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借力”創富——用手段代替成本(3)(1 / 3)

小強看到別人開婚紗店來錢快,於是便絞盡腦汁想開店。但是他一沒有足夠的資金可以運用,二沒有計算機基礎,也不會設計,店開不起來。但小強看準了這一行,就四處借錢。

他首先找到了銀行,找銀行借錢不是名正言順的嗎?但銀行要求各種償還貸款的保證。試想,小強剛剛起步,怎麼可能會有過多的資產可供抵押擔保?再說,就算有也要往長遠去考慮,如果將所有財產都押在創業之途,風險太大,萬一剛起步就經營不善導致危機重重,不但沒有過多資金去挽救重整,說不定一眨眼便關門大吉。

最後,他說通了一位朋友,終於借到了錢。

因為是朋友的錢,所以他花起來理直氣壯,“把別人的錢當成自己的”,一開始就大動作,從裝修到租店麵。他想朋友有的是錢,不夠再借,根本沒有考慮投入和經營的效益何時能成正比。

後來,當朋友過問時,小強不以為然,覺得朋友小心眼。再後來,朋友急需用錢,又讓家人來催,小強哪裏能拿出這麼多錢。

看到一催再催也沒用,朋友急了,一紙訴狀把小強告到法院。小強沒想到,朋友來真的,隻有眼睜睜地看著自己有限的財產被法院拍賣了。不僅身家破產,而且信譽掃地。

現在,小強後悔了,這些都是盲目地借、不自量力造成的後果。

其實,無論借銀行還是借個人,借錢與還錢都是一體的。當你決定借多少時便決定了要還多少,因此定要以自己本身的還款實力來衡量——該借多少、能還多少,要做到心中有數。別人的錢畢竟是辛辛苦苦掙來的,不論是靠智力還是憑體力,所以,借給你是幫助你節省了成本,在你得到利潤後還給別人也是表達一種感謝。而且良好的信譽和償債能力,可以使你借錢的信譽一次又一次循環。一個人的信譽是商場上最重要的無形資產,一旦信譽破產,要想東山再起,恐怕難於上青天。

所以借錢也不能盲目地借,要好好掂量。對哪些該借、哪些不該借、借什麼、什麼時候借都應做到胸有成竹。絕對不能到還錢時才開始規劃如何還債,那樣隻會疲於應付,捉襟見肘。尤其是向銀行借貸,如果貸款時間長而且以借款人的固定所得作為主要的償還來源,就更應該在借款時考慮好未來的償還能力及選擇哪一種償還方式較為輕鬆,不至於使自己有太大的壓力。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對於創業者來說,如果借貸太多而無力償還,無異於增加了創業的成本,使自己的自信心受到嚴重的打擊。所以,要量入為出,不要在創業初期為自己背上太多的成本負擔,畢竟這些都是應還的賬款。

11、能者無敵,輕鬆借,輕鬆還

借要隨環境、時機、局勢等變化而變化,借的手段也不一。比如,借天時與借地利,本身沒有高下之別,主要看你怎樣運用。雖然它們都為借的效果服務,都為借者生存處境服務,但有時,所借的東西可能名頭很響,代價很高,借的效果反而不如低代價的普通事物。

1994年,湘潭一名小夥子主動下崗創業,找親朋好友借了5萬元,創辦了一家食品公司。為了引進金龍魚食用油的經銷權,小夥子費盡了腦筋。

當時,每進一批金龍魚食用油,至少需要資金50萬元,他根本沒有這麼多錢。如果資金緊張的問題不解決,自己的食品店就不能進一步發展。想來想去,小夥子想到了一個好辦法:與另一家食品商合作。

於是,他找到這家食品商,開門見山地說明了自己的來意和合作條件。對方也是和他一樣沒有什麼實力的小商戶,聽了他的要求後,考慮了幾天,覺得沒有什麼風險,便答應了。

以後,當小夥子要進貨時,對方先給他墊付25萬元;等對方要調貨時,小夥子的貨已經銷得差不多,資金也回籠了,不但能還清對方的借款,而且可為對方墊付資金。

每次做生意小夥子都很講信譽,一來二去,雙方合作得很愉快。本來兩家都呆滯的資金這樣一周轉,就收到了雙倍的效益。憑著這種輕鬆借輕鬆還的方式,小夥子打破了資金的限製,很快將金龍魚的經銷權搶到了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