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並第一章(3 / 3)

好在賈清風從小在觀中,學習過一些拳腳功夫,身手不賴,其中也習有那陸地飛騰的輕身功夫,行走如風,動若脫兔,遇到危險,再不濟,也能使出這個腿腳功夫,跑回山門,叫宮中諸位師叔伯,師兄弟,一起將猛獸趕跑,這樣的例子,這三年來時常有,所以賈清風對這山間小路,倒也不怎麼忌憚,隻是路途寂寞,委實難耐。

見日頭初起,天光明朗,賈清風也不急,就沿著林間小道,一路觀光山景,巡遊覓跡,山容明淨,一片青綠,看不完的滿山的映山紅,數不清的奇峰怪崖石,賈清風邊看邊走,翻過了兩個陡坡,一處密密的鬆林,終於來到地方,但見眼前之處,居然是一處平陽之地,連通一處更高的崖壁,崖壁上滿是葛藤環繞,看不清上邊情況,隻是凸凸凹凹的,顯然有不少洞穴。

那平地中央是個碧綠的水潭,潭水不大,大小有三丈左右,周圍用一片片白色的石料砌著,圍成一個四方,正麵有一塊石碑,由於年代,已經模糊不清,根本無法辨認石碑上的字跡。那池水十分清澈,水源不是從天上而來,是為崖壁下冒出,所以這個潭水,一直延伸,就著一麵崖壁。受這清水滋潤,潭邊已經長出不少雜草鮮花,潭水下邊地方,引出一條小溪,泉水叮咚,好不悅耳,更顯得清幽。賈清風看過江浙的縣誌,也聽門內長老道長說道,知道這個池水,是赤鬆宮有名的洗藥池,傳說當年黃大仙就在此地,被這金華山的風光仙氣所迷,鑿石室而居,於山間采藥製大黃,在溪中淘砂煉金丹,最終在一百三十歲那年,八月朔日,得到成仙而去。賈清風取出葫蘆,在池水中舀來半壺清水,蓋好壺口,放入籃子,這才來到崖壁一處,剛剛由於葛藤環繞,倒是沒有發現,原來那處崖石下,居然人工開鑿出了一條入崖的小徑,那小徑依著崖石縫隙開鑿,形成“之”字形,斜斜直插上到上邊雲遮霧靄的地方,頗有些像蜀中的蜀道,十分狹窄,有些地方,甚至隻有尺許寬,十分險惡,好在賈清風年紀幼小,身形瘦小,攀扯葛藤,也能慢慢向上爬去,足足有得三十米,待他氣力就要用盡之時,才落到上邊的一處光禿的斷崖麵上賈清風上到崖石上,舉目四望,但覺此時極高,已有雲靄遮目,不能遠視。

如此再是一會兒,突然,這個崖縫竟然一轉,成了平直的向右邊裂去。

這等危崖,傾斜還好,這樣直直的朝兩邊走過,最是凶險,且此處地勢特殊,還有微微潮氣襲來,足下崖麵,竟然苔蘚密布,賈清風一個不小心,為水汽潑了一個頭臉,心中一急,足下頗滑,一個不留神,險些滑足墮落。急忙捉住縫隙穩住,在望見下邊,映著晴朗朗的日頭,一片雲海鋪地,雲氣聚合,布散成錦繡,群山在白雲藹藹中如春筍屹立,時隱時現,三丈之外,崖上情況,對麵景物,朦朧不清,好不險惡,心中大是後悔不該為了那萬分之一的機會,來行此送飯之舉的同時,也是暗自思考,這裏山路如此難走,門中諸位長老道士,為什麼不弄些吊橋鎖鏈之類的,也方便行走,更不知那張師叔,為何還要來這裏閉關修煉,著實奇怪。

所謂: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賈清風此時功夫不到,這等高度,自以為是險峻異常,卻不知對於那些高人奇士來說,那些山高水秀,層巒疊蟑,氣象萬千,風景優奇的深山大澤,深林優穀,雖然險峻,也多龍蛇虎豹棲身,卻因為少有人至,難得清淨,省去了許多塵擾,可以更好地養靜修真,獨享靈山勝境的清福。

待喘勻氣息,賈清風才小心的解下腰際纏繞的麻繩,將它係在一塊崖壁上,細細看去,那裏居然有個拳頭大小的銅環,上邊還掛著一股粗大的黑漆鐵鏈,聯通崖麵,如電線一般掛著,原本這個地方太過陡峭,濕滑異常,根本無法行走,所以設計有一條鐵索可供攀附,不過賈清風看著那滿是鏽跡斑斑的粗大鐵索,卻是怎麼看都覺得不放心,這些鐵索在這個地方,年深日久,任那風吹雨打,天知道下一刻會不會斷裂,所以,賈清風每次從這個地方行走,都要在腰際係上一股自帶的麻繩,才敢行走,似乎那比拇指粗不了多少的細繩,就能夠護住他的安全一般。

至於為什麼不在這的崖壁上也放上一股繩子,好做攀爬,賈清風也不是沒有想過,奈何他幾次試驗,那繩索不是被夜間的山風吹走,高高的掛在樹梢,即使綁在裏邊崖麵的石頭上,第二日也會被那崖麵上的蟲獸咬斷,或是被一些尖銳的崖石割斷,甚至有一次,賈清風剛剛攀到中途,那繩索卻是突然斷了,結果要不是他敏捷的抓住崖麵上的一簇積木,隻怕早就掉在崖下,粉身碎骨了。

賈清風係好繩子,心中才微微的放心下來,將那將那食盒用一隻手挎著,另一隻手扶住那攀附的鐵鏈,一步步踏實崖麵,咬了咬牙,硬撐著慢慢向那邊行去。

等到了那邊,潮氣越大,隱隱有雷鳴陣陣,響徹耳際,賈清風急忙凝神聚氣,充耳不聞,直到身子慢慢的到了裂縫盡頭,一個微微向外凸起的平台處,才鬆下一口氣,才敢探出腦袋,仰望長空,白雲朵朵。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