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非死即傷,不是太學生能親近的玩意兒
每個人都將死亡,每個人都會消逝;每個人都曾出生,但不是每個人都算活過。
公元179年,司馬懿出生於河內郡溫縣孝敬裏。他是家裏的老二,字仲達。
河內郡,在司隸校尉的管轄區域內;司隸校尉,有點兒清朝直隸總督的味道。河內緊挨著當時大漢王朝的首都洛陽。因此,可以把河內和洛陽的關係,想象成天津和北京的關係。
溫縣,一個縣級行政單位,是當時大漢王朝上千個縣之一,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到漢末為止,溫縣人中出過一位名人——子夏,是孔子最優秀的學生“孔門十賢”之一。溫縣將來會有個新名字“陳家溝”,陳家溝會出個武林高手陳王廷,是陳式太極拳開創者、天下太極拳的祖師爺。
那是明末的事情,現在還是漢末。孝敬裏,是溫縣市區的一個居民區。住在孝敬裏,表明司馬懿是城市戶口。當時的城市,被切割為若幹居民區,每個居民區周圍用高高的圍牆圍住,圍牆上開有小門可供出入。一到深夜,小門關閉,有兵丁值班巡邏。這擱現在叫“熄燈”,在當時叫“宵禁”。
宵禁聽上去跟今天的大學宿舍差不多,其實不然。今天大學生深夜出去喝啤酒、吃燒烤晚歸,頂多記個違紀;在漢代,可是犯罪行為。
在司馬懿出生前四年,司馬懿的父親司馬防先生提拔了一個有為小青年擔任洛陽北部地區治安長官(洛陽北部尉)。這個小青年有一次帶領一群兵丁值班巡邏的時候,遇見蹇叔叔攜帶管製刀具深夜出行。蹇叔叔是蹇碩的叔叔,蹇碩是朝廷中最有權勢的宦官之一,是朝廷中武力最強悍的宦官——沒有之一。
這個小青年喝令拿下蹇叔叔,蹇叔叔傲氣得很,大叫道:我侄子是蹇碩!
蹇碩?天王老子來了也沒用!
這個小青年就是曹操。
蹇叔叔被曹操率領兵丁們用五色棒活活打死在街頭。(《三國誌·武帝紀》注引《曹瞞傳》)
曹操之所以敢當街打死蹇叔叔,不是因為他是曹操,而是因為他爸是曹嵩,他爺爺是曹騰。曹騰當過中常侍、大長秋,是秩二千石的高官;曹嵩是太尉,三公級別的高官,相當於大漢王朝的國防部長。蹇叔叔的侄子蹇碩當時是小黃門,秩六百石的官,比曹操的爺爺低了不止一個檔次,跟曹操的爸爸更是相去不可以道裏計。
曆史告訴我們,生活在漢末,有個好爸爸,真的很重要!
司馬懿就出身於一個不錯的家族,在當時有資格被稱為“世家”。這個世家,據說可以追溯到楚漢相爭時期的一名將領司馬卬。但第一個有據可考的大人物,乃是司馬懿的高祖父——東漢的征西將軍司馬鈞。
不過,很不幸,這位司馬家族曆史上的大人物,最後的結局是在獄中自殺。
司馬懿的高祖父司馬鈞生活的時代,國家的主題是跟羌族打仗。漢羌之間的戰爭曠日持久,在帝國的西陲斷斷續續打了一百多年,是不折不扣的“百年戰爭”。司馬鈞是個熱血武夫,但絕非一個沒有政治頭腦的武夫。
貫穿東漢王朝數百年的外戚與宦官輪流執政,早在當時已初現端倪。那時“垂簾聽政”的,是開國第一功臣鄧禹的後人鄧太後,鄧太後的哥哥鄧騭擔任大將軍。司馬鈞就投靠在大將軍鄧騭的門下,當了一名從事中郎。抱大腿要抱粗的,司馬鈞抱的這條大腿毫無疑問是漢王朝最粗的。
但是司馬鈞的作戰成功率很低,低到什麼程度呢?就史書記載來看,勝率為零。
決定司馬鈞命運的,是他最後一次出征。他跟著龐參一起負責一次對羌作戰的軍事任務。龐參是東漢的一代名將,但是很遺憾,這次跟他一起參戰的是勝率為零的司馬鈞,所以作戰結果可想而知。
當時,龐參與司馬鈞兵分兩路,分進合擊。司馬鈞一路高歌猛進,很快就遇到了敵軍把守的城池。司馬鈞不費吹灰之力把城池拿下,可進城之後,卻發現這是一座空城,一粒米都沒有。難怪這群兔崽子丟城丟得那麼爽快!司馬鈞罵罵咧咧,命令屬下仲光率領三千人馬出城割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