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思維有五個明顯特征,即積極的求異性、敏銳的觀察力、創造性的想象、獨特的知識結構及活躍的靈感。而求異思維和靈感是創新最本質的特點。創新思維是求異思維和求同思維結合甚至反複結合的過程。求同思維是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探求一個正確答案或是最好解決方案的思維過程和方法。求異思維是對一個問題考慮出不同的答案或幾種解決方案,開拓出許多不同思路的思維活動和方法。而求異思維更多的是與創新聯係在一起的。其中,靈感是創新思維中非常奇特的要素之一。
靈感是思維活動中存在的一種客觀現象,盡管對它的隱秘結構尚未揭開,但是那種“夢裏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之類的“豁然開朗”的“頓悟”就是所謂的靈感。靈感具有突發性、偶然性、創造性的特點。靈感包括激情、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狀態,而就思維而言,它其實就是一種直覺,即沒有通過邏輯推理的思維。它的思維過程是跳躍的、簡縮的,而不是按照邏輯思維進行周密的推理而得出的。作為偶然性的靈感背後卻隱藏著必然性。它是一個人的思維長期集中於某一問題,思維高度集中、活躍的精神狀態,受到一偶然因素啟發,出現了突發性的飛躍,產生了頓悟。所以,正如柴可夫斯基所說的“靈感全然不是漂亮地揮著手,而是如犍牛般地竭盡全力工作時的心理狀態”。實際上,靈感思維所產生的新穎想法,是求異思維中不可多得的東西。求異思維是通過抽象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進行的,也正是由於思維的求異性,才有可能在思維過程中跳躍出新穎、豁然開朗的靈感之光。
我國近期提出的“創新教育”是以培養人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認真做好“普九”工作的基礎上,在全麵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為了迎接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著重研究和解決基礎教育如何培養中小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問題。
20世紀80年代,羅馬俱樂部在著名的趨勢報告《學無止境》中提出注重人的首創性學習的必要性。學習有兩種:維持性學習和創新性學習。前者獲得的隻是固定的見解、方法和規則,用以處理已知的和可重複發生的情境,有助於提高解決既定問題的能力。這種學習是用來維持現有體製或現有生活方式的,它永遠是社會運轉和穩定不可或缺的。後者是能帶來變化、更新及問題重構等一類的學習。其主要特征是預期(主動選擇所期待的事件並為之創造條件)與參與(體現以合作、對話與移情為標誌的行為、態度),主要目標是利用語言、工具、價值觀、人際關係和形象這五種學習過程基本要素,培養自主自強和整體綜合的人。人類學習所麵臨的挑戰是從維持性學習轉變為創新性學習。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0世紀90年代初《世界全民教育宣言及滿足基本學習需要行動綱領》中對基礎教育提出新的界定:每一個人——兒童、青年與成人都應能從旨在滿足他們的基本學習需要的教育機會中獲益。學習需要包括基本的學習工具(如讀寫、口頭表達、計算和解決問題)和基本的學習內容(如知識、技能、價值觀和態度)兩方麵。這些學習需要本身是人類獲得生存、充分開發才能、有尊嚴地生活與勞動、參與廣泛的決策及繼續學習所不可或缺的。(UNESCO/ACEID:《培養創新精神》,1991年。)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我國北京召開的“麵向21世紀教育國際研討會”以“學會關心”為主題。圓桌會議報告中提出了把事業心和開拓能力作為學習(教育)的“第三張通行證”的新概念,強調它應同學術性通行證和職業性通行證一樣受到重視。(《未來教育麵臨的困惑與挑戰——麵向21世紀教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美國勞工部獲取必須技能部長委員會曾經對美國5個行業15個工種進行過題為“要求學校做什麼樣的工作”的調查,探討社會代表性行業與工種究竟要求學校培養青少年哪些基本的能力和態度,發現未來的“工作崗位技能”——勞動者成長、生產和成功必須具有的品質可以概括為“五種能力和三個基礎”。五種能力分別是:(1)資源能力:確定、組織、規劃和分配資源;(2)人際關係能力:與他人共同工作;(3)信息能力:獲取和使用信息;(4)係統能力:理解複雜的相互關係;(5)技術能力:運用多種技術工作。三個基礎分別是:(1)基本技能:讀、寫、完成算術和數學運算、聽和說;(2)思維技能:創造性地思考、作出決策、解決問題、想象,知道如何學習和進行推理;(3)個性品質:有責任感、自尊、有社交能力、自我管理、正直和誠實。