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是最足以激發潛能的力量(3 / 3)

“同樣地,不論是不是你的責任,隻要關係到公司的利益,你都應該毫不猶豫地加以維護。因為,如果一個員工想要得到提升,任何一件事都是他的責任。如果你想使企業相信你是個可造之才,最好、最快的方法,莫過於積極尋找並抓牢促進公司利益的機會,哪怕不關你的責任,你也要這麼做。”

由此可見,老板心目中的員工,個個都應是負責人。隻有主動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對公司負責、對客戶負責的人,才是企業的精英。

無論你正從事一項什麼樣的工作,都不要忽視它,即使你在極其平凡的職業中、在極其低微的崗位上,隻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比別人更完美、更迅速、更正確、更專注,調動自己全部的智慧,從“舊事”中找出新方法來,就能顯示出你的價值。

不要看不起自己的工作。從另一個方麵講,這種想法是對自己的一種汙辱和不負責任,如果你不僅僅把工作當成一份獲得薪水的職業,而是把工作當成是用一生去做的事,你就可能獲得自己所期望的成功。如果你認為自己的勞動是卑賤的,那你就犯了一個巨大的錯誤。

小王是一家機械廠的修理工,從進廠的第一天起,他就開始喋喋不休地抱怨,什麼“修理這種活太髒了,瞧瞧我身上弄的。”什麼“真累呀,我討厭死這份工作了。”“憑我的本事,做修理這活太丟人了!”

每天,小王都在抱怨和不滿的情緒中度過。他認為自己在受煎熬,在像奴隸一樣賣苦力。因此,小王每時每刻都窺視著師父的眼神、舉動,稍有空隙,他便偷懶耍滑,應付手中的工作。

幾年過去了,當時與小王一同進廠的三個工友,各自憑著自己的手藝,或另謀高就,或被老板送進大學進修了,可小王仍在做他的修理工。

無論你正在從事什麼樣的工作,都應該尊重自己的工作。如果你像小王那樣,認為自己的勞動是卑賤的,鄙視、厭惡自己的工作,對它投注“冷淡”的目光,那麼,即使你正在從事最不平凡的工作,也不會有所成就。

一些剛走出校園的年輕人隻是迫於生活的壓力而勞動,輕視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無法投入全部身心,於是在工作中敷衍塞責、得過且過,很難想象他們能取得什麼成就。

所有正當合法的工作都是值得尊敬的。隻要你誠實地勞動和創造,沒有人能夠貶低你的價值,關鍵在於你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而且這種看待在無意識之中反射出你內心深處的那個真實的自己。那些隻知道要求高薪、卻不知道自己應擔責任的人,無論對自己還是對企業,都沒有任何價值。

也許某些行業中的某些工作看起來並不高雅,工作環境也很差,難以得到社會的承認,但是請不要忽視這樣一個事實:價值才是偉大的真正尺度。在許多年輕人看來,公務員、銀行職員或者大公司白領才稱得上是高雅的人,一些人甚至願意等待漫長的時間,去謀求一個公務員的職位。但是,利用同樣的時間他完全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在現實的工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發現自己的價值。

工作本身沒有貴賤之分,但是對於工作的態度卻有高低之別。看一個人是否能做好事情,隻要看他對待工作的態度就能知道。而一個人的工作態度,又與他本人的性情、才能有著密切的關係。一個人所做的工作,是他人生態度的表現,一生的職業,就是他誌向的體現、理想的所在。所以,了解一個人的工作態度,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了解了那個人。

如果一個人輕視自己的工作,將它當成低賤的事情,那麼他絕不會尊敬自己。因為輕視自己的工作,所以倍感工作艱辛、煩悶,自然工作也不會做好。當今社會,有許多人不尊重自己的工作,不把工作看成創造一番事業的必由之路和發展人格的工具,而視為衣食住行的供給者,認為工作是生活的代價,是無可奈何、不可避免的勞碌,這是多麼可悲的人生態度!

那些輕視自己工作的人,往往是一些被動適應生活的人,他們不願意奮力崛起,努力改善自己的生存環境;他們不喜歡商業和服務業,不喜歡體力勞動,自認為應該活得更加輕鬆,應該有一個更好的職位,這樣工作時間更自由;他們總是固執地認為自己在某些方麵更有優勢,會有更廣泛的前途,但事實上並非如此。

不要輕視自己所做的每一項工作,即便是普通的工作,每一件事都值得你去做,值得你全力以赴、盡職盡責、認真地完成。小任務順利完成,有利於你對大任務的成功把握。一步一個腳印地向上攀登,才不會輕易跌落。

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見,要有一種豁出去的心態,這樣你就會敢作敢為,自然也就不會再猶豫了。

王安小時候曾遇到這樣一件事:一天,他在外麵玩耍時,發現了一個鳥巢被風從樹上吹落在地,從裏麵滾出了一隻嗷嗷待哺的小麻雀,他決定把它帶回家喂養。當他托著鳥巢走到家門口的時候,忽然想起媽媽不允許他在家裏養小動物。於是,他輕輕地把小麻雀放在門口,急忙走進屋去請求媽媽。在他的哀求下,媽媽終於破例答應了。他興奮地跑到門口,看見一隻黑貓正在意猶未盡地舔著嘴巴,小麻雀卻不見了。他為此傷心了很久。

