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接力生子 第四節 接力(2 / 2)

海英想到這些,立即有了精神,好像神靈給了她二次生命。她坐不住了,她決定立即找江英和成儒開誠布公地談一下。

蔡江英和李成儒雖說在羅海英與他們談後,都因毫無思想準備,而備感愕然和尷尬,顯得不知所措,但見海英說得真誠而又入情入理,也就都沒了言語,並點頭同意了下來。隻是成儒是組織上的人,這樣的事是要報告組織的,組織能否同意成儒心裏還沒有個底。成儒沒底,海英有底。她親自去見了張區長,一番訴敘,感天動地,催人淚下;最後,她甘以死了願。張區長畢竟也是女性,聽了敘述,再見其狀,不免動容,眼含淚花,也就特事特辦,同樣點了點頭,並以一句“好吧,就這樣”表示了同意。

然後,也真的就這樣了。李成儒終於把蔡江英及她與前夫生的兒子魏明仁一同帶回了家。在這個新組成的家裏,不僅李成儒視江英的這個兒子如親生,海英也視其如己出;海英與江英更是相敬如賓,相處融融。一家人和和美美,好不令人羨慕!

為了讓江英早生貴子,讓李門盡快香火相承,海英一如以往又祭起了菩薩,拜起了銀杏神樹。她認為,菩薩、銀杏神樹還是護佑好人,護佑他李成儒家的。雖說孩子遭了不幸,但殘害孩子的凶手也還是被我們的人抓了,並被鎮壓了,獲得了應有的下場,這是上蒼有眼啊!上蒼還給她送來了一個妹妹,給她的男人又送來了一個好女人。這就說明,天不絕李門,成儒肯定會有後,李門的香火一定會有繼的。

說來也真是,一年不到,蔡江英果然就懷了孕。大軍渡江後,好日子快來的時候,江英生了,不過生的是本地人說的“不上街”——女伢兒。蔡江英哭了,海英卻不氣餒。她認為先開花,後結果;江英肯定還會懷上的,而且肯定會給成儒生個男伢兒。

海英的依據是,江英生的時候,她在門前銀杏樹下上香祭拜,隻見樹的上空一朵彩雲飄來飄去,不一會兒江英就生了。所以她斷定這是吉兆——從此往後菩薩、樹神要保佑成儒家人丁興旺,男女雙全了!據此,她與江英合計,給孩子取了個名字叫杏雲。

好事、喜事的到來往往總是讓人在焦慮、企盼中等待。這不,除成儒心思被工作占去了外,海英和江英這對“姐妹花”為盼李門香火有繼,可是望眼欲穿,望穿秋水呀!因為這一盼,就盼了近五年,五年中,江英的肚子一直就像泄了氣的皮球鼓不起來,所以,“二英”之焦慮可想而知。

終於,江英“接力”成功。在“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的社會主義建設熱潮中,在一九五四年“銀杏之鄉”的累累銀杏果成熟得落地如雨的時刻,江英肚中的孩子也“瓜熟蒂落”了。江英終於,終於為李成儒續了香火——生了一個胖小子!江英終於,終於完成了海英未竟的神聖“使命”——了卻了海英和她自己的共同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