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並第一章(2 / 3)

值永和年間,少有戰事,北方胡人,南方漢民,百姓各自思安,恍惚間,天下隱隱透漏出了幾絲陳平之象。

南方江浙一帶,自古就是魚米之鄉,富裕之地,百姓安居之餘,有了餘錢閑心,所以南方佛道齋醮之風盛行,南方各山上的廟宇寺觀不下數百,每年朝山的善男信女,不遠千裏而來,浙江金華山赤鬆觀,就是江浙一處有名的宮觀,曾在西晉初年出過一位赫赫有名的高道皇初平,道號赤鬆子,據傳法力通神,能點石成金,唉吒成羊,黃大仙之名曾經盛極一時,赤鬆觀暨此餘蔭,香火鼎盛,昌盛不衰。時光悠悠,不知不覺,已經過去百年,赤鬆子也早已羽化,如今赤鬆觀的觀主羅真人,雖不及黃大仙名氣,亦不能點石成金,叱石成羊,倒也是一位有法力的全真道士,能運用三元法祿祈禳訶禁,治病驅邪,又能念咒止大雨,使江浙居民去了洪澇之災,加之廟裏供養的黃大仙相,也時有靈應,故而信眾不少,這觀中一年四季,不缺香火,殿宇之中,也是香煙彌漫,嫋嫋升起,更添幾分靈氣。觀中有個弟子,姓賈名清風,本是金華山七十裏外賈員外的小兒子,自小生得靈氣,隻因為祖母不幸患風而死,賈員外請了個觀裏的道士做了法事,求了靈簽。勝在那道士口才,一番解簽,唬得賈員外大驚之餘,不但請了黃大仙聖像回家供養,還把兒子賈清風送上道觀做了道童,以為死去的老太君‘追福’。賈清風自十二歲上山,如今已有五年了。

這日,賈清風打掃完殿宇,為家中祖母燒了頭香,散了符紙,就到柴房取了一條長長的麻繩,小心地係在腰間,再到飯堂取了一個黑漆的小盒子,就往後山行去,他此行的目的,是要去給後山朝真洞中一位閉關的師叔送飯。

說是閉關,自然是修行道法,鑽研金經,苦坐參禪,徹悟玄機。

至於所謂的道法,賈清風沒見過,不過說起坐內功,賈清風倒是認識,赤鬆觀乃是有名道觀,自然傳有一些修身養氣的功夫,其中入門道童也能夠得傳一些,賈清風他老爹是個地主,家有餘財,為了兒子,自然也舍得花費財帛上下打點,這五六年來陸陸續續也給觀中捐贈了不少功德,所以賈清風在宮中日子尚可,入門不久就被都講院的大師父傳了一篇呼吸吐納的功夫,日積月累下來,也到練出一些氣感,漸漸變得身輕體健,不說以一抵百,一縱丈許高卻不是問題。

而這後山這位師叔,傳說已經到了能夠蹬萍渡水,掌心生風的高深地步,尤其精於劍術,他這次閉關,就是武功臻至瓶頸,才閉關鑽研,如今已有十餘個年頭,隻有每日叫人送飯不絕,賈清風豔羨仰慕之餘,也存有些心思,於三年前主動在打柴之時,就順便接下了為這個師叔送飯的任務,而且不時他還會花心思附贈上一二瓶好酒,以期望師叔吃得暢快之餘,出關後能順手傳些手段工夫,讓他以後受用。

金華山山景奇幽,重巒疊嶂,方圓不下百裏,多清塘小池,突崖奇峰,亦有一些密林幽寂之所,古木參天,山勢雄偉,風光秀麗,其中更有不少飛瀑名泉,洞天奇景,石室幽岩,其中有雙龍,冰壺,朝真等仙府聖境,確實是仙家隱居的好去處。

隻是這江南水富之地,處在中原地區,放在以後的隋唐乃至宋元明清,都是膏腴之地,魚米之鄉,奈何此時乃是東晉,北方士族南渡不過幾十年,除了一些莊園土地外,南方大片肥沃疆域,都未向後世一樣被開發,人煙稀少,植被茂盛,到處是山澤荒野,沒有半絲魚米之鄉的樣貌,許多地方都是一些未開化的蠻荒之地,各處深林幽穀,時有毒蟲猛豸棲息,多居龍蛇,這金華山乃是有名的靈山聖地,一眼望去,直上山頭,到處青鬆翠碧,古柏森森,雲環霧繞,

間裏或有些怪石,棱次置比,妖嬈奇特,而石壁之上,也是青青綠綠,紅紅紫紫,布滿了奇花異卉,清香蔑鬱,直透鼻端,真真是江浙不可多得勝地。

其中以後山風景尤為優奇,那裏山巒迂回起伏,雲海飛卷奔騰,煙雲氤氳繚繞,霞光泯滅變幻間,恍如靈氣薈萃,景色清幽之極,頗有山中仙境,世外蓬萊的味道。隻是如此寶地,自也多虎豹豺狼棲息,不說毒蟲滿地,龍蛇四起,卻也非是太平之地,時有虎豹傷人的事情傳出。

所以宮中弟子,除非是打柴尋藥,煉丹引泉,絕少在外出沒。而那朝真洞,就是在那後山密林深處的一塊懸崖峭壁,極高極陡,還需要攀登一小段懸崖,十分危險,所以,其他人雖也未必沒有如賈清風一般的投機者,卻在此崖壁前退步,畢竟赤鬆宮中的老一輩弟子都知道,那位張師叔雖然功夫一流,內外功不俗,在赤鬆宮向來以小氣著稱,就連平日裏弟子討教功夫,也是處處藏拙,遮遮掩掩,好不痛快。對於他本身的獨門絕技——赤劍符訣,更是敝帚自珍,從來不相傳。在他們看來,犯不著為了那幾乎為零的傳法機遇,冒了生命危險。也隻有賈清風這家夥,傻乎乎的,不知道這些,依然報了幻想,每日蹬崖送飯,已有好幾個年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