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參20克,麥冬15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 【操作】
1 將沙參、麥冬去淨灰渣,用溫水洗淨,沙參切片,將沙參、麥冬煎取濃汁。
2 將粳米淘洗淨,與藥汁煮成稀粥,加冰糖即可。 【功效】
潤肺清胃,養陰生津。 白木耳冰糖粥 【材料】
白木耳25克,大米100克,冰糖適量。 【操作】
1 白木耳用冷水浸發後,去蒂加水燜煮至六成酥。
2 倒入洗淨的大米和適量水,微熱熬成粥,加冰糖食用。 【功效】
常食可治體虛肺燥,咳痰帶血,但外感風寒、感冒發熱及一切實熱症者不宜服食。 川烏粥 【材料】
生川烏頭3~5克,粳米50克,薑汁約10滴,蜂蜜適量。 【操作】
1 把川烏頭搗碎,碾為極細的粉末。
2 先煮粳米粥,煮沸後加入川烏粉改用小火慢煎,煮熟後加入生薑汁及蜂蜜,攪勻,稍煮沸即可。 【功效】
祛散寒濕,通利關節。可治風濕性關節炎。 柏子仁粥 【材料】
柏子仁10~15克,粳米約100克,蜂蜜適量。 【操作】
先將柏子仁去盡皮殼雜質,稍搗爛,同粳米煮粥,待粥煮成時,對入適量蜂蜜,稍煮沸即可。 【功效】
潤腸通便,養心安神,屬補益性藥粥。對年老體弱者,可將蜂蜜換為胡桃肉煮粥,同樣具有潤腸功效,而滋補強壯作用更好。 附子粥 【材料】
附子3~5克,幹薑1~3克,粳米約100克,蔥白兩根,紅糖少許。 【操作】
將附子、幹薑研為極細粉末,先用粳米煮粥待粥煮沸後,加入藥末及蔥白、紅糖同煮為稀粥。或用附子、幹薑煎汁,去渣後,下米、蔥、糖一並煮粥。 【功效】
溫中,補陽,散寒,止痛。但附子有毒,應慎用,熱症實症的病人不可服食。 荊芥防風粥 【材料】
荊芥10克,防風12克,薄荷5克,淡豆豉8克,粳米80克,白糖20克。 【操作】
1 將荊芥、防風、薄荷、淡豆豉去淨灰渣,放入砂鍋煎沸6~7分鍾,取汁去渣。
2 將粳米淘洗幹淨,放入鋁鍋加清水煮粥,快熟時,倒入藥汁,同煮成稀粥,加白糖即成。 【功效】
可治感冒,適於老幼體弱者服用。 發汗豆豉粥 【材料】
淡豆豉15克,粳米100克,荊芥3克,麻黃3克,葛根10克,山梔3克,生石膏50克,生薑3片,蔥白兩根。 【操作】
1 將淡豆豉、荊芥、麻黃、葛根、山梔、生石膏、生薑、蔥白去淨泥沙,放入砂鍋,加600克清水,燒開後改用小火煎15分鍾取汁。
2 先將粳米用水淘洗幹淨,用溫水發脹,倒入藥汁同煮成稀粥。 【功效】
解表發汗,宣肺清熱,可治感冒發熱。 肉苡蓉粥 【材料】
肉苡蓉15克,羊肉100克,粳米100克,食鹽、蔥、生薑適量。 【操作】
羊肉洗淨切片,肉苡蓉煎後去渣留汁。羊肉、肉苡蓉汁、粳米、食鹽、蔥、生薑,文火熬煮即可。冬季經常服用。 【功效】
益肝腎、補精血。適用於腎虛陰痿、腰膝冷痛、筋骨痿軟、便秘、性機能減退等症。 黃芪粥 【材料】
黃芪30克,粳米100克。 【操作】
1 黃芪加水煎煮取汁去渣,粳米洗淨,與汁同煮。
2 早晚服用為宜。 【功效】
補中益氣,升陽固表。用於脾肺氣虛,神倦乏力,食少便溏,氣短懶言,自汗等症。 八寶粥 【材料】
芡實、山藥、茯苓、蓮肉、薏苡仁、白扁豆、黨參、白術各6克,大米150克。 【操作】
1 以上八藥煎煮40分鍾,撈出黨參和白術藥渣,加入淘淨的大米,煮爛成粥。
2 分頓調糖食用,連吃數日。 【功效】
補氣健脾,化濕和中。應用於體虛乏力、虛腫、泄瀉等症。 木耳粥 【材料】
銀耳(或黑木耳)5克,糯米50克,大棗3~5枚,冰糖適量。 【操作】
1 將銀耳(或黑木耳)浸半天,糯米、大棗洗淨同煮,煮沸後加入木耳、冰糖,共煮成粥。
