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佑罐定親 第七節 洗三(1 / 2)

第七節洗三

孩子出生第三天,這裏稱為“三朝”,按風俗要舉行“洗三”儀式,以祝賀孩子從此脫離母親的孕育期,正式進入嬰兒期。三朝的重要儀式是給孩子洗澡,故稱“洗三”。據說,這樣可以洗去伢兒從“前世”帶來的汙垢,使今生平安吉利。

這天一早,成儒就回來了,巧耕也陪著成儒又來到了李家。大約過了兩個時辰,西江的蔡家,馬莊的羅家,兩家做舅媽的做外婆的也都來了,還各來了個小舅舅。兩家的人都很實在,都是中規中矩的莊稼人,本分人。

兩個外婆一到,就直奔江英的西房,你照看孩子,她收洗尿布的忙活起來。舅舅、舅媽則趕緊解開備來的禮物,將孩子吃的穿的用的一一放到八仙桌上,接著便焚香點燭,由成儒磕頭祭拜祖宗,由馬莊的小舅宣布“洗三”開始。這時,外麵的炮仗也放起來了,每個都是吉利的雙響。那是巧耕點放的。

西房裏,備著兩個大火鉢,非常暖和。三奶奶和海英正在給孩子輕輕地擦洗。為什麼是她們倆呢?因為一個福壽德高,一個是接生婆。三奶奶一邊洗一邊念:

“先洗頭,做王侯;後洗腰,一代更比一代高……”

洗完之後還要梳頭,打扮。海英給孩子梳著頭,和三奶奶一樣,也是口中念念有詞:

“三梳子,兩梳子,長大戴個紅頂子……”

接著,又用雞蛋滾臉,並說道:

“雞蛋滾臉,一生無險。”

忙活了這些,就得給孩子穿衣,穿鞋,喝“三黃湯”了。特別是鞋子,一定得穿外婆家送來的精心繡製的新貓兒頭鞋,也稱虎頭鞋。據說這是觀音菩薩身邊的紅孩兒穿的,是“南海普救大士”觀世音賜於人間,保護新生兒的;當時她還寫了四句話,道是“伢兒是母身上肉,三黃煎湯解胎毒,虎頭鞋子赤腳穿,蛇蟲百腳不敢簇”。這也正是為什麼穿好貓兒頭鞋,還要讓孩子喝“三黃湯”的原因。

“洗三”完畢,西江的外婆忽然從身邊掏出個小紅布包。她眼睛不太好,就把紅布包放在八仙桌上,然後顛顫著雙手一層層地解開布包,展攤開來,隻見光閃閃,露出了一枚足金的小耳環。

“這是我家的祖傳。今天是伢兒的三朝,這伢兒是慣寶兒,就戴上它,也好避邪,保個平安!”她對成儒說。

成儒很是感動,忙說:

“媽媽這麼顧念,成儒很是過意不去,隻好代伢兒領情了。”

說著,便吩咐海英燒紅了鞋針,給孩子穿了耳朵。隻聽孩子撕心裂肺地一陣哭叫,讓江英心疼不已,邊哄邊掉眼淚。海英也嚇呆一旁,驚出了一身冷汗。親戚們似乎都同樣有點發怔,弄得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