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佑罐定親 第七節 洗三(2 / 2)

“沒事,沒事,大家休息一會,準備吃中飯吧!”成儒畢竟是扛過槍的男人,忙安慰著說道,“這叫從小讓他長記性。”

一句話,把所有的人都逗得笑了起來。

不知何時,天已淅淅瀝瀝地下起了雨。

快吃中飯了,明仁也已放學回了家。他撣了撣稍微淋濕的衣服,見這麼熱鬧,就知大家都是為媽媽生了小弟弟而來的。於是,他一一拜叫了所有認識的親友,就拉著西江外婆的手進了他的房間。

吃飯時分,大家談起了為小孩取名的事。成儒就說:

“孩子的衣胞是用劉家的罐子裝的,我看就叫留罐吧!聽說巧耕的伢兒媽媽已問過祺保瞎子,說她家蘭娣和我家這伢兒的八字屬相都合,可以做親,今後我們兩家就是親家了!”

“好,好,這可是雙喜臨門啊!”眾人一下子熱鬧起來。

這時,巧耕端起酒杯站了起來向成儒敬酒,以慶賀孩子三朝和兩家結親。喝了這杯酒,巧耕又敬了大家一杯。然後,他再次斟滿酒,走到一名“貴客”——莊上小學的唐校長麵前說:

“校長,伢兒的名字叫留罐固然好,但我看還得取個學名。您是大先生,給伢兒取學名就非您莫屬了。所以呀,這杯酒專門敬您一下。”

“謝謝!恭敬不如從命,我就不客氣了。”唐校長先站起來幹了酒,接著說,“伢兒的姐姐叫杏雲,今天是伢兒三朝,則下了雨,銀杏果熟三朝雨,我看呀,天賜了這伢兒一個好學名——就叫杏雨了。再說,李鄉長的祖上總望後代出個有學問的才子,我叫這裏是銀杏之鄉,這銀杏之杏,雖不是孔夫子講學的‘杏壇’之‘杏’意,但同字同音,兩‘杏’可同林嘛;‘杏雨’就意味著要在杏壇培育桃李,這伢兒將來是要上大學,在大學裏教書的呀!所以杏雨這名字不是我取的,是天意,天意啊!”

“是啊!說得好啊!”大家都認為唐校長畢竟是文化人,說得蠻有道理的

聽大家稱好,唐校長又說:

“唐朝詩人王維有詩曰:‘銀杏栽為梁,香茅結為宇,不知棟裏雲,去做人間雨。’足見杏雨這名字不僅有意義,而且還挺有來曆和真的寄托著無限希望呢!你們說是不是?”

唐校長的這幾句能聽懂的已不多了,但卻都齊聲接腔應“是”。成儒和巧耕聽了,更是高興萬分,拍手讚成。

就這樣,伢兒在三朝之日有了乳名,得了學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