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美滿(3 / 3)

其實還真不是,紀氏舉著花瓶隻為自保,她還擔心大兒子也會像兒媳婦一樣發了瘋要殺她呢。走到門邊,見夏侯卓並沒有動手的意思,反而手抖腳抖、惶恐無措地望著她,紀氏才大舒了一口氣,推開夏侯卓跑出門外,喊人去通知紀家的人來接應她。

紀家不僅有紀太後,還有紀彥平,所以他們可比徐家淡定得多了,雖說早對紀太後心生間隙,卻還不至於會害她。

喊完人後,再回頭來,見夏侯卓還是保持著那麼一副挫樣、呆然而立,紀氏頓時覺得氣不打一處來,感覺身上被燙傷和戳傷的地方也更痛了——她恨恨地抹了一把臉上的血,“呸”地一聲,斥道:“你個掃把星,不僅礙了你弟弟的路,更害了我,如果你打從一開始就不存在,那該有多好?”

夏侯卓心頭一片冰涼,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他默默無語地回到自己的寢室,心裏甚至比紀太後更期待被“打包”帶走了……這些莫名其妙的事,趕緊都結束吧,其實他從小到大,最想做的隻不過是個混吃等死的米蟲而已。

——他的弟弟那麼厲害,看著就不像是個小氣的人,應該不會介意他浪費些許糧食吧?他很好養的,真的。

……

二月二,龍抬頭。

去年的這一天,夏侯宣與齊靖安喜結良緣。而在今年的這一天,夏侯宣就承天受命,正式登基為帝了……

這既是一個美好的巧合,也帶著因緣注定的深刻含義:若是沒有齊靖安,夏侯宣的登頂之路又如何能走得這麼順?金麟本是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他們二人的這場奇緣,才是一切的核心。

所以登基之後,夏侯宣的第一道聖旨就是敕封齊靖安為丞相,以圓滿達成他們自相識以來始終堅定的目標:一為君,一為相,攜手治世,共書青史。

不過,但凡有眼色的人都看得出來,齊靖安何止是丞相?他分明也是皇後啊——坦坦蕩蕩地住在皇宮裏,與皇帝同進同出,琴瑟和鳴,根本不避外人,除了沒有正式冊封,他享受的就是皇後的待遇,而且其所得的寵愛,更是足可傲視曆朝曆代的皇後們。

哎,皇帝和丞相是一對斷袖,這本是不正常的、甚至會被詬病的事,可偏偏皇帝霸氣強勢不輸於開國之君,丞相又是權臣、能臣,和寵臣的“三合一體”,誰敢在他們麵前唧唧歪歪?

那麼,這件事就這麼算了嗎?

當然不算,事實上,夏侯宣早就料到了,一旦太後歸朝,整體局勢穩定下來,開始開科取士之後,就肯定還會有不長眼的傻瓜蹦出來提皇帝大婚的事——他和齊靖安都等著呢。

“大婚?”

高坐在皇座之上,夏侯宣不緊不慢地掃視了神色各異的眾臣一圈,而後玩味地看向提出此事的那個傻瓜,說:“愛卿可是記憶出了差錯?朕早已成親,三媒六聘的伴侶尚在,豈有二次大婚之理?”

“……!”

各色目光紛紛投向了齊靖安:雖然早就知道你們是真愛了,但這麼光明正大的斷袖真的可以嗎?

又有傻瓜忍不住驚呼道:“那麼陛下是不打算立後了嗎?任由後宮空置?可選秀否?”

“選秀的事以後都不必提了,朕有心當個不溺於後宮的明君,故而誰若再提選秀,便是誤國奸臣,依律當斬!”

夏侯宣驟而氣場全開,殺氣四溢地為選秀一事下了定論,把眾臣都嚇得戰戰兢兢,再不敢多言。

然而夏侯宣很快又緩和了氣勢,悠然笑道:“倒是立後的事朕早就在考慮了,隻是一直難下決斷,到底是立後好呢,還是冊立皇夫比較恰當?”

“——噗!”

眾臣徹底被他們的皇帝陛下給震暈了,最終,經過很一番權衡利弊,大家隻得紛紛懇求皇帝立丞相為後——皇後總比皇夫好啊,皇夫實在讓人接受無能!

就這樣,齊靖安成了大魏的丞相兼皇後。

至於這男皇後的事該怎麼跟天下人交代呢?嗨,有禦用文人在,還有什麼可擔心的呢?

皇帝陛下曾是公主,而丞相就是駙馬,他們是被聖旨賜婚,更有三媒六聘、天地為證的正經夫妻,此事世人皆知。如果皇帝在登基以後就“過河拆橋”,甚至“卸磨殺驢”,反倒說不過去。如今這般,不是正可說明皇帝有擔當、負責任麼?

更有話本傳奇說,齊靖安其實是昭聖長公主前世的那匹戰馬,兩人前世便共曆刀山火海,感情莫逆,可惜人獸殊途,終究無緣,至多隻能葬在一處。所以在這一世裏,齊靖安才要先做駙馬了結前世夙願,再做皇後長久伴在知己左右……

這個故事分明荒唐至極,偏偏還感動了不少人,真是讓夏侯宣這樣聰明的人都百思不得其解。哎,算了算了,想不明白還有什麼可想的?夏侯宣幹脆走上前去,跟齊靖安一起把盧潛暴揍了一頓……

生活就是如此美滿。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