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夫貶妻怒 第十三節 屈貶(2 / 2)

讓李成儒又一次沒想到的是,張翠蓮副縣長同樣因講了些真話、良心話而受到了批評,竟被晾在一邊。李成儒提出要見她,自然也就成了瞎子點燈——白費蠟了。

李成儒真的感到了萬分的痛苦。他是一個受過苦的人,痛苦的滋味他嚐夠了。他想今天的好日子來得多不容易呀,怎麼能瞎折騰呢?他太苦悶了。此時的他忽然特想兒子,想他的小杏雨——寶貝罐兒。罐兒雖是寶貝疙瘩,可做爹的平時卻難逢有時間抱他;不知伢兒現在是否還那樣的健康活潑,那樣的甜甜可愛?由杏雨他又想到了明仁和杏雲。不知他們兩人是否每天都去上學,成績好不好?特別是明仁,明年考中學有希望嗎?哎——吃食堂了,他們還都吃得飽嗎?想到三個孩子,成儒越發擔憂起來。

痛苦中,他更思念兩位妻子。他覺得太難為她倆,太對不起她們了。自己出外多,在家少,地裏的耕種播鋤、收割捆挑;家中的磨糧舂穀、燒煮漿洗;還有伢兒的照料哺育,外麵的人情世故;這樣樣樁樁,裏裏外外,無一不是全靠了她倆忙活,張羅奔走啊!這二人跟了他成儒實在是壽星老兒困箔子——挨了足杲(吃了大苦)嗬!想到這方麵,成儒就深為自己作為丈夫,作為一個男人的失責而不安,而難過。現在已不存在私田了,大家都去參加軍事化集體勞動,她倆能行嗎?過去,那麼大的困難兩人都挺過去了,這回也一定挺得過去吧?!成儒就這麼在心裏問著,說著。

中秋就在眼前,可成儒他卻不能回去和家人團圓;此時,正應了古人說的“每逢佳節倍思親”啊!成儒喜歡唱幾句戲文,過去逢年過節,隻要他在家,總要拿把二胡,邊拉弦邊給兩位妻子唱上幾段;特別是本地人婦孺皆知的唱本《玉如意》,每當他唱到這上麵的段兒,兩位妻子總是情不自禁的跟著和唱起來,唱著、唱著,她們就流出了眼淚……

這情景現在是多麼地令成儒難忘!李成儒想到這份上,也就自然想起了《玉如意》中清正之官郝硯耕的一段唱詞,不由地頓生了一股清正之氣,竟在這縣機關職工學校的雪鬆下,在這華燈初上的夜晚,放開嗓子唱了起來:

我隻栽我的冬青樹,管什麼獨木不成林,我隻唱我的老腔板,管什麼獨弦不成音,就是平地風波起,也落個豹死留皮人留名,做一日官來盡一日職,叫做和尚盡燭去念經,不是親台來賜教,我也是死不服降的硬骨人。

唱著、唱著,不知怎的,成儒已是淚如滂沱。

或許他是為剛才所想所思,或許他是為《玉如意》中的郝公所感,要不就是他又想到了當下的秋收秋種,抑或是巧耕他們,甚至想到了哈哈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