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班主任工作學科新視界(3 / 3)

(二)班主任的作用

1班主任是實現學生全麵、和諧發展教育目的的中堅力量

我國的教育目的、學校培養目標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技術教育幾方麵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適應未來需要的高素質人才。而真正具體實現這一目的的執行者是學校中的班主任。在學校教育係統中,教職員工都要合力施教於各班學生,而班主任在教育中起著骨幹作用,特別是對班級直接管理、組織、領導,所花的精力和心血是其他教職工所不能比擬的。班主任受學校委派全麵管理班級學生的各項事務,在工作中與學生處在一種特別的關係中,學生會在心理上有一種認同感,而主動接受班主任的教育影響。這樣,班主任實施教育工作,在一般情況下會比其他教師起的作用更大、影響麵更廣。學校必須緊緊依靠班主任,才能圓滿完成教育教學任務,使學生健康和諧發展。

2班主任是班集體的組織者、指導者和教育者

班級工作紛繁複雜,班主任如何開展工作,對班級事務計劃、組織和決策權運用得正確與否,對班級的發展和學生的成長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班級是由幾十個年齡相當、身心發展水平接近的學生所組成的。隻有當一個班級真正成為一個集體時,才能完成學校布置的各項教育、教學和管理任務,才能促進學生智能的提高和身心的全麵發展。但是,良好的班集體不是自發形成的,要想把一個班級培養成為有明確的奮鬥目標、健全的組織機構、嚴明的組織紀律、良好的班風、健康的集體輿論和德智體美勞幾方麵都成績優異的班級集體,需要班主任組織大量的班級工作,需要班主任精心設計和創造性的勞動。如果沒有班主任的組織、指導和教育,就不可能使幾十個來自不同家庭、各具個性特點的學生組成一個良好的班集體,更談不上發揮集體對自身和個體的教育和影響作用。班級活動本身就是學生的實踐過程,組織指導學生的活動是理論聯係實際、知行統一的最好方式,隻有在活動中,班級集體才能真正形成。

3班主任是學校領導實施教育教學計劃的得力助手

班主任是受學校委托,全麵負責一個班級工作的。學校領導的各種決定必須通過班主任執行,學校對學生進行的教育任務要由班主任具體承擔;班主任必須與學校領導形成經常性的反饋渠道,才能使自己的工作不斷得到調整和完善,從而保證班級工作與學校總體規劃的一致性;學校各級領導通過對來自班主任反饋信息的分析和處理,增強對班級工作的了解、支持和指導,進一步搞好學校各項工作。

班級是學校教育教學網絡係統的“終端”,學校領導對於教育目的的實現、教育任務的完成、上級教育方針政策的貫徹實施都要通過班級,如教育、教學工作的決議和計劃,教導處、總務處有關學生教育和生活的指示和要求等,都要通過班級這個基層組織才能落到實處。班級工作開展得如何,直接影響著學校教育教學計劃落實的程度和完成的質量。所以,班主任是學校領導實施教育教學計劃的得力助手。

4班主任是協調校內各種教育力量的紐帶

學校工作是複雜的、各種各樣的。整個學校工作就像一個立體的全方位的係統工程,其目標指向就是學生的發展。換句話說,學校的根本任務是培養人。以此為中心,學校設立各個部門、各種組織,開展各項工作,進行多種活動,學校的教育、教學、總務、衛生、課外科技文體活動以及共青團、少先隊、學生會工作等,所有這些部門組織的工作與活動,必須協調和統一起來,才能成為培養和教育學生的巨大力量。而這一切都必須通過班主任或在班主任的協調之下進行。班主任正是協調各種關係、統一各種教育力量的紐帶。

班主任還是聯係本班科任教師的紐帶。一個班級的學生要學習多種學科知識,要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需要本班全體科任教師相互配合,形成合力。科任教師的主要任務是以某一門學科的教學為基礎,促進學生認知、情意等方麵發展,而班主任則是對學生的整體、全麵發展負責。各門課程的學習及德智體美勞幾方麵的發展,都要具體落實到同一個班、每一個人身上。要使學生全麵發展,離不開班主任的組織和協調。通過班主任的主動聯係,形成本班科任教師團結協作的集體,並通過這個集體去教育學生,也是班主任紐帶作用的重要體現。