2 可供早晚餐或做點心食,以每日晨起空腹溫熱食之為佳。 【功效】
益氣補虛,滋補肺胃,止血。用於氣血虧虛,中老年人體質衰弱,虛勞咳嗽,痰中帶血,肺癆陰虛內熱,以及慢性便血,痔瘡出血等症。 荷葉粥 【材料】
新鮮荷葉1張,粳米100克,冰糖少許。 【操作】
1 荷葉洗淨煎湯,用湯與粳米、冰糖煮粥。
2 可當夏季解暑飲料,做點心服用,或早晚餐溫熱服食。 【功效】
解暑熱,散淤血,降壓降脂,並能減肥,適用於高血壓病,高血脂症,肥胖症,以及夏季感受暑熱,頭昏腦脹,胸悶煩渴,小便短赤等症。 山楂粥 【材料】
山楂30~40克,粳米100克,白糖適量。 【操作】
1 先將山楂在鍋內煮取濃汁,然後加入淘淨的粳米,熬製成粥。食前酌加白糖。
2 早晚食用。 【功效】
健脾胃,消食積,散淤血。用於食積停滯,內積不消,以及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 酸棗仁粥 【材料】
酸棗仁30~45克,粳米100克。 【操作】
1 酸棗仁搗碎,濃煎取汁。粳米煮粥,待粥半熟時,加入酸棗仁汁,同煮成粥。
2 早晚餐常服。 【功效】
寧心安神,止汗。主治老年人失眠、心悸怔忡、自汗、盜汗等症。 雙花粳米粥 【材料】
玫瑰花、扁豆花各15克,粳米100克,白糖30克。 【操作】
先將玫瑰花、扁豆花共研細末,密存備用。粳米入鍋,加水煮粥,熟後加入白糖、花末1~2食匙即成。每日1劑,2次分服。 【功效】
健脾和胃,柔肝活血。用治消化不良。 二花粳米粥 【材料】
桂花10克,扁豆花50克,粳米60克,白糖20克。 【操作】
將桂花、扁豆花研為細末,混勻,裝瓶備用。粳米入鍋,加水煮粥,熟後加入白糖及花末1食匙,調勻即成。每日1~2劑。 【功效】
健脾和胃,疏肝理氣。用治消化不良。 麻仁小米粥 【材料】
冬麻子、薄荷葉、荊芥穗各50克,小米150克。 【操作】
先將冬麻子炒熟去皮研末,備用。將薄荷葉、荊芥穗入鍋,水煎去渣,再入小米、麻子仁煮粥。每日1劑,空腹服下。 【功效】
清熱散風,潤燥滑腸。用治中風及腸燥便秘。 芡實茯苓粥 【材料】
芡實15克,茯苓10克,粳米60克。 【操作】
將芡實、茯苓打碎,與粳米一同入鍋,加水煮粥食用。每日1劑。 【功效】
健脾補腎,固精止遺。用治遺精、遺尿、小便失禁等。 核桃大棗芡實粥 【材料】
核桃仁20克,大棗20枚,芡實100克,白糖30克。 【操作】
將芡實、核桃打碎,大棗洗淨去核,加水煮粥,加入白糖即成。每日1劑,2次分服。 【功效】
健脾補腎,固精縮尿。用治遺尿、小便失禁。 蓯蓉羊腎粥 【材料】
肉蓯蓉15克,羊腎1隻,羚羊角屑3克,磁石、薏米各100克。 【操作】
先將肉蓯蓉用酒浸洗,刮去外皮,洗淨切片;磁石置於火內燒熱,取出放入醋中淬後,搗爛,與蓯蓉片一同裝入紗布袋內,紮緊備用。將羚羊角屑水煎30分鍾,放入藥袋煎取3次,合並藥液,入羊腎片、薏米一同煮粥。每日1劑,空腹服下。 【功效】
健脾補腎。用治遺尿、小便失禁。 羊骨芡實粥 【材料】
羊脊骨1具,芡實100克,生薑汁50毫升。 【操作】
將羊脊骨洗淨打碎,水煎取汁,加入芡實煮粥,熟後兌入生薑汁,再稍煮即成。每日1劑,空腹溫服。 【功效】
壯陽補腎,固精縮尿。用治小便失禁、遺精、遺尿。
注:以上為治療小便失禁藥藥膳。 鹿角膠粥 【材料】
鹿角膠15~20克,粳米100克,生薑3片。 【操作】
將粳米洗淨入鍋,加水煮粥,快熟時加入鹿角膠、生薑片,再稍煮即成。每日1劑。 【功效】
補腎壯陽。用治腎陽不足型陽痿。 麻雀粥 【材料】
麻雀3~5隻,大米100克,鹽少許。 【操作】
將麻雀去毛及內髒,洗淨斬塊,與大米一同入鍋,加水煮粥,用鹽調味食用。每日1劑。 【功效】