王安從這件事中得到的教訓就是:不要瞻前顧後、優柔寡斷,隻要是自己認定的事情,就要排除萬難、迅速行動。

有一位作家說過:“世界上最可憐又最可恨的人,莫過於那些總是瞻前顧後、不知取舍的人,莫過於那些不敢承擔風險、彷徨猶豫的人,莫過於那些無法忍受壓力、優柔寡斷的人,莫過於那些容易受他人影響、沒有自己主見的人,莫過於那些拈輕怕重、不思進取的人,莫過於那些從未感受到自身偉大內在力量的人,他們總是背信棄義、左右搖擺,最終自己毀壞了自己的名聲,最終一事無成。”

有一天,有一個在戀愛中的年輕人很想到他的戀人家中去,找他的戀人出來。但是,他又猶豫不決,不知道他究竟應不應該去,恐怕去了之後,或者顯得太冒昧,或者他的戀人太忙,拒絕他的邀請。於是他左右為難了老半天,最後,他勉強下了決心去了。

但是,當車一進他戀人住的巷子時,他就開始後悔了:既怕這次來了不受歡迎,又怕被戀人拒絕,他甚至希望司機把他現在就拉回去。

車子終於停在他戀人的門前了,他雖然後悔來,但既來了,隻得伸手去按門鈴。他希望來開門的人告訴他說:“小姐不在家。”他按了第一下門鈴,等了三分鍾,沒有人答應。他勉強自己再按第二下,又等了二分鍾,仍然沒有人答應。於是他如釋重負地想:“全家都出去了”。

於是,他帶著一半輕鬆和一半失望回去,心裏想:這樣也好。但事實上,他很難過,因為這一個下午沒法安排了。

你能猜到他的戀人現在在哪裏嗎?他的戀人就在家裏,她從早晨就盼望這位先生會突然來找他,帶她出去消磨一個下午。她不知道他曾經來過,因為她門上的電鈴壞了。那位先生如果不是那麼瞻前顧後,如果他像別人有事來訪一樣,按電鈴沒人應聲,就用手拍門試試看的話,他們就會有一個快樂的下午了。但是他並沒有下定決心,所以他隻好徒勞往返,讓他的戀人也暗中失望。

瞻前顧後的做法使人喪失許多機遇。很多時候,很多事情,如果我們能橫下一條心去做,事情的結果就會大不相同。

有個人聽說某公司招考一個職員,這公司的待遇優厚,遠景也好,他很想去試試,但是他怕自己能力不夠,又怕萬一考不取丟臉。於是他猶豫著,沒有下決心。直到最後,他發現另外一個比他條件差得遠的人居然考取了,他才後悔自己為什麼不去試一試。

許多事是應該用勇氣和決心去爭取的。

有一位先生,他是某公司經理,他有一種不允許別人有機會擾亂他意誌的長處。往往在別人還在他旁邊囉囉唆唆地敘述事情的困難的時候,他已經把他的辦法拿出來了,幹淨利落,絕不拖泥帶水。

他那種明快果決的本領,十分令人折服。而我們一般人,卻常常做不到這樣。當我們遇到問題的時候,時常並不是對這個問題的本身不能理解,而是被枝節的問題所困擾,因為我們太容易被周圍人們的閑言碎語所動搖,太容易瞻前顧後、患得患失,以至於給外來的力量一種可以左右我們的機會。誰都可以在我們搖晃不定的天平上放下一顆砝碼,隨時都有人可以使我們變卦,結果弄得別人都是對的,自己卻沒有主見。這正是我們成功途中的一個大障礙。

要想掃除這種障礙,首先要訓練自己對真理的判斷能力。但最重要的還是要訓練自己在判斷之後,堅定、勇敢、自信地去把這個判斷付諸實行。

對一個堅決朝向他目標走著的人,別人一定會為他讓路。而對一個躊躇不前、走走停停的人,別人一定搶到他前麵去,絕不會讓路給他。

那麼,如何克服這種阻礙我們成功的習慣呢?經驗證明以下方法卓有成效,不妨去試:做事時,要有“今天是我們生命中的最後一天”的“荒誕”意識。“假如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後一天”,這是美國暢銷書《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的作者奧格·曼狄諾警示人生的一句話。真的,無論是誰,無論是想幹一件什麼事,如果優柔寡斷的話,就會一事無成。而這種意識,恰恰是一把利刃,可立即斬斷你的憂思愁縷,也像一座警鍾,督促你當機立斷、刻不容緩。

同時你還要甩下包袱不顧一切,要有一種豁出去的心態。“大不了就是做錯了”,“大不了就是被人笑話一頓”,而這些又能對你怎麼樣呢?一旦你有了這樣一種意識,肯定就會敢作敢當,優柔寡斷的現象肯定會在你身上消失得無影無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