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更始皇帝(上)(1 / 3)

【更始政權】

起來開挖王莽政權的牆角,啃大新這隻螃蟹的,劉縯和劉繡都不是第一人。在劉縯和劉繡之前,許多挖掘工程隊就已經開張了,其中兩隻最大的工程隊,一支叫綠林,一支叫赤眉。

赤眉我們放到後麵講,今天來說說綠林。

【綠林起義】

王莽一場新政,弄得天下大亂,經濟崩潰,民不聊生。封建經濟崩潰後最直觀的表現,就是糧食欠產,饑荒不斷。如果這時候再來一場天災,那就更慘了。王莽政權統治下的南方地區,就屬於更慘的地區之一,不但有人禍,還有天災,在風霜雨雪的交相打擊之下,當地人沒有糧食吃了。

沒有糧食吃,但不能餓死,於是少數有先見之明的餓鬼就去扒樹皮。結果樹皮也很快被扒光了,於是接著挖草根。

當地盛產一種草根,史稱“鳧茈”,生於沼澤地中,苗似龍須,根如指頭,色黑,入口即食,屬不打農藥,不施化肥的無公害純綠色食品。正是這種當年牛都不吃的野生植物救活了不少瀕臨餓死的人的性命。

鳧茈雖多,架不住餓鬼更多,而且這玩意兒生長於野地當中,所有權歸屬不明,於是,在鳧茈的歸屬問題上發生了許多糾紛。開始,糾紛雙方還本著“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以及“君子動口不動手”的原則,大搞主題為“這幾根鳧茈歸誰所有”的現場辯論賽。到後來,鑒於肚子是越來越餓,鳧茈是越來越少的狀況,以及某些口齒不清但體力尚好的人士的極力破壞,辯論賽搞不成了,轉搞格鬥賽。再後來,格鬥賽規模越高越大,終於上升為群體性對抗賽。結果,群毆不斷,械鬥不止,死人無數,血流成河,其目的僅是為了三兩根能活命的鳧茈而已。

世道如此,以拯救亂世為己任的高人就該出場了。

高人便是王匡、王鳳,具體個人資料不詳,隻知都是新市人。兩位高人的高處在於:在當地饑民為了幾根鳧茈而玩命的時候,他們兩位挺身而出,願意做爭鬥雙方的裁判,以和平的方式對鳧茈進行分配,以製止這殘忍的奪食之爭。要知道,這不是競技場上的裁判,有許多條條框框可以利用,對犯規的一方大可罰下場。這是給一群餓紅了眼的人當裁判,稍有不慎,不但不會被遵守,還有可能被爭鬥雙方撕了當草根吃。所以,單憑他們挺身而出的勇氣,他們就能稱得上是高人,而他們最終又做到了,所以更是高人中的高人。

做到平息爭鬥的王匡王鳳發現,讓這麼一群人天天吃樹根,也不是長久之計。草根終究將吃完,而饑荒卻不會因此而結束。為了不讓更多的人餓死,王匡王鳳決定帶領他們去趕一份很有前途的職業。

是的,你猜對了,這份很有前途的職業便是強盜。

在那時,強盜不但是一份很有前途的職業,更是熱門行業。於是,聽到王匡王鳳拉起綹子開張做大買賣的消息,許多人紛紛前來,唯恐不讓自己入夥。數月之中,竟積聚了七八千人。

在前來入夥的人當中,有兩個人很值得一提,因為他們將成為東漢王朝的開國名將而名留青史。

這兩個人,一個是王常,我們前麵講過了;一個叫馬武,我們後麵會提到。

王匡、王鳳這一拉杆子,竟拉出了名堂,曆史上赫赫有名,稱作“綠林大起義”,這杆子隊伍也被稱為綠林軍,以後的好漢都以綠林為稱,可見其影響之大。

“綠林大起義”,王匡王鳳的初衷,隻是讓自己以及大家吃飽飯而已,而為了吃飽飯而有組織少紀律{不一定沒有}的做強盜,不值得譴責,卻值得同情,甚至可以大叫一聲“好”。這是典型的官逼民反。

有許多史學家花費大力氣來研究中國曆史上農民起義的問題,其實讓我看,其原因,可以簡單的歸結為一句話:都是被餓死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