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曆史的車輪駛入了21世紀的快車道,人類社會進入了知識經濟社會中,教育成為社會知識生產、傳播、應用、創造的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手段。教育與社會發展同步,時代所發生的一切都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在學校中呈現出來。班主任工作必須把握時代特征,明確新時期新課程所帶來的變化,清醒認識並積極應對麵臨的挑戰,成為中小學素質教育的生力軍。
第一節新世紀的時代特征
一、可持續發展戰略
(一)可持續發展戰略提出的曆史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局勢相對平穩,各國紛紛把經濟增長擺在國家發展中的突出地位,形成了以經濟增長為核心的發展觀,即經濟增長發展觀,其主要特點是“社會經濟化”、“經濟數量化”和“經濟技術化”,以單純的經濟增長為主要目標,把整個社會的發展主要歸結為經濟的發展。為了追求經濟數量的增長,主要靠技術的引進和運用,忽視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人口和社會的協調發展,在工業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帶來了全球人口、資源和環境的嚴重失調,出現了人口爆炸、資源匱乏、環境惡化、分配不公等世界難題,造成了“有增長而無發展”的不和諧局麵。
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意大利的一批資本家在贏得幾十年的經濟高速增長以後產生了一種危機感,為這種增長到底能持續多久而困惑。他們邀請了全世界30多個著名的經濟學家、社會學家、教育學家在羅馬論證,結果是:這種經濟增長是難以持續的。理由有二:一是這種經濟增長依賴大量的資源消耗,依此速度到2100年將隨人類資源的告罄而達到極限;二是這種經濟增長模式將會嚴重惡化人類生存環境。他們在此基礎上成立了“羅馬俱樂部”,並於1972年向聯合國提交了由D·米都斯主持的研究報告《增長的極限》。報告中提出了“零經濟增長理論”,即為了維護人類長期的生長發展,要求全球人口以1975年為基數,實現增量為零,同時經濟發展(主要指工業投資)以1975年為基數,實現增量為零。這個報告盡管有些悲觀,但已蘊涵了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同年6月,聯合國召開了由114個國家參加的第一次“人類與環境會議”,會議期間,杜博斯先生提出了《隻有一個地球》的報告,他呼籲人類已經到了保護環境、保護地球的時候了,提出了社會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相協調的思想,至此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已見端倪。
1981年,美國世界觀察研究所的R·布朗出版的《建設一個持續發展的社會》一書中首次提出了“可持續發展”概念。他認為,隻有建立一個持續發展的社會,才能解決人類所麵臨的世界難題。並提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三大途徑:控製人口增長、保護資源基礎和開發再生資源。至此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已經形成。1987年,以挪威首相布倫特蘭夫人為首的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向聯合國提交了題為《我們共同的未來》的報告,對“可持續發展”概念作了詳盡的闡述,該報告從理論上指出可持續發展是人類解決環境與發展問題的根本原則,這標誌著比較係統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形成。之後,世界各國紛紛把可持續發展作為自己的指導原則。1992年聯合國在巴西召開了“環境與發展”大會,會議通過了《裏約環境與發展宣言》和《21世紀議程》等重要文件,提出了在“人類要生存、地球要拯救、環境與發展必須協調”口號下的“可持續發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的新思想、新戰略和新觀念,至此一個嶄新的社會發展觀——“可持續發展觀”終告成立。1994年我國政府頒布了《中國21世紀議程》,向全世界莊嚴承諾:中國21世紀將堅定不移地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
(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主要觀點
1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含義
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在《我們共同的未來》中指出:可持續發展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後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其根本目的是消除各種不利於人類發展的因素,滿足整個人類的需要,其實質在於維護經濟增長的潛力,維護自然界能夠長期為人類提供的資源和環境條件。
