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賦再重,隻要讓我有口飯吃,我不會反。甚至,哪怕沒有糧食吃,隻要有樹皮、草根吃,我還是不會反。現在,連樹皮、草根都沒有了,那我就反了你娘的。而一旦反起來,那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王匡、王鳳拉夥成功,首先要解決的,就是這七八千人的吃飯問題。
然而,王匡、王鳳的隊伍一不種地,二不經商,三不為國家認可(發軍餉),要想吃飯,就隻能去搶。
為保證搶劫的成功性,為降低搶劫的風險,王匡王鳳決定挑幾個比較偏遠的村子下手。而且,在開搶之前,王匡、王鳳還很專業的製訂了撤退路線:撤往山高林密,地處荒遠的綠林山。
一切準備妥當後,開搶。
開搶完畢,撤退。
等官軍聞訊趕到,連鬼都沒有一個。
這套搶劫方案在王匡、王鳳的成功運用之下,屢試不爽。
綠林軍雖然屢試不爽,管轄綠林山地麵的荊州牧(漢官職,一州最高長官稱牧)卻爽了。
為了讓自己不至於爽歪,荊州牧決定親自出軍討伐綠林軍,並派出了兩萬大軍,準備一次性解決綠林軍。
在荊州牧看來,兩萬正規軍打一夥嘯聚山林的強盜,應該問題不大。
然而,他卻忽視了一句兵法上的俗語:並不在多,在將爾。
綠林軍雖然隻有七八千人,卻有王常、馬武這樣的猛將,而且在不久之後,他們還將變得更猛,成為東漢開國功勳。於是,在王匡、王鳳同誌的正確領導下,在王常、馬武一幹猛人的貫徹、執行下,公元21年,綠林軍大破前來進剿的荊州軍於雲杜縣,殲敵數千,攻克縣城3座。
此時的綠林軍,尚已搶劫吃飯為己任,沒有在縣城享福以至問鼎天下,鬧個皇帝當當的打算。在對三座縣城大搶特搶一番後,高高興興的返回了綠林山。
為了緩解綠林軍中男女比例失調的問題,在對這三座縣城進行清倉處理的同時,綠林軍還“邀請”大量婦女上山。婦女同誌雖然體力欠佳,不能行軍打仗(限量版如花木蘭、穆桂英除外),但當當婆姨,洗洗衣服,做做飯還是必須的。
雲杜一戰,綠林軍行情大漲,成了一支優績股,前來入夥者甚多,竟達五萬餘人。
五萬綠林軍盤踞綠林山,最大的問題,不是吃喝(可以去搶),而是垃撒。
我們來做幾道簡單的應用題:
題目1:綠林軍平均每人每天大便1泡,小便2泡,綠林軍共有50000人,請問綠林軍每天製造大小便多少泡?
答案:1*50000+2*50000=150000(泡)
題目2:題目1設定條件不變,請問綠林軍每周製造多少泡大小便。
答案:150000*7=1050000(泡)
題目3:依此類推,綠林軍每月,每年製造多少泡大小便。
答案……
真是人多了什麼事都有,而人一多,小問題也變成大問題。
那年月,做刀頭上添血營生的綠林好漢們似乎並沒有專門的清糞工(曆史懸疑問題,待查),即使有清糞工,好漢們也不一定就養成了小便入池,大便入坑的良好如廁習慣。崇尚自由的好漢們東一泡西一泡的整,就是有清糞工也不好使。大的還好說,小的就沒辦法了,一旦黃河泛濫,那就是有去無回。
於是,日積月累下來,綠林山糞便滿地,騷臭不已。再加上沒有專門的消毒措施……
公元22年,一場大禍降臨綠林山。
這不是人禍,是天災,說白了,就是瘟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