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的勇氣,能創造無限的成就(3 / 3)

“蘋果一號”首次出台大受市場歡迎,共銷售了近10萬美元,扣除成本及欠債,他們賺了4.8萬美元。在分利時,雖然按理惠恩隻能分得4800美元,但在當時這已經是一筆豐厚的回報了。不過,惠恩並沒有收取這筆紅利,隻是象征性地拿了500美元作為工資,甚至連那十分之一的股份也不要了,便急於退出蘋果公司。

當然,惠恩不會想到蘋果電腦後來會發展成為超級企業。否則,即使惠恩當年什麼也不做,繼續持有那十分之一的股份,到現在他的身價也足以達到10億美元了。

那麼,當年惠恩為什麼會願意放棄這一切呢?原來,他很擔心喬布斯,因為對方太有野心,他怕喬布斯太急功近利,會使公司負上巨額債務,從而連累了自己。

惠恩在放棄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的同時,也就宣告與成功及財富擦肩而過了。可以說,這件事給像惠恩一樣膽小怕事的人深深上了一課,它在毫不掩飾地嘲笑那些沒有擔當的人:你不富有,因為你不配擁有!隻有那些敢於承擔額外責任的人,才能比別人獲得更多的額外機會!

然而不無遺憾的是,當今社會,“怕事”似乎已經成了一種時代病。麵對責任,許多人都在“躲貓貓”。麵對社會的壓力,許多人被壓彎了脊梁骨,他們隻能書寫出一個扭曲的“人”字,那麼這些人,其實是在放棄自己做人的機會和自尊。

對於一段生命而言,失敗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責任心,遇到困難時競相推諉。人生無論貧窮還是富有,都有自己的那份擔當。勇於擔當,生命才會更有意義。成熟不是看你的年齡有多大,而是看你能擔起多大的責任。敢於擔當,才能贏得別人的敬重與關懷,贏得別人的認同與信賴。其實無論你是做什麼的,是工人、農民,還是公職人員,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也不論年齡大小,隻要你有責任意識,能擔當起責任,生命價值就是崇高的。因為責任,你將更加成熟。那些願意承擔責任的人,會給渴望獲得成功的人帶來莫大的助益,他們會給你提供各種幫助,而其中的價值,必定遠超過那些容易滿足者所提供的幫助。

所以,無論如何你要做一個有擔當的人。或許,擔當有時會伴隨著一定的風險,但要知道,機遇往往就隱藏在風險之中,而隻有勇敢者才能抓住它。那些唯唯諾諾的人必然難以出人頭地。成功不怕犯錯,就怕因為懼怕犯錯而不敢承擔,機遇隻垂青於那些有擔當的人,隻有勇敢地麵對、勇敢地接受,才會與成功的距離越來越近。

有一句流傳甚廣的格言:“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這句話和東方的“千裏之行,始於足下”表達的是同樣的意思。我們也可以這樣理解這句話,即使是最優秀的選手,如果隻是以旁觀者的姿態來觀戰,那麼他的名字永遠爬不到比賽的記分板上。

成功的人大都是雷厲風行的性格,也是自我策劃的高手。當其他人在原地踏步時,他們早已順著機會奮勇前行,“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建立了自己的事業王國。但他們的成功既源於這種正確的策劃,更在於策劃之後的實際行動。因為隻有去做,策劃才能落在實處。

成功不會降落在一個隻會空想、幹看、亂瞪眼的人身上。

猶太人哈同,1872年來到中國上海謀生,當時他24歲,年輕力壯,但身上幾乎一無所有。他立誌來中國賺錢發財,但自己一無資本,二無專業知識和技術。他決心從一個立足點開始,因自己長得身體魁梧,在一家洋行找到一份看門工作。這要在別人是不願幹的,自己相貌堂堂,年輕高大,卻屈於當站門雇員,而哈同卻不那麼想,他認為看門賺來的錢是一種報酬,沒有丟臉和失身份的感覺。另外,他更有深層次的考慮,“千裏之行始於足下”,在這份工作上找到個立足支點,今後通過自己的努力奮鬥,積蓄力量,最終能找到能賺更多的錢的路子。

哈同在當看門人時,非常認真,忠於職守。晚間,他利用一切可用時間閱讀各種經濟和財務的書籍,知識增長很快。老板覺得此人工作出色,腦子精靈,把他調到業務部門當辦事員。哈同一如既往,工作業績不錯,逐步被提升為行務員、大班等。這時,他的收入大為增加了。早懷壯誌的他,並沒有因此而知足。他認為自己創業的時機到了,1901年,他找理由離開了打工崗位,自己開始獨自經營商行。

哈同自辦的商行取名為“哈同洋行”,為了賺取更多的錢,以經營洋貨買賣為主。他看到洋貨在中國市場上相應的競爭品不那麼多,消費者難以“貨比三家”,因此,他的經營獲得了高額的利潤,而他的洋貨市場也神不知鬼不覺地擴大了。

