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接力
艱難苦痛之中,是蔡江英來給了她安慰,給了她生活下去的勇氣。
蔡江英告訴海英,****和保安隊雖在姚家莊打了我們的人,但成儒和區長他們還在,成儒就在她家養傷。蔡江英讓羅海英寬下心來。她說,成儒已知道了家中發生的情況,悲憤之下,他拔槍就想往外衝,是她勸他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隻要有他在,李家就有了續香火的希望,再說張區長把他托給她,不讓他回家,就是為了保護他,她要對張區長負責啊!
羅海英聽蔡江英說得有理,也就慢慢緩過了勁。她問蔡江英成儒受傷的情況,江英要她放心,說成儒的傷並不重,沒傷著骨頭,又有張區長他們丟下的藥,不多時就會好的,隻是即使好了不等到時機或等到上級來了人,恐怕還不能出來,也不能回家。
蔡江英的話雖不很多,但每一句都讓海英聽得順暢,聽著感動,而由此對這位與她同庚,隻小她幾個月的妹子;對這位無親無故,卻深明大義兩次救了她丈夫命的妹子,產生了深深的敬意。
羅海英本來就對蔡江英心存感激,這次遭難,使她對江英更有了感恩之心。自此,兩人情誼日深,雖不是同胞姐妹,卻勝過同胞姐妹。
然而,這次遭難,畢竟給了羅海英巨大的打擊。羅海英不僅失去了兒子,而且因受刑、受淋,身心俱傷,從此永遠失去了生育能力。這是連續幾個月她都未“來潮”,憑她女人的直覺,又請當地的名郎中看了之後才知道的。
雖說這幾個月過後,形勢轉好,敵人開始退卻,甚至懼怕,我們的人又可以公開活動了;隻是羅海英非但高興不起來,而且還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她感到了生活的無望,而終日以淚洗麵。佑兒死去的慘況,婆婆盼孫而死的情景,公公望著愛孫——滿意而又不忍閉眼的場麵,老是在她的眼前晃動,這一切又怎不令她心痛欲裂,悲愴萬分呢?她真的失去了生活下去的勇氣!
絕望之時,她忽然想起了天天來看她的妹子蔡江英,她忽然從她身上發現了希望!
打丈夫在蔡江英家養傷後,就有人告訴她,說蔡江英跟成儒好上了,而且說得有鼻子有眼。海英明白,這是江英年輕標致,加上寡婦門前是非多的緣故啊!
江英身材勻稱,而且膚白麵秀,齒皓眸明,雖和她海英一樣窮人家出身,卻長得甚為水靈,幾乎挑不出什麼毛病,唯那永遠漾著笑意的臉上自其男人死後就總是隱藏不住地透著些辛酸與苦澀。這樣,她留給人的印象除了清純、和善,又讓人增添了幾份憐憫。也正是由於此,總有人有事無事地去找她或者去幫她,這中間少不了有的是想打她主意的。可想而知,李成儒在她家藏了近三個月,隔牆有耳,風言風雨自然就難以避免了。
不過,這倒好了蔡江英。因為村上的人還是敬畏李成儒的;即使那些壞蛋,自李冠群打了成儒的老婆,又踢沒了他的孩子,當得知李成儒沒有死,並在蔡江英家出現,又開始活動後,生怕李成儒報複,一個個好像縮頭烏龜似的再也不敢出來了。事實上沒多久,李冠群確被李成儒所帶的鄉隊員抓獲並給鎮壓了。由此,村子裏不但沒有人敢騷擾蔡江英,相反遇到她都很討好。
這些情況,羅海英都一清二楚。她想,俗話說日久生情,別說是人,就是貓狗在一起久了也會有感情的。何況江英是寡婦,又甜美溫柔,會體貼人;成儒呢,更是個好男人,知冷知熱的,長得也俊,還是這邊的鄉長,兩個人在一起那麼久,本來就是幹柴碰烈火,就算他們再純再清,沒發生那樣的事,也難免不會不有那樣的想法,不會不產生感情。現在,我羅海英不能生育了,但她蔡江英可以啊,何不讓成儒娶了她,成全我海英與她做個真正的姐妹,一來不致於成儒無後絕了香火,二來也不致於江英孤兒寡母的受苦受累,這樣兩全其美的,大家又都有個照應,有多好!再說這也是天意啊,一個海英,一個江英的,偏偏成儒兩次遇險又總是讓江英救的他,莫不是冥冥中上蒼早有了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