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桃花縣令第一把火(2 / 2)

佛門之地清淨莊嚴,讀書勢必事半功倍,隻是擔心主持方圓如果雲遊四海,他們該何去何從。

蘇默帶秦桑趕到慧閣寺,月兒彎彎已掛樹梢頭。

林間薄霧繚繞,寺門外幾枝修竹剪影微動,更添幾分清幽。

蘇默輕拍門環。

許久,出來一個年輕和尚,打開寺門合掌對二人行禮,“二位施主,夜間造訪所為何事?”

蘇默拱手作揖,問:“方圓大師可在寺中?”

年輕和尚打量蘇默,不答反問:“施主找師父有事?”

秦桑揣摩和尚話語,料定方圓大師就在寺內,輕輕籲一口氣。

蘇默拱手道:“勞煩師傅幫在下傳一句話給方圓大師,就說臥龍穀一別三年有餘,大師近來可好?”

年輕和尚點點頭,合掌念一聲“阿彌陀佛”,轉身進屋傳話。

少時,便有一個麵容慈祥的老和尚迎出來。

他合掌行禮,抬眸細細打量蘇默,忽而笑道:“三年不見,已是翩翩少年郎。”

蘇默澄澄一笑,眼波如水,“大師別來無恙。”

方圓撚佛珠笑,側身將二人往寺內引。

他邊走邊說:“一麵之緣即是緣,想不到老衲與蘇公子的緣分不淺。”

蘇默含笑點頭,當年他將方圓送回慧閣寺,後來又來過三回為寺裏添香火。那時,方圓外出采藥皆無緣相見。

蘇默不說,隻是覺得有些事並沒有說出來的必要。

方圓引二人入座,看向秦桑,道:“這位施主是?”

秦桑拱手作揖,“我叫秦無雙,是蘇默的朋友。”

“秦無雙。”方圓低吟回味,花白長眉遮不去眼波清明。

他捏著念珠對秦桑笑,意味深長,“秦公子器宇軒昂,日後必有大福。”

秦桑笑意謙遜,“承大師吉言。”

方圓料二人夜間造訪定是有事,卻見二人欲言又止有所顧慮,當下便說:“蘇公子與老衲有緣,不必顧慮但說無妨。”

蘇默淡淡一笑,道:“大師慧眼。三天前童生考試我與無雙皆及第,明天開始便要前往青峰書院求學。”

方圓合掌道:“阿彌陀佛,可喜可賀。”

蘇默長眉微凝,透出三分無奈。他輕歎一聲氣,終於將今晚前來慧閣寺的目的道出。

方圓把念珠塞入懷裏,捋胡子笑,“西廂還有兩間空房,隻是日久無人住宿需好生打掃一番。”

秦桑與蘇默相視一笑,麵露喜色。

二人趕緊起身道謝,卻聽得方圓繼續說道:“尹修公子住東廂,他今年也考入青峰書院,你們可相識?”

尹修,尹卓凡?秦桑腦海裏飛快閃過那張冷漠俊逸的側臉,好奇心大盛。

尹修怎麼也在慧閣寺借宿,莫非他與我們一樣?

蘇默含笑點頭:“尹卓凡與無雙同班。”

方圓笑道:“你們三人緣分不淺。”他起身對二人合掌施禮,喚弟子送二人前往西廂,“天色不早,二位公子可到西廂休息。”

“謝大師。”蘇默與秦桑作揖道謝。

東邊廂房,窗門半掩。

修長剪影隨燭光微動。

尹修手執書卷,聽外頭響起腳步聲,目光略微一滯,換個姿勢繼續讀書。

他隻要一方淨地,外頭的一切都與他無關。

秦桑經過東廂,腳步不由自主放慢,往窗內飛快一瞥,匆匆跟上蘇默步伐。

“蘇默,尹修會不會跟我們一樣?”秦桑擦著桌子,忍不住問。

蘇默把抹布浸到木桶裏洗,淡淡道:“尹修這一剪寒梅,傲立風霜淩寒獨自開,他不願世人看他除了花姿,所以我看不透。”

秦桑扶著桌子,若有所思。

她把整理好的垃圾拿出去倒,視線情不自禁往東廂飄。

燭光熄滅。

秦桑仰頭望天,不知不覺月已上中天。

翌日清晨,天方蒙蒙亮。

秦桑與蘇默便起床趕往青峰書院。

第一天上課如果遲到,不管什麼理由都會給先生留一個極差的印象。

而差印象往往比好印象更容易讓人記住。

秦桑經過東廂,略頓一下腳步,見房門外鎖知道尹修已經早他們一步離開慧閣寺,拉起蘇默匆匆往桃花縣趕去。

青峰書院沐浴晨光,照得秦桑滿心亮堂。

她精神抖擻地跨入書院,見兩個縣衙小吏攜一張榜文前來張貼,心生狐疑。

她往前湊,看清榜文上的字,一顆心從雲端跌落穀底。

原來桃花縣令這個噩夢才剛剛開始。

桃花縣青雲鄉花山村裏並沒有姓秦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