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病:第一次讓曹操另眼相看,第二次讓曹爽死光光(3 / 3)

嚴世沉著冷靜地說:“夫人勿憂。”說完,提起一架弩機直上門樓。孫謙知道嚴世要幹什麼,連忙拋下驚慌失措的劉夫人,尾隨嚴世上樓。

孫謙來到樓上,發現嚴世已經架起弩機,正在瞄準司馬懿,眼看就要射出這改變曆史的一箭。孫謙趕緊跑上來,拉開嚴世正要扣動扳機的右手。嚴世被孫謙這一搗亂,惱怒而不解地瞪著孫謙。孫謙說:“天下大事,還未可知!”

嚴世想了想,覺得曹爽平素對自己恩重如山,毅然再度瞄準。孫謙急忙又拉開嚴世的手。嚴世急了,抓住最後的機會第三次架起弩機,孫謙又是奮力一拉幹擾了射擊(三注三止,皆引其肘不得發)。嚴世又氣又急,一腳踹開孫謙,再行瞄準,司馬懿的大軍已經疏通,迅速地從門前跑過去了。

孫謙見狀,心中暗喜。嚴世扔下弩機,長歎一聲:大將軍危矣!

可以改變中國曆史的一箭,終於留在弩中,沒有射出。

司馬懿對曹府門樓上發生的這一幕毫不知情。他已經趕到武庫,給將士們分發兵器,直到此時,才總算基本控製了洛陽城。下一步,他打算出城占據洛水浮橋,然後對曹爽一夥展開心理攻勢。

但是,一個簡直可以說是致命的壞消息傳了出來。這個壞消息,是司馬懿始料未及的,也是曹爽可以扭轉局勢的樞紐。

部下來報:“大司農桓範詐稱得到旨意,跑出城門,投奔曹爽去了!”

司馬懿、蔣濟這兩個曹魏帝國碩果僅存的頂級謀士,猶如被一記驚雷劈中,愣在當場!

司馬懿一直不知道桓範居然是曹爽集團的人。

的確,首先,曹爽與桓範是老鄉,曹爽上位以來也一直對桓範禮敬有加。但是,桓範一身傲骨,對於曹爽並沒有親近的意思;同時,桓範對於曹爽集團的鄧颺、丁謐之流也頗有微詞。

其次,桓氏是老牌的世家大族,與作為寒族新貴的曹爽集團沒有共同的利益可言。

再次,桓範是建安時代入曹操丞相府的老臣,從年齡上看也與曹爽集團格格不入。要說這樣一位股肱老臣,居然是曹爽集團的成員,司馬懿一百個不相信。

他隻知道,桓範謀略過人,人送外號“智囊”,且與自己年紀相仿,隻不過由於脾氣過於剛烈,不得皇上和同僚歡心,所以至今隻做到大司農。其實,以桓範真正的能力,完全可以位至三公。

所以,這次行動司馬懿才經過慎重考慮,決定拉攏桓範為己方的骨幹分子,讓他代理中領軍的職務,占據曹羲的軍營。

潛伏大師司馬懿萬萬沒有料到,居然還有一位比自己潛水還要深得多的人!

蔣濟知道此事後,信心動搖。他無奈地對司馬懿歎息道:“智囊去了。”

司馬懿雖然內心大為震驚,但是麵不改色。他故作輕鬆地笑笑,說:“曹爽和桓範其實關係並不親密,而且曹爽智略不及桓範,無法領略桓範計謀的精妙處。曹爽就像一匹劣等馬,眼中隻有食槽裏那點食料罷了,看不到長遠之處,肯定不能用桓範的計謀。(爽與範內疏而智不及,駑馬戀棧豆,必不能用也。)”

實際上,司馬懿心裏在打鼓。他現在所能做的事情,基本都已經做完了。現在,他隻能祈求上蒼保佑曹爽頭腦發昏,不聽桓範的計謀。

如此而已。

這是司馬懿生平第一次把自己的命運交付到別人手中。

桓範這天和往日一樣起床,梳洗。正月初三的早上,該拜年的都已經拜過了,皇上今天去高平陵拜謁,所以不用朝會。這對桓範來說,實在是個慵懶的上午。桓範在庭院裏活動活動筋骨,想一些事情。

忽然,有人砰砰砸門。桓範罵罵咧咧:“哪個兔崽子大清早砸我門?催命嗎?”