補腎陽,益精血。用治腎陽不足型陽痿。 鹿膠補腎粥 【材料】
鹿角膠15克,大米50克。 【操作】
先將大米入鍋煮粥,熟後加入鹿角膠令溶即成。每日1劑。 【功效】
溫腎壯陽。用治腎陽虛型性欲減退及遺精早泄、未老先衰等。 首烏小麥粥 【材料】
小麥(搗碎)、何首烏各50克,冰糖15克。 【操作】
先將何首烏水煎去渣,再入小麥煮粥,熟後加入冰糖即成。每晚1劑。 【功效】
清熱除煩,養血安神。用治虛煩失眠。 蜀羊泉粥 【材料】
蜀羊泉100克,粳米60克,大棗10枚。 【操作】
將蜀羊泉全草入沙罐中,加水煎煮,過濾取濃汁500毫升。粳米和大棗煮粥,待粥將熟時,放入蜀羊泉濃汁,再沸數下,即可食用。早晚各服一次。 【功效】
蜀羊泉,又叫白英、白毛藤,為茄科,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清熱、解毒、祛風、除濕、退黃的功用。現代藥理分析蜀羊泉中含有白英堿等多種生物堿,它們有抑製腫瘤細胞生長的作用。 仙鶴草粥 【材料】
鶴草(地上全草,不用根)120克,粳米60克,大棗10枚。 【操作】
將仙鶴草入沙鍋煮煎,過濾取濃汁500毫升。粳米與大棗煮粥,待粥快熟時,入仙鶴草濃汁,煮沸數下即可食用。早晚各一次,經常服用。 【功效】
仙鶴草,又名龍芽草,為薔薇科,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江浙一帶民間,常用仙鶴草和大棗共煮,喝湯,調補氣血,強筋健胃,老而不衰,故稱其為“脫力草”。中醫臨床曆來將仙鶴草作為止血良劑。近年來,國內外醫學家發現仙鶴草可治療各種癌症。 薏苡仁粥 【材料】
薏苡仁120克,粳米60克。 【操作】
將薏苡仁以揀去雜質,清水洗淨,與粳米同煮成粥。早晚各食用一次,可以久服(放入大棗10枚亦可)。 【功效】
薏苡仁,甘淡、微寒、入脾、肺、腎經、健脾、益胃、補肺、清熱、利水、滲濕,微涼而不傷胃,益脾而不滋膩,是保健食品中的佳品,而且薏苡仁除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元素、氨基酸外,還含有薏苡仁脂、薏苡仁油、薏苡仁素、穀甾醇、生物堿等藥物成分。常食薏苡仁粥,不僅具有滋補作用,而且還有抑製癌細胞增長的作用。並且能緩解化療和放療對機體的毒副作用,改善消化係統吸收功能,健脾益胃,利水消腫,清熱解毒,增進食欲,增強體質,延長癌症患者生命期。 靈芝粥 【材料】
靈芝40克,粳米60克。 【材料】
將靈芝洗淨,切塊,裝入紗布袋中紮緊,然後放入沙鍋中加適量水,與粳米同煮粥食用。早晚各一次,可以長服。 【功效】
近年來國內外醫學家發現靈芝中含有高分子多糖體和有機鍺。高分子多糖體可增加癌症患者白細胞數量,提高人體免疫細胞活力,對癌細胞起到吞噬、殺傷、溶解、破裂的生理功用。有機鍺的抗癌防癌機理,是它從癌細胞中奪取氫離子,誘導分泌白細胞介素和幹擾素9,刺激宿主的抗癌防禦活力,抑製癌細胞生長和擴散,有機鍺對血癌、肝癌、生殖器官癌、轉移癌等癌症,均有滿意治療效果。 菱肉粥 【材料】
鮮菱角50~60枚,粳米60克。 【操作】
將粳米煮粥,待粥快熟時入菱汁,再沸幾下即可。或用菱粉50克,紅糖適量,加涼開水調勻。粳米60克煮粥至快熟時,入菱粉,滾沸數下即可食用。早晚各1次。 【功效】
近年來醫學家發現,菱角中含有一種叫AH-13的抗癌物質,對患腹水癌小鼠的癌細胞變性及組織增生有明顯的抑製作用。
注:以上為抗癌藥膳。 龜血冰糖羹 【材料】
烏龜(拳頭大小)3隻,冰糖20克。 【操作】
