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蘭與如懿陪在一側,看著意歡神誌迷亂,滿心不忍,卻又實在勸不得。海蘭便問守在一旁的荷惜:“皇上知道了麼?可去請過了?”
荷惜揉著發紅的眼睛:“去請了。可皇上正和內務府商議端淑長公主再嫁準噶爾達瓦齊之事,一時不得空兒過來。”
海蘭看著如懿,憂煩道:“怕不隻是為了政事,皇上亦是怕觸景傷情吧?”
如懿心底驀地一動,冷笑道:“觸景傷情?”
是呢,可不是要觸景傷情?十阿哥生下來便腎虛體弱,纏綿病中,與藥石為伍,焉知不是當年皇帝一碗碗坐胎藥賞給意歡喝下的緣故,傷了母體,亦損了孩子。
所以,才不敢,也不願來吧!
如懿的心腸轉瞬剛硬,徐徐抬起手腕,玉鐲與雕銀臂環錚錚碰撞有聲,仿佛是最靜柔的召喚。她探手至意歡身邊,含了幾許柔和的聲音,卻有著旁觀的冷靜與清定,道:“孩子已經死了!意歡,去!去給皇上親眼瞧瞧,瞧瞧他的孩子是怎麼先天不足不治而死的!隻有讓他自己瞧一瞧,才能刻骨銘心,永誌不忘!”
意歡猛然抬首,死死地盯著如懿,發出一聲淒惻悲涼的哀呼:“不!我的孩子沒有死!沒有死!”她緊緊摟著懷中的孩子,“他會笑,會哭,會動,會喊我額娘了。我的孩子不會死!不會死!”
她的哭聲悲鳴嗚咽,如同母獸向月的淒呼,響徹宮闕九霄,久久不散。
海蘭扶住她肩膀,落淚道:“舒妃妹妹,十阿哥真的已經過去了。你若有心,就讓他皇阿瑪見見他最後一麵。這個孩子,畢竟是你和皇上唯一的孩子啊。”
許是海蘭所言的“唯一”打動了她,意歡隱忍許久的淚終於噴薄而出。如懿牽著她的手出去:“把你的眼淚去掉給皇上看,你的喪子之痛,也應該是他的痛徹心扉。”
意歡抱著孩子疾奔而出,海蘭依傍在如懿身邊,仿佛一枝婉轉的女蘿,奇怪道:“娘娘此舉,仿佛是深怨皇上?”
如懿的唇角含了一縷苦笑:“或許是本宮在宮中浸淫日深,本宮所能想到的,是這個孩子不能白白死去,意歡不能白白傷心。且孩子的死,難道皇上沒有牽涉前因於其中麼?”
海蘭淺淺一笑,好似一江剛剛融化的春水:“娘娘這樣,臣妾很高興。”她眸中微微一亮,仿佛虹彩的光霓,“這才是深處宮中的存活之道啊!”
十阿哥的喪儀已經過了頭七,而意歡,仍舊沉溺於喪子之痛中,無法自拔。
許是十阿哥死去後的淒慘模樣刺激了身為人父的皇帝,皇帝特許恩遇早夭的十阿哥隨葬端慧皇太子園寢。這樣的殊榮,亦可見皇帝對十阿哥之死的傷懷了。
意歡深深謝恩之後,仍是傷心不已,臥床難起。如懿前去探望時,她僅著一層素白如霜的單衣躺在床上,手中死死抓著十阿哥穿過的肚兜貼在麵頰上,血色自唇上淺淺隱去,青絲如衰蓬枯草無力地自枕上蜿蜒傾下,錦被下的她脆弱得仿若一片即將被暖陽化去的春雪。
如懿倚在門邊,想起自己從冷宮出來時初見意歡的那一日,墨瞳淡淡瀲灩如浮波,笑意嬈柔如臨水花顏。那樣明亮的容顏,幾乎如一道雪紫電光,劃破了暗沉天際,讓人無法逼視。
如懿自知勸不得,亦不忍觀,隻得將帶來的燕窩湯羹放在她身前喂她喝了半盞,才默默離去。
離開春雨舒和之後,如懿心情鬱鬱不樂,便扶了容珮往四宜書屋去探望正在讀書的永琪。
彼時正在午後,宮中人大多正在酣眠,庭院樓台格外寂靜。天光疏疏落落,雨線漫漫如紛白的蠶絲,將這渺渺無極的空遠的天與地,就這樣纏綿逶迤在一起,再難隔離。如懿穿著半舊的月白色團荷花暗紋薄綢長衣,漫著明珠絲履,扶著腰緩緩走過悠長曲折的回廊。雨滴打在重重垂簷青瓦上,打在中庭芭蕉舒展開的新嫩闊大的綠葉上,清越之聲如大珠小珠落玉盤。
繞過武陵春色的綰春軒時,如懿尚悶悶不覺。武陵春色四周遍種山桃千百株,參錯夾雜林麓間。若待三月時節,落英繽紛,浮漾水麵,或朝曦夕陽,光炫綺樹,酣雪烘霞,其美莫可名狀。
而此時,亦不當桃花時節,再好的武陵人遠,也是春色空負。
吸引如懿的,是一串驪珠聲聲和韻閑。
那分明是一副極不錯的嗓音,若得時日調教,自然會更清妙,一聲聲唱著的,是極端豔嫋娜的一首唱詞:
沒亂裏春情難遣,驀地裏懷人幽怨。則為俺生小嬋娟,揀名門一例一例裏神仙眷。甚良緣,把青春拋得遠。俺的睡情誰見,則索因循靦腆。想幽夢誰邊,和春光暗流轉。遷延,這衷懷哪處言。淹煎,潑殘生除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