(《發達國家教育改革的動向和趨勢》(第5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80年代開始大力倡導“創業教育”,目的不僅限於使學生掌握勞動謀生的技能,而是為未來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公民和塑造創業文化。創業教育的要旨是改善人的生活質量,培養自主自立、意誌堅定、創造革新、自信自強的人。培養一個人的創業素養涉及“行動始發”、“現代勝任力”、“行動維持”和“行動實施”四方麵21個要素。在培養學生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方麵,創業教育提出了涉及認知、動作技能和情感品質等多種因素的過程觀,即:(1)觀察情境;(2)識別範型;(3)確認與定義問題;(4)厘清因素;(5)提出假使;(6)考慮多種解決辦法;(7)選擇可行的解決辦法;(8)對執行作出計劃;(9)結果評價。(UNESCO/ACEID:《培養創新精神》,1991年。)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的報告《教育——財富蘊藏其中》強調,人都是世界最寶貴的財富,而教育是挖掘這一富礦的重要手段,隻有教育才能使人類有能力掌握自身的發展,教育要為每個人提供“生活通行證”,使其更好地了解自己、理解他人,從而參與集體事業和社會生活。教育的新概念有四大支柱,即:(1)學會認知,獲得理解的手段;(2)學會做事,能夠對自己所處的環境產生影響;(3)學會共同生活,與他人一道參加活動並相互合作;(4)學會生存,實現個人全麵發展,使每一個人都能發現、發揮和加強自己的創造能力。
二、關於知識
教育是以知識的授受為基礎促進學生個性全麵發展的過程,對知識內涵、外延和功能的理解直接影響到教育活動的成敗。現代認知心理學認為,知識可以分為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陳述性知識是指個人具有有意識的提取線索,因而能夠直接陳述出來的知識。陳述性知識又稱記憶性知識,是一種狹義的知識。程序性知識則是指個人沒有有意識的提取線索,其存在隻能借助某種作業形式間接推論的知識。廣義的知識應包括程序性知識,程序性知識是“真知”的形式。但是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往往關注的是陳述性知識。
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在《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一文中強調知識經濟裏“知識”的概念從內涵、外延到功能都與傳統的理解有很大的不同。知識包括四個方麵:
1懂得是什麼(knowwhat),指關於事實方麵的知識。如中國有多少人口,杭州有多大,等等。
2懂得為什麼(knowwhy),指原理和規律方麵的知識。如語言學中的句型,數學中的交換律、結合律、分配律,經濟學中的供需規則、市場機製,等等。
3懂得怎麼做(knowhow),指操作的能力。包括技術、技能、技巧和訣竅等等。
4懂得是誰的知識(knowwho),指是誰或哪裏的知識,即知識的源頭。包含了特定社會關係的形成,以便可能接觸有關專家並有效地利用他們的知識,即關於管理的知識和能力。
在我國的傳統的中小學教育中,第一類知識——“是什麼的知識”和第二類知識——“為什麼的知識”是非常受到重視的,大量的關於事實和規律方麵的知識,特別是“知其所以然”的知識,即結構性的知識一直是傳統教育派所主張的。無論是布魯納結構主義教育思想中關於基本結構的論述、讚可夫“教學與發展”實驗研究中的一般發展和特殊發展的關係,還是瓦·根舍因範例教學理論中範例的基本性、基礎性和範例性,均說明規律性知識的重要。第三類知識——“怎麼做的知識和能力”不能說在中小學教育中不存在,因為,我國中小學教育內容主要是“雙基”,包括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而技能屬於第三類知識範疇。但是,是不受重視的。要有的話,也僅僅是重視機械的、模仿性的技能,而非遷移的、創造性的技能。第四類知識——管理的知識和能力在我們中小學教育中是幾乎沒有的,也是不重視的。
知識經濟裏的“知識”,既包括了傳統的知識和能力兩個方麵,又包括了科學和技術兩個方麵,其中科學又包括了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知識涵蓋了科學、技術、能力、管理等方麵,更強調能力部分。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在年度報告中把前兩類知識稱為歸類知識(明了知識),後兩類知識稱為沉默知識(緘默知識)。歸類知識是社會生產、生活中看得見、摸得著的知識,可以通過讀書、聽課、上網、查看數據庫等手段,即通過傳授而獲得。沉默知識則是社會生產、生活中看不見、摸不著的知識,即社會生產、生活中深埋著的知識,不易從正式渠道轉移的知識,主要靠實踐,必須通過親自動手做、親身實踐、社會實踐甚至特殊的教育環境而學習。在知識型經濟社會中,歸類知識固然需要,但更重要的是沉默知識。教育要使學生具有通過實踐探究沉默知識並把它轉化成歸類知識的能力。
三、關於可持續發展