老門房慌慌張張來報:“太傅司馬大人派人催老爺前往宮中!”

桓範大吃一驚,心下已經知道事情不妙。他請來人進來,來人見麵就說:“曹爽兄弟謀反案發,已經被免去一切職務。太傅請大司農前往宮中,代理中領軍,占據曹羲軍營,共襄大事,扶持社稷!”

桓範聽了,說:“好,你先回吧,我隨後趕到。”來人心急火燎走了。

桓範陷入了抉擇的痛苦之中。司馬懿老奸巨猾,如今又占了先機,曹爽兄弟恐怕不是他對手。司馬懿許我以中領軍之職,說明他非但對我毫無提防,而且還頗為看重,事成之後肯定還會大有封賞,看來可去。

抉擇已定,桓範想要前往宮中見司馬懿,兒子從旁阻攔:“父親欲何往?”

桓範說:“往太傅處。”

兒子勸諫:“皇上在外,不如往大將軍處。況且父親平素與大將軍暗中交往密切,一旦事後被司馬懿知道,恐怕性命難保。”

桓範聽到這話遲疑了。他沉吟再三,最後決定把自己的前途交托給曹爽。因為桓範知道,司馬懿雖然占了先手,但是從長遠來看,其實司馬懿一黨困守洛陽城,乃是一局死棋。

倘若讓我桓範為棋手,與司馬懿對下這局驚天大棋,一定可以挫司馬懿幾十年威名,讓他完敗!年老的桓範燃燒起爭雄好勝之心,熱血開始沸騰。

桓範思量已定,取了大司農印章,騎馬直往平昌門而去。

這一去,桓氏家族的命運就此一百八十度轉彎。

他跑到平昌門時,城門已經關閉。桓範並不著急。桓範思維縝密得很,他之所以選擇平昌門,乃是因為看門的將官司蕃是自己過去提拔的吏員。司蕃幾乎將桓範當作老師看待,前幾天還剛給桓範拜年送禮。

桓範跑到平昌門前,遠遠看見司蕃朝這邊張望,便舉起手中一塊空白的木版,大聲吆喝:“我奉詔出城見皇上,快開門!(有詔召我,卿促開門!)”

看門官司蕃覺得今天格外異常:大早上太傅司馬懿就宣布了太後的旨意,全城緊閉城門戒嚴;快到中午時分,老恩公桓範又自稱有聖旨,要開門。司蕃知道,肯定出大事了。在這樣的非常時刻,還是謹慎為上。

司蕃對桓範行了一禮,說:“請讓在下看看詔書。”

桓範手裏哪有詔書?眼看要露餡兒,桓範大發雷霆:“你不是我提拔的嗎?膽敢懷疑我?(卿非我故吏邪,何以敢爾?)”

司蕃沒有辦法,隻好下令開門。桓範縱馬疾馳而去,回頭對司蕃喊:“太傅造反,你跟我走!(太傅圖逆,卿從我去。)”

司蕃聽了,想也不想,跟著桓範跑去。然而桓範騎馬,司蕃徒步,哪裏跟得上?眼看桓範跑得沒影了,司蕃隻好自個兒躲起來,看局勢怎麼發展。(蕃徒行不能及,遂避側。)

桓範跑到高平陵時,曹爽兄弟已如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亂轉。曹爽一見桓範,頓時像見了救星一樣,眼睛都亮了。他趕緊把桓範接到帳中商議大事。

桓範喘息未定,興奮地對曹爽說:“老夫有一步絕妙好棋,管教司馬懿父子敗亡,太傅府人頭滾滾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