幾年間,他賺了許多錢。隨著資本的增多,哈同沒有放緩自己追求,開始做買賣土地等業務。他買入的土地往往從一些急於等錢用的人那裏獲得,所以他把價錢壓得很低。接著,他將低價買入的土地租給別人造屋,到一定年限後收回,這樣連房產也歸他所有了。另外,他自己也投資建造樓房供出租,從中獲取驚人的利潤。就這樣,他成為了大富豪。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哲學家培根曾感慨地說:“機會老人先給你送上它的頭發,當你沒有抓住再後悔時,卻隻能摸到它的禿頭了。或者說它先給你一個可以抓的瓶頸,你不及時抓住,再得到的卻是抓不住的瓶身了。”所以機遇來時,我們就要迅速地抓住它,盡快用行動滋養它,讓它生根發芽蛻變為成功。

一個人如果想成就自己的夢想,計劃措施,縝密策劃等等固不可少。可是隻有把在腦子的想法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現出來的時候,他才可能“笑傲江湖”。記住一句話:旁觀者的姓名永遠爬不到比賽的計分板上。

在人的一生中,風險幾乎無處不在,如影隨形。隻有那些樂於迎戰風險的人,才有戰勝風險、奪取成功的希望。貪戀蜷縮在溫室中、保護傘下,並非人的唯一選擇。妄想處於一個沒有風險的世界,隻能是海外奇談。

不願意冒風險的人,不敢笑,因為他們怕冒一些顯得愚蠢的風險;他們不敢哭,因為怕冒一些顯得多愁善感的風險;他們不敢暴露感情,因為怕冒露出真實麵目的風險;他們不敢向他人伸出援助之手,因為怕冒被牽連的風險;他們不敢愛,因為怕冒不被愛的風險;他們不敢希望,因為怕冒失望的風險;他們不敢嚐試,因為怕冒失敗的風險……即使如此,你也必須要學會冒險,因為生活中最大的危險就是不冒任何風險。

鴕鳥在遇到危險的時候常常有掩耳盜鈴的舉動,把自己的頭藏在沙土中獲得心靈上的解脫。我們成年之後,雖然知道好多事情不能躲避,必須堅強麵對,要冒風險,但還會在心底保留著那種逃避和尋求安慰的想法。其實,困難和風險也是欺軟怕硬的,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你要時刻記得,最困難的時候,沒有時間去流淚;最危急的時候,沒有時間去猶豫,優柔寡斷就意味著失敗和死亡。

一個不冒任何風險的人,什麼也不做,到頭來,隻會什麼也沒有,什麼也不是。他們逃避了痛苦和悲傷,但他們也不能學習、改變、感受、成長和生活。他們被自己的態度捆綁著,是喪失自由的奴隸。

有些人心細如發,做事的時候都希望把風險降到最低,事事求保險,這當然無可厚非。但是有些時候,機會稍縱即逝,稍有猶豫就很可能錯失良機。做任何事情都是有風險的,如果一味撿有把握的事情做,那麼你的人生可能永遠是碌碌無為的。

有些人一旦遇到了棘手的事情,就一定要去和他人商量。這種優柔寡斷的人,既不相信自己,也不會被別人所信賴。有的人簡直優柔寡斷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他們不敢決定任何一種事情,不敢擔負起應負的責任。而他們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他們不知道事情的結果會怎樣,究竟是好是壞,是吉是凶。他們常常對自己的決斷產生懷疑,不敢相信他們自己能解決重要的事情。因為猶豫不決,很多人錯失了成功的大好機會。

俗語說:“冒險越大,榮耀越多。”所以,對成功的人來說,猶豫不決、優柔寡斷是一個最危險的仇敵,在它還沒有對你施加影響,破壞你的機會之前,你就應該立即把這樣的敵人置於死地。不要再猶豫,不要再思前想後,馬上做出決定,就在現在。要逼迫自己迅速做出決策,不要在選擇麵前無所適從。

當然,對於比較複雜的事情,在決斷之前必須從各方麵來加以權衡和考慮,但是一旦打定主意,就決不要再更改,不再留給自己後退的餘地。一旦決策,就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氣。隻有這樣做,才能養成堅決果斷的習慣,既可以增強人的自信,同時也能博得他人的信賴。有了這種習慣後,在最初的時候,也許會做出錯誤的決策,但由此獲得的自信等種種卓越品質,足以彌補錯誤決策可能帶來的損失。即使冒險的嚐試,也勝於胎死腹中的計劃。

戈達德說:“《一生的誌願》是我在年紀很輕的時候立下的,它反映了一個少年人的誌趣,其中當然有些事情我不再想做了,像攀登珠穆朗瑪峰或當‘人猿泰山’那樣的影星。製定奮鬥目標往往是這樣,有些事可能力不從心,不能完成,但這並不意味著必須放棄全部的追求。”“檢查一下你的生活並向自己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是很有好處的:‘假如我隻能再活一年,那我準備做些什麼?’我們都有想要實現的願望,那就別拖延,努力嚐試去做,遲早會有成功的一天。”

敢於嚐試的態度對於成功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人對於生活的態度不是一成不變的,你可以設法改變你的態度。在你前進路途中的每一步上,你都肩負著一定的責任,因此,一定要樹立一個正確的態度,始終堅持嚐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