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子高喪命(二)(2 / 3)

“韓子高本就是一個有野心的人,他現在兵權在握,除掉他必須先削去兵權。”司空大人說道。

“這年頭他公然大練兵馬,謀反之心昭然於世。”

“他誘使先皇癡迷於酒色,罪不可恕。”

“現有此二人的密報可以為證,朝廷可以下旨削去他的兵權然後處死他。”

“他的行為有違禮製,早該處死。”

“皇上下令吧!”眾朝臣紛紛議論著。他們為整個朝廷終於有機會可以除掉這樣一個人而萬分興奮。錢明、席惠略等人站在朝堂上一言不發,他們為求自保選擇了沉默。如果讓他們站出來說話,於公他們會站在眾朝臣一邊,他們始終認為他們的右衛將軍應該是一個光明磊落的人,不該是一個世人不能接受的怪癖者,於私他們會對韓子高有幾分感激與佩服,畢竟沒有韓子高就沒有他們這些人的今天,同時馳騁疆場令敵人聞風喪膽的韓子高又是他們敬佩的對象,他也使整個國家的百姓免遭無謂的征戰。但是不論怎樣他們還是覺得韓子高的斷袖之癖是整個朝廷禮製所不能容忍的,是不該被認可的,這是對禮製綱常的褻瀆,所以他們隻能選擇前者,與所有朝臣站在一起。

高宗看著眾位朝臣,心中在想:現在就這樣召韓子高進宮,他肯定會有所準備,事情未必會成功,如果給他喘息的機會,那麼以他身經百戰的經驗他很快就能夠知道事情的真相,他手握朝廷的精銳部隊,那些人都是與他出生入死的,他們肯定會替韓子高賣命,到時候事情就難辦了,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召他進宮商量國事,然後迅速解決。拿定主意之後高宗開口說道:“各位卿家的意思朕明白,可是事出突然,還需好好調查,此事先交由廷尉大人取證。今天召集各位卿家還有一事商議,朕繼位已有很長日子了,太子之位虛缺久已,眾人認為在我的幾個皇兒中誰適合擔任太子?”眾朝臣聽皇上這樣一說,一時也不知道該如何說,右光祿大夫站出來說道:“自古太子之位都是按照長幼依次決定,臣認為該立大王子為太子。”說完他退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其他朝臣沒有發言,皇上看著眾朝臣說道:“各位愛卿在給朕斟酌斟酌,退朝!”

走出金鑾殿,司徒對尚書令說道:“皇上為什麼不處置韓子高?”

“如果你是皇上,你會怎麼做?”

“我會下令把他抓起來,然後斬首示眾。”

“他就不反抗,任人宰割?”

“他有膽量反抗嗎?”

“他擁有朝廷十之四五的兵力,難道就不能質疑你的決定?”

“那麼依你之見,該怎麼辦?”

“皇上必須先穩定他的情緒,讓他感覺皇上是信任他的。”

“你的意思是先穩定人心?”

“對!”

“那怎麼做才能達到這個目的?”

“皇上不是已經做了嗎?”

“皇上做什麼了?”

“他不是讓廷尉大人調查此事了嗎。”

“這就是穩定人心?”

“那當然,席惠略等人肯定會將這個消息告訴給韓子高,那麼他一定會認為皇上做事很慎重絕對不會隨意陷害一個人,所以他也就不會有戒備之心,再加上皇上要冊立太子,韓子高作為朝中重臣一定會前來,到那時事情就不一樣了。”

“怎麼不一樣了?”

“你豬腦子啊,不會自己想啊!”此語一出二人都有點不高興了,他倆不歡而散。

曹慶走出了金鑾殿,司空大人三步並作兩步趕上來說道:“曹大人,皇上欲立太子,這可是朝廷的大事,皇上肯定會再次召集群臣商議此事,右衛將軍是先皇委以重任的人,他理應參加,不過現在他遠在衡地,不知大人有無辦法盡快通知將軍前來。”

曹慶說道:“大人的話在理,可是而今將軍遠在異地,朝廷應該發文召回才好,我們也是束手無策。”

“大人多次得到將軍的提攜,應該對恩師的處境相當了解才對。”

“話雖這樣說,但是現在將軍身體不適,我真不知他是否能來。”

“哦,將軍身體異樣?”

“將軍離開朝堂時就說自己身體不適。”

“但是將軍也說朝廷需要,他願意隨時赴命。”

“那麼大人的意思是……”

“曹大人說的,我哪有什麼意思,我隻是覺得如此重大的事情將軍大人應該知道而已。”

“皇上沒有發話,我們做臣子的不好行事啊!”

“也是,皇上不知會不會通知將軍大人前來,若將軍大人能來那麼這件事情肯定能夠讓所有的人信服。”

“我們為臣的還是做好皇上讓我們做的事情吧!”

“也對,曹大人!那我就先行一步了。”司空離開曹慶之後,席惠略緊追上來問道:“他剛才說什麼?”

“他暗示我將今天在朝堂上發生的事情告知給將軍。”

“那你打算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