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魅力創富——用個人信譽代替成本(3)(1 / 3)

信任包括兩個方麵,一是對知識技能能力的信任:二是對道德素質的信任。誰不希望自己能受到尊重、受到重用呢?如果在這種情況下辜負了這種信任,對於自己在社會上的發展隻能意味著失敗。由此看來,信任也是一種可以代替金錢的投資,可以最大程度地激發他人的潛能。所以,管理者應該在信任的基礎上,根據具體需要,把可以授權的事分派給下屬,讓他們發揮自己的才幹,為企業做出貢獻,從而把自己有限的時間和精力用在更重要的決策上去。

8、所有權力有他人

許多民營企業都是老板自己及其家族辛辛苦苦創下來的,老板的地位和權威不可動搖。要讓他們放權,特別把自己的權力給與自己沒有一點血緣關係的人,確實為難。但是,家族管理一則有封閉性,二來他們頤指氣使形成習慣,一旦決策失誤、就會導致企業“不治”,悔之晚矣。要讓企業發展壯大,老總必須摒棄“人治”,學會放權,敢於放權。

從2000年4月開始,華帝的知名度大幅提高。華帝是由七個非親非故的年輕人牽頭創業的,七個股東毫無血緣關係。他們擁有的股份完全相同,除一位股東以熟知燃氣具行業和營銷策劃作為技術入股外,其餘六人分別出資20萬元,各占10%的股份。企業所在地小欖鎮以土地入股,占30%。

為避免出現爭權或分家現象,當時七位創業者製定了明確的自我約束規章製度,用規範化的製度作為引導。比如:七個老板同甘共苦,不論在企業中職位高低,股份、置資、年終分紅一律均等,不存在特權者。所以,相處多年既沒有鬧分家,也沒出現權力之爭,這是許多民營金業很難做到的。

1996年,華帝的銷售網絡已經覆蓋了全國大部分地區,市場反映良好。但是,市場銷售上升速度卻明顯減緩,遠遠低於以前近50%的年增長率。

華帝的七位老板認識到,民營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時,就會遇到“生長平台期”,而停滯不前的最終結果就是轟然崩塌。可是,按照他們目前的管理水平,七位老板都不具備領導企業走出困境的能力。如果不想辦法解決,企業就瀕臨危境。於是,華帝首先在內部來了一次人員大換血,從全國各地引進大批銷售、技術和管理人才。在經營管理上,打破原來的模式,一切由他們說了算,按照他們的意見辦。當然,這樣做是為了摸索出一條適合公司生存的管理方式。經過這次大膽的放權,到1997年,企業總銷售額上升到4億元,內部改革初見成效。

這次改革的成功,使股東們達成了共識,要實現世界一流品牌的夢想,企業就要順應市場需求,改革管理模式,分離所有權與經營權,引進職業經理人。於是,七位股東將各自分管的工作逐漸交給副手。

之後,他們又對管理機構進行了一次大調整,不但對營銷體係進行重組,緊接著又對管理係統進行了一整套程序化運作規範改革,在調整的基礎上進行了一次更加徹底的放權,最後,華帝的七個創業者全部退出管理層,進入董事決策層,實現了所有權與經營權徹底的分離。這樣,股東也可以從日常煩瑣的事務中脫出身來,站在更高層次上來製定華帝的發展戰略。

華帝的創業史公布於眾後,人們被這七位老板的膽識與策略所震撼,許多民營企業紛紛效仿。

9、團隊提前,個人退後

很多公司的領導者都認為:企業要成功發展,隻需要一個能幹的領導,帶著一個聽話的“團隊”,就可以戰無不勝了。在他們看來、團隊應該是絕對無條件服從上級命令的。這樣的結果使得團隊的力量也就無從說起,團隊精神自然也蕩然無存。而且這種強調個人英雄主義、否認團隊協作的做法其反麵就是,當企業發生錯誤或失敗時又過分誇大領導者個人的失誤。這種做法相當不可取。

現代企業是一個協作的組織,應該充分重視團隊的作用,培養優秀的團隊,團隊提前,個人退後。

在電視欄目《動物世界》裏,有一個難忘的畫麵:在非洲的土地上,住著一群世代繁衍在這裏的馬鹿,由於生態環境的惡化及食物的匱乏,老弱病殘者越來越多。

而離它們不遠的地方,食物充足、水草茂盛。世代以來,鹿群們對那裏也充滿了無限的幻想,總想著遷徙到那個向往的地方,過上幸福的生活。但無奈的是,這中間隔了一條深不見底且有數米之寬的峽穀,所以,馬鹿們雖然一次又一次地想嚐試跨越峽穀,但最終還是望而卻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