5班主任是溝通學校與家庭、社會三種教育的橋梁

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學生作為社會生活中的一員,他們思想品德的形成、認知方麵的發展、情意態度的習得,是在一定社會條件下,在人們相互之間的經濟的、政治的、思想的、文化的、社會意識形態的關係和相互交往中,在社會、家庭、學校多方麵教育影響下形成和發展的。學生是在學校、家庭和社會環境中成長著的社會人。學校教育是由術業有專攻的教師,在專門的機構——學校,對學生進行的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以培養人為目的的活動,所以它在學生發展過程中應起主導作用。

學校教育必須充分發揮主導作用,但離不開社會和家庭的影響。隻有學校教育積極爭取家庭與社會的配合和支持,才能統一教育要求,實現整個教育在時空上的緊密銜接和不同教育影響間的互補,才能克服消極影響,提高教育成效。這項具體的溝通工作,就每一個班級來講,班主任的橋梁作用是其能否發揮的關鍵。所以,班主任是學校與家庭、社會聯係的直接代表,是溝通學校、家庭和社會的橋梁。班主任必須關注社會、走向家庭,對來自四麵八方的多、廣、雜的種種信息進行鑒別、篩選,給予必要的協調和正確的引導,最大限度地增加社會影響和家庭影響的可控性,提高教育教學實效。

由於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學校總是非常重視班主任的配備。一般都選擇思想品德好,工作認真負責,教學業務能力強,具有一定教育、管理能力的科任教師來擔任,以保證班級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第四節班主任工作的特點和內容

一、班級的特點

(一)方向性

任何班級的產生和發展都具有明確的方向性,即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其成員是在共同目的的集結之下走到一起來的。班級的所有活動都有明晰的目的。教師通過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組織學生進行活動,使學生在一定的修業年限內在各方麵達到一定的標準和要求。班級的目的是學校培養目標的具體化,而學校培養目標又是教育目的的具體化,既要反映社會的需要、學校的需求,又要符合班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

(二)限定性

班級成員在年齡和學業程度的構成上具有一定的限定性,即他們在生理、心理、社會適應水平上是大致相近的,知識、技能起點水平也大體相同。這既是班級不同於其他群體的一個主要特點,也是班級授課的一個重要前提。一個班級的組成時間有規定的年限,通常是某一階段教育任務的開始到完成。我國班級的組成年限一般為:小學為五或六年,初中為三或四年,高中為二或三年。

(三)統一性

在學校教育中,班級內的教學內容是統一的,包括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麵,具體體現在課程計劃、學科課程標準和教材中。課程計劃是由國家教育主管部門製定的有關教育工作的指導性文件,學科課程標準是根據課程計劃以綱要的形式編定的指導性文件,而教材是學科課程標準的具體化。這使學校的教育和教學工作都能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

(四)規則性

班級一般都有一係列規範化的規章製度和嚴格的組織紀律,同時還有氛圍、班級文化、集體輿論等對成員約束和影響的隱性因素,保證班級教育教學活動的順利高效進行,要求班級每一成員都必須嚴格遵守規則。

(五)動靜態性

我國學校教育、教學組織在縱向上實行年級製,在橫向上實行班級編製。在接受某一類型教育的過程中,除特殊原因外,每班有相對固定的學生人數,科任教師集體也是相對穩定的,這些體現出靜態性;而一個班級內的師生隨著教育活動的開展、課程的變化、進步快慢的不同,又要出現相應的變換,這體現了班級的動態性。

二、班主任工作的特點

(一)時代性

進入新世紀,科技迅猛發展,信息瞬息萬變,國際合作與競爭日趨激烈,各國都在進行著生活方式、思維方式與價值觀念的變革。隨著我國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確立和發展,新事物、新問題、新理念層出不窮,生活方式日新月異。新時期對班主任工作的基本要求發生了變化,班主任工作實踐中要體現現代教育思想,把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等作為班主任工作的主線貫穿始終。我們應該在吸收現代教育學、德育學、心理學、管理學等理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認真總結新時期班主任工作的成功經驗,在深入研究、探索的基礎上係統把握新時期班主任工作的理論和實踐操作技能。班主任必須正視這一現實,及時轉變觀念,在班主任工作理論和實踐方麵體現時代性的特點。

