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治時代,法師聚集英拉德宮廷或黑弗諾王宮,出謀獻策,共同商議,運用己身技藝,以達成眾人同意的良善目標。但在黑暗年代,巫師將技藝售予出價最高的競標者,在決鬥與術法戰爭中,以法力相互攻擊,無視自己犯下的惡行,甚或可能出於刻意。瘟疫饑荒、泉水幹涸、夏日無雨、四季無夏、羊群牛隻生下病弱畸形的幼獸,島民生下病弱畸形的嬰孩,人民將這些現象歸罪於巫師與女巫,實情也確是如此。

於是,施行術法日漸危險,除非受到強有力的藩王保護。巫師若遇巫力勝過自己的人,很可能遭消滅;即使身處凡人之中,一旦鬆懈警戒,也可能身亡,因人民將巫師視為人間一切痛苦的根源、邪惡之所在。當時,大多數人均視魔法為黑魔法。

村野巫術自此聲名狼籍,女人的巫術尤然,且至今如故。女巫應用自身獨有技藝,而付出沉痛代價。照顧懷孕牲畜與婦女、助產、教導歌謠儀式、維持農地肥沃、使菜園田野生產有序、建造房舍、照料家具、采掘礦物及金屬等,這些大事一向由女性負責。女巫彼此分享豐富的咒文及誦咒知識,以期成效良好。然而,一旦生產或農事不順,便成女巫之咎。而萬事皆錯,隻因巫師相互爭戰,或為求速效濫用毒藥、詛咒,絲毫不顧後果。他們招致幹旱、暴雨,為土地引來蟲害、火災與疾病,村莊女巫因此受罰。女巫不明白為何愈咒反使傷口化膿,接生的孩子弱智,祈福似乎燒毀農地種子、蟲害樹上蘋果。厄運發生後,總得有人成為代罪羔羊,而女巫術士就近可及,他們身處村莊城鎮,而非藩王城堡要塞,沒有武裝兵士或防禦咒語保護。術士女巫相繼遭溺斃於有毒井中,在枯萎農田中焚燒或活埋,以期讓瘠土再度肥沃。

因此,應用或傳授知識變得更加危險,繼續從事的,通常已是邊緣人,傷殘、精神不正常、無親無靠、垂垂老矣,已沒什麼可供剝奪。廣受尊崇的智者逐漸變成腳步蹣跚、隻會耍戲法的無能村莊術士;為人信賴的智婦變成老巫婆,將靈藥用來增強欲望、嫉妒與敵意;孩童的魔法天賦變成令人害怕、必須隱藏的事物。

這故事便發生在如此年代,部分節錄自《黑暗之書》,部分來自黑弗諾、歐恩高原或法力恩林地。故事雖以隻字詞組拚湊而成,架構空洞,半是傳言半是猜測,卻也包含部分真相。這是關於柔克誕生的故事。如果柔克師傅認為事實不然,便請出麵訴說柔克如何誕生,因為雲霧籠罩了柔克初成智者之島的年代,而這雲霧可能正是由智者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