2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三原則
(1)持續性。人類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不能超越資源與環境的承受能力,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要保護資源和環境,保證發展的後繼力和持續力。
(2)公平性。要滿足整個人類的需要,不能以犧牲部分人的利益滿足部分人的利益,保證代際間公平和代內公平,維護資源分配與利用的公平。
(3)共同性。人類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戰勝生態危機具有共同性。
3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構成
(1)生態可持續發展。指社會經濟發展的同時,必須保護和改善地球生態環境並與資源和環境的承受能力相協調。
(2)經濟可持續發展。指在兼顧生態環境和承受能力的條件下,不僅重視經濟增長的數量,更重視經濟發展的質量,以信息生態文明的生產和消費模式代替傳統的工業文明發展方式。
(3)社會可持續發展。指發展要以改善和提高人的生活質量為根本目的,在國內長期滿足社會的基本需求,在國際上建立長期和平、安全與合作的國際社會關係。
4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關鍵
(1)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是發展。在當今社會,不發展就沒有出路,發展是一種必然趨勢。
(2)可持續發展歸根到底是社會的發展。社會是由經濟、政治、教育、文化等等子係統構成的大係統,任何子係統的發展是為了促進整個社會的全麵進步和整體文明。
(3)經濟發展不僅僅是數量的增長,更重要的是質量的提高。經濟增長方式從資源依賴、數量擴張向科技依賴、質量和內涵的發展,經濟不是簡單的技術化,而是科學化、信息化。
(4)實現資源利用的可持續性。科學合理、綜合高效地利用現有自然資源,利用科學技術不斷提高其利用效率和效益,同時開發富有自然資源和可再生自然資源,這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前提。
(5)努力走出由“人口、貧困、環境”構成的“人類困境”。控製人口、消除貧困、根治環境汙染是可持續發展最艱巨最棘手的任務。
二、知識經濟
(一)由來
由工業社會邁入知識經濟社會,是一場偉大而迅猛的革命,正像17世紀工業文明的降臨一樣,信息文明、知識文明的來臨,勢必徹底改變整個人類的命運。20世紀50年代以後,特別是該世紀的最後十年,以數字革命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洶湧澎湃。人們對它的認識最初隻停留在它所引起的經濟的高增長,如美國20世紀90年代以來出現的“一高兩低”(高增長、低通脹、低失業率)的“新經濟現象”,而後來人們認為這場革命更深刻的意義在於引起一場新的經濟革命,導致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
1美國的“新經濟現象”
上世紀在東南亞金融危機頻頻發生,歐洲經濟增長遲緩,日本經濟困難重重的時候,美國經濟卻一直在穩定、持續發展。進入90年代,人們曾紛紛議論世界經濟將走向衰退,而美國的經濟發展卻呈現“一高兩低”,即經濟的“高增長”與“低通脹”和“低失業率”。在美國的經濟界與理論界稱之為“新經濟現象”,新的技術革命的浪潮是導致新的經濟增長期,甚至導致一場新的經濟革命的趨勢異常明顯。
2上世紀90年代的數字化的信息技術革命
90年代以來,以數字革命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波及全球。其特征是“三C”、“三化”和“三性”。“三C”,即Computer(電腦)、Communications(通信)、Content(信息內容本身)三者的結合。“三化”即數字化、網絡化和信息化。數字化是其基本特征,網絡化是其實施的基本途徑,信息化是其客觀必然的結果。“三性”即競爭性、全球性和綜合性。這場技術革命首先來自企業的競爭,並且同全球化緊密相連,實質是高技術綜合發展的結果。
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考察其成員國知識和技術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之後發現:人力資本中的和技術中的知識成為經濟發展的核心,國家之間綜合實力的競爭越來越依賴於知識生產的水平、知識進步的程度和知識創新的能力。基於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各國的經濟發展越來越建築在知識和信息的基礎上,知識已被認為是提高生產率和實現經濟增長的驅動器。因此,OECD於1997年初發出一份年度報告,題目就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簡稱“知識經濟”。
