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六章傾軋(3 / 3)

“起來回話吧。”像是現在才發現,那個平日被他放在心裏嗬護的女子,這會兒還跪在冰冷的地麵上。

此時,天景帝突然發現,德妃的宮裏,並不像別的宮裏那麼暖,暖的發甜,發膩,讓人一進去,就想把這身龍袍脫了,隨意自在的就像是個男人擺著最舒服的姿勢,然後享受人間快活。

這樣的認知,讓天景帝一怔。

他的確有幾個月沒來德妃的宮裏了,可是剛剛腦子裏想的事兒,這會兒一比較,臉色瞬間就沉了下去,他是帝王,有些後妃之數,不是不懂,隻是不與她們計較罷了,可是他可以當作放縱的給一個妃子,兩個妃子這樣的待遇,卻不代表,後宮裏的妃子可以聯合起來,一塊用這樣的手段,他的身子——

天景帝想著自己越來越空的身子,一瞬間隻覺得滿目生寒。

德妃娘娘起身的時候,並不急於回話,而是先去取了爐上的水,親自衝了杯熱茶,緩步走到天景帝的手邊,雙手奉上,“皇上,喝杯熱茶吧,臣妾這宮裏偏冷,皇上許久不來,可能不適,喝杯熱茶暖暖身子。”

天景帝輕嗯一聲,接過熱茶時,觸碰德妃的指尖,也透著涼意,雖然不算冰寒,可是於女子而言,在皇宮之中,這種涼,貴及德妃,似乎有些不可思議。

“德妃宮裏還缺柴炭?還是內務府那幫狗東西敢私吞了德妃宮裏的柴炭,回頭朕讓人去問問,真若是虧了,欠了,且有他們好看的。”

像是玩笑,卻偏偏因為出自帝王之口,哪怕是玩笑,都打上了真事兒的標簽。

德妃隻是淺淺一笑,莞爾之中,諸多不以為然,“皇上不必多心,內務府斷不會差了臣妾宮裏的東西,隻是進了臘月,天寒地凍,宮中的一些妃嬪難免在柴炭上有口舌之爭,臣妾想著,以自己宮中為例,若是在溫度尚可的情況下,不會將人凍著,那節約下來的柴炭,到可以分給那些得不到好柴炭,而受凍的嬪妃,內務府那邊也不需要趕在十冬臘月的,特意撥一筆銀子出去采買,這種時候,即便是柴炭的花費,也要比平時多貴上幾倍,所以,臣妾做了這個領頭羊,到也沒強製宮中的姐妹一同效仿,隻以己身為約束罷了,好歹不必讓皇上一邊忙著前朝的事兒,一邊還要顧慮著後宮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

“就為了那麼點銀子?”天景帝剛剛一直冷淡的表情像是有一點暈裂,哪怕不明顯,可是到底伺候在他身邊多年了,這點洞察力,德妃還是有的。

“臣妾居於宮中,對外麵的平常百姓之家如何生活,早就不大了解了,可是入了冬以後,恪兒進宮偶爾會提及,哪位大人在哪天設了粥棚,接濟遊民,還有那些沒屋避寒之人,開始的時候,還隻是一兩家,聽說,進了臘月,就差不多設了十多家了,臣妾是女人家,想的東西,與皇上為國家大事兒操勞想的不一樣,臣妾想著,各位大人是皇上的臣子,既有這樣的仁心,皇上自該褒獎,隻是褒獎之餘,大臣能做的,咱們宮裏的各位姐妹,也未必就做不了。

隻是這種事兒,臣妾又想著,自己到底資曆淺,怕想的不周,再加上各位姐妹家勢不均,即便分攤是好事兒,亦或是各自表表心態也好,隻是這之後,隻怕又要惹起口舌之風,所以,臣妾就想著,後宮之中,原也有些花銷可以節儉下來,到未必苛責了各位後宮的姐妹,隻是像每日的茶,飯,湯水,點心,還有衣裳花費上,其實,有的時候,哪怕少了一塊點心,施舍出去,可能都夠應付兩日的粥銀了,臣妾沒做過大算計,不過內務府的總管到是盡了心,這兩日已經在準備了,最遲,明天下午,天家的粥棚應該就會開放了。”

“這事兒,怎麼沒人回我?”

天景帝有些驚訝的看著德妃,這是好事兒,也的確像德妃說的,別的大臣都在做,百姓就是這樣,讓他們去明辨事非,與其說,不如去做,說的再天花亂墜,兜裏撈不到一點實處,也是沒什麼用的,像德妃這樣,的確是在為皇家做好事兒。

隻是這樣的事兒,用得著這麼精打細算嗎?

當然,皇上也知道,德妃說的也是實情,宮裏受寵的妃子,一碟點心的花費,也不少於十來兩銀子,一碟點心也不過六塊,一折下來,差不多一塊點心就要一兩多銀子,一天省下一兩多,這十天就十兩多,宮裏受寵的嬪妃總不是那麼一兩個,隻以十人算的話,那一天就能省下十兩多銀子,十兩多銀子設粥鋪的話,就算是不夠支應一天的,可是像德妃這般算過之後,再有別的方麵節省下來的,到也能應付下來。

也是今年冬天,進了臘月之後,這洛城的天,竟是比去年寒的還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