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誰家玉笛暗飛聲 1(2 / 2)

那瑤兒姑娘聽得八姐語出真誠,辨其神色不似客套做偽,不由嫣然一笑道:“我還未謝過八姑娘借我衣裳,不想倒另得姑娘誇獎。”心下覺得八姐見到別人穿著自己的衣裳比自己更好看,不但不妒,反倒真心讚美,全然不似尋常女子那種小家子氣,顯見得胸襟闊大。

三個姑娘論起序齒,那瑤兒姑娘正是二八年華,五月裏的生辰,正好是大了八姐一歲。那瑤兒姑娘亦知悉了八姐延瑛今年十五不到,九妹延琪剛剛八歲。

三人說笑了一會,八姐便略帶歉意地道:“我們姐妹隨後要去向母親問安,陪母親用晨食後便要練功,所以早間都不能相陪姐姐,還請姐姐自便。”

瑤兒連忙擺手道無妨,這才發覺八姐九妹姐妹倆俱著勁裝,不單她姐妹倆,連桃兒杏兒等丫鬟亦是如此。

八姐見那瑤兒姑娘麵上微露驚詫之色,便細加解釋。原來楊家世為武將,自然家風尚武。而至楊業這一代後,不僅楊氏父子皆驍勇善戰,便是楊夫人自己,亦是出自雲中將門折氏,雖為女子,卻不僅身有武功且熟讀兵書,排兵布陣並不亞於父親。

那瑤兒姑娘忽然插口道:“雲中折氏?可是知府州的折禦卿折大人一族?”

這下輪到八姐驚異了:“姐姐所說正是我等的舅氏,家母之二弟。姐姐閨閣之中亦知?”

瑤兒微笑道:“曾聽家兄論及令舅年未弱冠而知一州,隻怕是舉朝上下最年輕之知州。”

八姐心下釋然:她的外祖與舅舅折氏一門自前朝周世宗時便世鎮府州,至大宋太祖先皇時更允諾這府州知州一職為折氏世襲,府州永為折氏封地。是故前年她的大舅舅折禦勳過世之後,小舅舅折禦卿便以十九歲之齡接任府州知州,隻怕真是大宋最年輕的知州也不為過。

這麼一想,八姐不由滿麵笑容,她對自己母親一族亦是十分欽佩,但也心下好奇:自己的舅舅們在大宋真的這麼出名麼?以至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閨中少女都知道,還連名帶姓帶地方都說得一清二楚?八姐忍不住又問:“小妹的舅父所在的府州乃西北邊陲之地,倒不想姐姐在京中亦知之甚詳。姐姐的兄長亦是入朝為官麼?”

那瑤兒姑娘神態自若地道:“令舅折氏一族能征尚戰,且自前朝睿武孝文皇帝(注:周世宗柴榮諡號)至今,曆三朝皆忠心可嘉,此乃朝野上下眾所皆知。如此家風,令堂自是巾幗英雄。”她說得十分誠懇,卻也不動聲色地轉了個話題。

八姐聽她誇讚自己母親,心下高興,也不計較她根本沒回答自己的問題。雖然心裏對這位瑤兒姑娘誇讚折氏時的口吻略覺別扭,但一時又說不出哪裏怪了,便也丟到腦後,笑著代母親謙遜了幾句。

兩個姑娘言來語去間,八姐覺得這位瑤兒姑娘雖然是芊芊弱質,但其風儀見識,絕非自己以往所見的那些同樣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千金小姐的扭捏作態可比。楊家遷入汴梁不久,親近可走動的人家並不多,結識的閨秀就更少,所以八姐的心裏便大起結交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