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陛下劍眉一挑,眼裏精光四射,盯著郭明宇,臉上帶著明悟之色:“郭明宇,細細道來。”
郭明宇這話太驚人了,唐朝主和與主戰兩派論戰了近十年年,說起唐朝的優勢,不外乎錢糧人口、土地子民,就沒有如郭明宇這般立論的,可以說是驚世之言。
不僅李世民陛下好奇,殿上這麼多官員,誰個不驚訝?郭明宇再次成了焦點。
“是!”郭明宇解釋道:“文明是何物?文明就是祖先精髓的傳承,從三皇五帝開始,華夏就在傳承老祖宗的精髓,到如今,三千年過去了。三千年的精髓沉澱,是何等的博大精深,突厥連文字都沒有,他們何來文明之說?大唐的軍隊有軍規軍令,大唐的臣民有大唐律法約束,反觀突厥,雖有約束號令,不過是粗製,難與大唐相比。”
這些都是實情,李世民陛下不住點頭。
“光有文明還不夠,還要有發達的技藝。”郭明宇這才說到重點了,作為現代人,深知科技的重要性:“華夏有著發達的技藝,而突厥有嗎?突厥連冶鐵都不會,他們用的主要是青銅武器,穿的是皮甲,而大唐冶鐵之術遠在匈奴之上,我們的軍隊穿鐵甲,用鐵兵器,何來突厥兵利弓勁之說?”
“你胡說!”王文遠很沒麵子。
程咬金頓時站出來力挺郭明宇:“王老匹夫,你去過邊關嗎?你見過突厥長什麼樣兒麼?明宇說得不錯,突厥就是這樣子。他們的兵器,遠遠不如我們。”
尉遲敬德也站了出來,他的嗓門更大:“我殺過數百突厥,難道還不如王大人臆測?”
王文遠臉紅得賽過關二哥,無言作答,狠狠一跺腳,乖乖閉嘴。
把王文遠的窘迫樣兒看在眼裏,郭明宇暗笑:“突厥自小生長在馬背上,騎射嫻熟,這恰恰說明,突厥必敗,大唐必勝!”
突厥的優勢,還成了突厥必敗的理由,這話太繞,立即引來一片指責之聲,就是李世民陛下也是一皺眉頭。
郭明宇不去理睬百官的指責:“突厥除了騎射以外,還有什麼優勢呢?沒有了!而大唐還有很多的優勢,是以,突厥必敗,大唐必勝!突厥是善騎射,大唐也可以訓練敢戰之士。即使在騎射上不能超過突厥,我們還有強弩可用。昔日衛青破匈奴靠的就是騎兵之力,蒙恬收複河套之地,不是使用了很多強弩嗎?大唐邊關上,不是也有不少強弩?弩的射程比弓遠,射速更快,是突厥最懼怕的利器。”
強弩一直是中國古代獨步世界的利器,即使西方的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在弩上的成就,比起唐朝要遜色很多。
後來唐朝,不就是靠強弩與輕騎兵、陌刀相配合,使得唐軍縱橫無敵,橫掃了天下,滅國數十,唐朝也就成了夢幻般的王朝!
“此言極是!此言極是!”程咬金,尉遲敬德一班武將大聲讚同。
李世民陛下微微頷首,右手拈著胡須,聽得很是享受。
王文遠吃了憋,時刻不忘找回麵子,抓住機會問道:“郭男爵,就算你說的有理,可是,馬匹怎麼解決?要養馬,就得有草場,沒有草場,怎麼養馬?”
真是個可人,郭明宇正要說這事,他就提起來了,甘當醜角的精神可嘉。
郭明宇強忍住笑:“至於馬匹,其實很好辦。養馬嘛,一定要有草場,這沒錯。華夏之大,難道連點草場都找不到?突厥的馬匹是好,可是,大唐也可以養出上等戰馬,因為,馬的種性是可以改良的。隻要陛下重視戰馬,啟用精通此道的人才,要不了多久,大唐就會擁有很多優良的戰馬。昔年漢朝不就擁有數百萬匹良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