(二)全麵性

基礎教育是整個教育大廈的基石,旨在提高國民的綜合素質。中小學教育是素質教育,必須為每個學生的全麵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奠定良好基礎。班主任要對班級學生全麵負責、全麵管理,在工作中要做到兩個“全”,即麵向全體學生,對學生的發展全麵負責。麵向全體學生,就是公平、公正地對待全體學生,一視同仁,因材施教。對學生全麵負責,就是要對全班每一個學生在德智體等方麵的發展全麵負責。

(三)情感性

熱愛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是教師熱愛教育事業最集中最具體的體現,也是班主任做好教育工作的感情基礎和前提條件。班主任隻有熱愛和尊重學生,學生才會在心理上接受教師,在情感上產生共鳴,主動積極接受教師的影響和教育,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而“師愛”是理性的愛、高尚的愛,她以熱愛學生為本,以嚴格要求學生為度,以關心學生為出發點,以尊重學生為核心。愛與嚴是辯證統一的,愛是嚴的基礎,嚴是愛的體現。班主任在熱愛學生的同時,必須對學生進行嚴格的管理和教育,把對學生的愛和尊重寓於嚴格要求之中,不斷向學生提出具體明確、合理適度的要求。

(四)創造性

班主任工作是培養、教育人的。其工作對象是具有一定情感、理智、意誌和個性心理特征的活生生的正在成長發展中的少年兒童。因此,在班級教育過程中,存在著各種各樣複雜的矛盾和關係要去解決和處理。班主任要按照國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學校的要求來培養教育他們,又要根據不同學生的個性特點、家庭背景、社會交往等因材施教,使每一個受教育者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班主任要以創新作為工作的靈魂,力求做到有新的觀念、新的視野、新的思考、新的方法。具體地講,班主任應該努力做到在班主任理論研究上有創見,在班主任工作範圍上有拓展,在班主任工作技能上有新招,在班主任工作經驗上有新意,在班級活動上有特色。班主任必須具有正確的教育思想、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敢於挑戰傳統、開拓創新,創造性地勞動,充分體現班主任工作的個性化特征,展現其風格和魅力。

(五)針對性

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任何矛盾都是具體事物的矛盾,都有其特殊性。認識事物就要認識其特殊性,具體事物具體分析,“一把鑰匙開一把鎖”。要按實際情況決定工作方針和策略,否則,“胡庸醫亂用虎狼藥”,不但不能解決問題,甚至會把問題越搞越糟。班主任工作要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須聯係本班級和學生的特點,抓住矛盾的特殊性,針對存在的問題,“對症下藥”,辯證施教,突出針對性。

班主任應該針對新時期班主任工作的新特點、新情況來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力求反映新時期班主任工作的基本規律和基本技能,強調班主任工作理論研究上的係統性,專業知識上的基礎性,實踐上的指導性和可操作性,知識上的準確性和嚴謹性。同時強調理論研究與實踐操作上的統一,特別講究方法上的可操作性,能對新時期班主任工作實踐有幫助。

(六)高效性

班主任麵對的是班級的全體學生,其工作涉及每個學生發展的每一方麵,作為班級的組織者、管理者、教育者和指導者,工作千頭萬緒。班主任在班級工作中不能事無巨細樣樣親自抓,這樣班級管理的效益一定不會很高。也就是說,班主任不能在班級工作中平均著力,而應是班級教育工作的科學組織者、引領者,每個班主任應該追求工作的最優化。最優化是係統論的出發點和最終目的。班主任應該把自己的工作對象——班級、學生當作一個係統,班主任工作就是對這一係統進行研究和改造,最終目的,是為了使係統發揮最優的功能。一個係統可能有多種組成方案,要選擇最優的方案,使係統具有最優功能,如生產係統要求高產、優質、低成本、低消耗、高利潤,具有多種目標。為了使生產係統具有最優的方案,必須將這些目標綜合起來考慮,追求功能最優化。班主任工作的道理如出一轍,要想追求班主任工作的高效,就需要班主任作出最優設計、最優控製和最優管理。班主任在實現工作目標的過程中,必須整合並有效利用自己的人力、財力、物力、時間、空間、信息等資源,科學安排、突出重點、講求效率、追求效益。