將烏龜宰殺,取血放入碗中,加入冰糖及清水適量,隔水蒸食。每日1劑,連服7劑為1個療程。 【功效】
滋陰養血,通脈。用治中風後遺症之半身不遂、肢體麻痹等。 百合蜂蜜羹 【材料】
鮮百合50克,蜂蜜15克。 【操作】
將百合去雜洗淨,撕成小片,加蜂蜜拌勻,上籠蒸熟,睡前1次服下。 【功效】
養陰清熱,除煩安神。用治心腎不交型失眠,症見心煩不寐,難以入睡,甚至徹夜不眠,心悸不安,頭暈耳鳴,健忘,煩熱盜汗,口幹,腰膝酸軟,男子遺精,舌尖紅苔少,脈細數。 幹薑茯苓茶 【材料】
幹薑、甘草各5克,茯苓10克。 【操作】
將上3味共製粗末,放入杯內,衝入沸水,候溫,代茶飲用。每日1劑。 【功效】
溫肺散寒,利濕化痰。用治冷哮發作期,症見喘息頻作、喉中哮鳴、咳痰清稀呈泡沫狀、胸悶如窒、麵青肢冷、口不渴或渴喜熱飲等。 附子薑蔥茶 【材料】
製附片10克,幹薑5克,蔥白2個,紅糖20克。 【操作】
將製附片、幹薑、蔥白共製為粗末,與紅糖一同放入保溫杯中,衝入沸水,加蓋燜30分鍾,代茶飲用。 【功效】
溫陽散寒,逐濕化痰。用治冷哮發作期。 竹瀝茶 【材料】
竹瀝、蜂蜜各30克。 【操作】
將竹瀝、蜂蜜一同放入杯內,混勻,代茶飲用。 【功效】
清熱化痰,定驚透絡。用治熱哮發作期,症見呼吸急促、氣粗擷胸、喉中哮鳴、咳嗆陣作、痰黃粘稠、口渴喜飲、胸膈煩悶、溲黃便秘等。 人參茯苓茶 【材料】
人參(或黨參20克)、生薑各5克,白茯苓20克。 【操作】
將上3味藥共製粗末,一同放入保溫杯中,衝入沸水,加蓋燜30分鍾,代茶飲用。每日1劑,一年四季可間斷常服,緩緩調理。 【功效】
補脾益肺,利濕去痰。用治肺脾氣虛所致之哮證緩解期,症見自汗畏風、食少便溏、氣短痰多、稀薄等。 人參核桃茶 【材料】
人參5克,核桃仁4枚。 【操作】
將人參、核桃仁共搗碎,研末,一同放入杯中,衝入沸水,加蓋燜15分鍾,代茶飲用。每日1劑。 【功效】
補腎益肺,納氣平喘。用治肺腎兩虛所致之哮證緩解期,症見咳嗽氣短、動則氣促、腰酸耳鳴等。
注:以上為治療哮喘藥膳方。 芎蔓荊子茶 【材料】
川芎5克,蔓荊子10克。 【操作】
將上2味共製粗末,放入杯內,用沸水衝泡,代茶飲用。每日1劑。 【功效】
疏風散寒,利竅止痛。用治風寒型頭痛。 加味防風茶 【材料】
防風15克,菊花10克,蔥白2根。 【操作】
將上藥水煎取汁,代茶飲用。每日1劑。 【功效】
疏風散寒,通陽止痛。用治風寒型頭痛。 桑菊豆豉茶 【材料】
桑葉、甘菊花各10克,淡豆豉15克。 【操作】
將上3味共製粗末,放入杯中,用沸水衝泡,代茶飲用。每日1劑。 【功效】
祛風散熱,清肝解毒。用治風熱型頭痛。 片芩川芎茶 【材料】
片芩60克,川芎30克,白芷15克,薄荷5克,荊芥12克,細芽茶9克。 【操作】
將前5味共製粗末,混勻,儲瓶備用。每次取藥末6~9克,與細芽茶一同放入杯中,衝入沸水,代茶飲用。每日1~2次。 【功效】
清熱疏風。用治風熱型頭痛。 蒼耳子茶 【材料】
蒼耳子15克。 【操作】
將蒼耳子搗碎,放入杯中,用沸水衝泡,代茶飲用。每日1劑。 【功效】
散風祛濕,發汗通竅。用治風濕型頭痛。
注:以上為治療頭痛藥膳。 麥冬花粉茶 【材料】
麥冬、天花粉各15克,生石膏30克。 【操作】
將上3味水煎2次,取汁混勻,代茶飲用,早晚分服。每日1劑。 【功效】
清熱潤肺,生津止渴。用治肺熱津傷型糖尿病。 地骨皮茶 【操作】
地骨皮15克。 【操作】
將地骨皮製為粗末,放入保溫杯中,衝入沸水,加蓋燜30分鍾,代茶飲用。每日1~2劑。 【功效】
涼血退熱,清肺止咳。用治肺熱津傷型糖尿病。 天花粉茶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