地坐在旁邊等著。也不知過了多久,李嵐終於醒轉,秦叔桓緊緊握住李嵐蒼白柔夷柔聲道:“嵐兒,辛苦啦。謝謝你給為夫再添一個可愛小女兒。”

李嵐鳳目含羞道:“叔桓,聽說今兒多虧了那風淩子道長才保我母女平安。咱們該好好兒地謝謝他。”

秦叔桓也附和道:“是啊,是該好好兒的謝他。這風淩子道長是方外高人,雖救人於難卻不肯接受我等謝意,隻求收敷兒為記名弟子,再無其它。為夫苦留不住,隻由得恩人告辭雲遊去了。”

李嵐奇道:“這卻奇了,這道長不化齋,不化緣,卻像是專為我母女而來?”

秦叔桓點頭,把方才風淩子交待的話細細講給李嵐。

李嵐靜靜聽完,眉心微蹙,緩緩道:“這道長未進門便知我家中難事,且料定會誕下千金,可見道長的話十分可信。又道敷兒二八芳華有大劫,可曾透露解法?”

秦叔桓搖頭:“未曾。隻留下讖語曰:福兮禍所倚,在國之中。禍兮福所伏,在國之顛。亦未作解。道長所言皆是敷兒命數,豈人力所能左右呢?”歎口氣又道:“嵐兒此次分娩並非首次,卻折騰了三日三夜,為夫曾想若嵐兒有個三長兩短,為夫亦隨你母子去了。如今嵐兒母子平安,隻待慢慢養好身子,其它事日後再說可好?”

李嵐點頭答應了,隨即喚奶娘抱來小羅敷,摟在懷中仔細地打量著:“叔桓,這兒女禍福難料。與其擔憂其前程,不若好生教養,教其應對世間變化之策,卻是以逸待勞之法。”

秦叔桓接過小敷兒:“夫人言之有理。不想這許多也罷。快來看看咱們的女兒,可是個小美兒呢。”李嵐便也湊過來,輕撫上這小人兒的紅嫩小臉,輕輕的笑了。

從此,秦家門客不斷,皆為羅敷教習。羅敷也幸得此開明雙親,自得才藝雙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