這一術語表明人們對知識和技術在經濟增長中作用的更充分的認識。知識,作為蘊涵在人和技術中的重要成分,向來是經濟發展的核心。但是,隻是到了現在,人們對知識重要性的認識才有如此深刻的變化。OECD成員國的經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依賴於知識的生產、擴散和應用。
(二)含義
“知識經濟”即“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或“基於知識的經濟”。“知識經濟”源於對知識和技術在經濟增長作用的充分理解,把科學、技術和經濟緊密地聯係起來,科學技術的生產(研究與開發)和傳播(教育和培訓)已成為經濟發展的核心。
(三)基本特征
現實中知識經濟一體化也確已成為當代世界經濟發展的一個突出特征,所謂“知識經濟一體化”就是指知識與經濟相互滲透、促進、交融和包含的過程,是隨著知識的經濟功能日益增大、經濟的知識取向也日益強烈,二者的進程達到相當高度的一種新的經濟現象。具體地,知識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向經濟領域全方位交錯滲透,知識的經濟含量越來越高、越來越複雜,在大知識層麵上形成廣泛的知識經濟現象;而經濟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向知識領域全方位交錯滲透,經濟的知識含量越來越高、越來越複雜,在大經濟層麵上形成廣泛的知識經濟現象。創新是其根本特征,知識的生產率(生產知識並把知識轉化為技術和產品的效率)是其核心。
1信息經濟。從生產的社會化手段的角度來看,知識經濟是以信息交換為主要手段的經濟形態。這不同於以往的是以物質交換為重要手段的“物流經濟”的經濟形態。
2高技術經濟。從產業結構的角度來看,知識經濟是以高技術產業為支柱產業的經濟形態。這不同於以往的以農業或工業為支柱產業的“農業經濟”或“工業經濟”的經濟形態。
3可持續發展經濟。從生產中物的要素的角度來看,知識經濟是以高技術開發富有自然資源和可再生自然資源為主要依托的經濟形態。這不同於以往的以爭奪稀缺的自然資源和不可再生資源為主要依托的“難以持續發展經濟”的經濟形態。
4智力經濟。從生產中人的要素的角度來看,知識經濟是以人的腦力勞動為主要依托的經濟形態。這不同於以往的以人的體力勞動為主要依托的“勞力經濟”的經濟形態。
第二節適應新世紀要求的教育思想
知識的生產、傳播和應用都要靠教育,所以教育成為支撐社會經濟發展的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因素。教育要迎接知識經濟的挑戰,關鍵在於能否培養出大批具有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
一、關於“創新”
“創新”這一名詞早在《南史·後妃傳·上·宋世祖殷淑儀》中就提到過,是創立或創造新的東西的意思。一般地,“創新”與“創造”的含義在本質上是一致的。今天人們對“創新”的理解則最初是從經濟學範疇裏探尋的,創新的詞源是從英文Innovate(動詞)或Innovation(名詞)翻譯過來的。根據韋氏詞典所下定義,創新的含義有兩點:引入新概念、新東西和革新。美籍奧地利經濟學家熊彼得在1912年的《經濟發展理論》中提出的“創新”概念,是指建立一種新的生產函數,在經濟生活中引入新的思想、方法,實現生產要素新的組合。後來,人們又把這種創新劃分為技術創新、製度創新兩大類,而熊彼得被公認為“現代創新之父”。
創新包括“真創新”和“類創新”。“真創新”是在人類曆史上第一次為世界提供新穎、獨特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的活動。“類創新”是在個體生命史上第一次為世界提供新穎、獨特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的活動。教育活動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主要是指“類創新”。創新是指個體或人群依據一定的目的,運用已知的信息,產生出某種新穎、獨特、有社會或個人價值的產品的活動。它是人的一切活動中最高級、最複雜的活動。
創新能力是人進行創新活動的內在依據和能動力量,它由個體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創新人格等多方麵心理因素構成,是主體最本質、最能動的身心力量。創新力中有認識因素、感情因素和意誌因素,其核心是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形成具有堅實的基礎。從生理學的角度看,腦結構可以分為左半腦和右半腦。左半腦同抽象思維、象征性關係以及對細節的邏輯分析有關,執行著抽象概括思維的功能。而右半腦則具有感性認識的優勢,執行著形象思維的功能。科學研究表明:人的創新能力同右腦功能有著密切聯係,而隻有大腦左右半腦的功能得到平衡發展,兩半腦的活動相互密切配合,人的創新能力才能得到高度發展。教育創新要從人的生理潛能出發,重視左右半腦,特別是右腦潛力的激發,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另外,創新能力的形成還有賴於紮實的知識基礎。知識就是力量,是創新能力的動力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