(七)示範性

以身作則,言傳身教,不僅是班主任為人師表的需要,更是班主任做好教育管理工作的需要。班主任在教育和管理工作中,通過口頭的或書麵的語言對學生曉之以理,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是十分重要的。但要使學生相信班主任所說的話和所謂的道理,班主任還必須身體力行。身教重於言教。因此,班主任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對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必須不斷嚴格要求自己,做到言行一致、說到做到。在工作、學習、行為、儀表等各個方麵都發揮榜樣和表率作用,將“無聲勝有聲”的身教與有聲的言教相互配合,相得益彰,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效果和質量。

三、班主任工作的內容

(一)了解和研究學生

了解和研究學生是班主任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礎。通過了解和研究學生,有助於班主任建立科學的學生觀;有助於班主任在實踐過程中自覺地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因材施教地開展教育活動。因此,了解和研究學生是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務,是班主任工作成功與否的先決條件,是衡量班主任工作態度、教育基本功及教育藝術水準的重要標誌之一。班主任對學生的了解和研究,包括對學生個體和對學生集體兩方麵。前者包括思想品德、學業成績、學習心理、學習行為、興趣需要動機、才能特長、性格特點、人格特征、家庭背景和社會交往等。在了解和研究學生個體的基礎上,研究班級集體的目標和活動、班級骨幹和積極分子、輿論和班風、發展趨勢,等等。

(二)組織和培養班集體

組織和培養班集體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工作,也是班主任工作的目的和結果。良好的班集體不可能自發形成,要靠班主任精心組織和培養。班集體一旦形成,就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成為班主任開展工作的得力助手。班主任要創造性地組織培養班集體,在全麵了解和研究學生的基礎上確立班集體的奮鬥目標,選擇和培養班幹部,培養正確的集體輿論和優良的班風,組織多樣的教育活動。掌握平行教育理論,處理好集體教育和個別教育的關係,把二者有機結合起來。正確判定班集體發展所處的階段及其特征,在班集體形成的萌芽、初建和正式形成等各個階段中,針對不同情況采取有效措施,積極推進班級由群體向集體的轉化。

(三)引導和幫助學生學習

學習是學生的主要任務和學校生活形式,教育學生努力學習是班主任經常性的工作。班主任應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加強學習紀律教育,與科任教師、家長配合,共同指導學生學習。在21世紀學習化社會裏,班主任要主動融入終身教育的社會大環境,培養學習型人才,特別要重視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以主動學習意識的培養為起點,使學生願學習、愛學習、敢學習、會學習、能學習。

(四)指導和豐富學生課餘生活

課外校外教育是培養學生全麵發展的重要途徑。班主任應重視學生的課餘時間,幫助學生安排豐富多彩、有益身心健康的各種活動。經常關心、了解活動的開展情況,並給予必要的指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創造性。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培養全麵發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實現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徑。班主任應根據教育教學計劃的要求和實際需要,組織學生參加生產勞動和其他社會活動,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觀點和態度、養成勞動習慣,在社會實踐中獲得發展。

(五)協調和整合各種教育力量

班主任是協調校內各種教育力量的紐帶,是溝通學校與家庭、社會教育的橋梁。班主任是協調和整合校內外各種教育力量的中堅。學校的根本任務是培養人,圍繞這個根本任務,學校設立各個部門、各種組織,開展各項工作,舉行多種活動。所有這些部門和組織的工作與活動,必須通過班主任的協調,進而理順校內各種關係,使各項工作成為一個整體,才能更好地發揮教育合力的育人功能。學生是在學校、家庭和社會三種環境下生活和成長的。學校教育必須充分發揮主導作用,積極爭取家庭與社會的配合和支持,才能統一教育目標和要求,克服消極影響,提高教育成效。班主任是學校與家庭、社會聯係的直接代表。

(六)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計劃和總結

計劃是班主任工作的起始環節。班主任工作計劃以育人為核心,以教育方針為指導思想,按照學校工作的統一部署,結合本班學生及班集體的特點製定出來,同時要重視並采納其他教師的正確意見,還要讓本班學生了解,應充分發揮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積極性。總結是班主任工作過程的終止環節,既要對計劃及其實施作出評價,又要為下一個計劃的製定提供依據。通過總結,可以肯定成績,找出差距,指導今後的工作。總結是一種重要的激勵手段。正確製定計劃和總結是班主任開展工作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