要擺脫由人口、貧困、環境所構成的“人類困境”,最根本的辦法是調整人類生存方式,使生產、社會方式真正走向文明,而人類社會方式的轉變,教育是關鍵。因為人類生活方式變化的過程,實際上是發展教育、改變人的素質的過程。有人提出包括人口革命和社會革命的“人類生態革命”,強調將教育、培訓和信息活動同環境、人口和發展問題結合起來,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出路在於提高全民的教育程度。黨的十五大報告將教育問題看成是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和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支點,非常具有前瞻性。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可持續發展教育勢在必行。
(一)樹立可持續發展教育的思想
教育與經濟發展的關係是建設現代化的關鍵。現代化經濟的本質特征是“經濟社會化”(以社會發展為核心)、“經濟質量化”(以質量為中心)和“經濟科學化或信息化”(以科學化或信息化為中心)。這必然要求人才素質的綜合化、個性化、多樣化和創新化,而人才是靠教育培養的,相應要有可持續發展教育的思想。
可持續發展是一種嶄新的社會發展觀,其基本含義是把生態可持續發展、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社會可持續發展三者統一起來達到和諧發展,保證人類社會具有長遠的、持續發展的能力。它是世界各國跨世紀的行動綱領,也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一項重大戰略。
廣義的教育是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增進人的知識和技能,發展人的智力和體力,影響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動,包括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狹義的教育指學校教育,是教育者按一定社會(或階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發展的規律,對受教育者所進行的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使受教育者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的係統影響的社會活動。可持續發展教育即任何有目的地影響人身心發展的活動不應對其他時代或其他個體的人身心發展構成危害,其目的是使每一時代的每一個體獲得充分、自由、長足的發展,滿足整個人類的需要,促進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可持續發展的新觀念、新理論應滲入教育內容中,使學生從小樹立科學的人口、環境和發展意識,提高他們對人類與自然、個體與群體、現在與未來之間關係的認識,理解尊重自然規律、保護資源和環境、“不殺雞取卵”、“不竭澤而漁”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對自然、對子孫後代應負的責任。要求他們樹立長遠觀念、全局觀念、平等觀念、質量觀念,強調人文理性,追求真善美,理解人生目的價值與人生幸福,具有全新思想。同時,資源、環境、生態失衡等危機經濟光靠科技力量是不夠的,還需要提高人類的綜合素質和道德水平。特別是市場經濟的發展尤其需要國民素質和價值體係的支撐。有人把以亞洲四小龍為代表的東亞經濟模式稱為“文明的市場經濟”或“儒教資本主義”,說明東方市場經濟的特征是以儒家文化為主要支撐的,儒家文化強調的仁、義、禮、智、信已被東亞不少國家和地區奉為公司精神、企業文化、國家的精神支柱和價值觀。越是發達的市場經濟,對人的綜合素質的要求就越高,良好的人格教育、倫理教育、社會人文道德教育正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
(二)明確可持續發展教育的目的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個體的發展,包括生理和心理兩方麵的發展。生理的發展是指機體的各種組織係統(骨骼、肌肉、心髒、神經係統、呼吸係統等)的發展和機能的增長,是人身體方麵的發展。心理的發展是指認知(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象等)和意向(需要、興趣、情感、意誌等)方麵心理活動能力的發展及性格、能力等個性心理特征的形成,是人精神方麵的發展。二者緊密結合,共同構成人的發展。教學是實現教育目的、完成教育任務的基本途徑,教學就是要促進學生發展的,並且要使這種發展成為可持續的。從橫向看,學生的任何方麵都盡可能獲得充分自由的發展,潛能得到最大的發揮;從縱向看,學生真正成為主動、能動發展的個體,在不同的發展時期都能有新的成績,使自己的身心不斷地上升到一個新的水平,日臻完善。可持續發展戰略對人才培養目標提出綜合素質的要求。知識經濟要求具有綜合素質的複合型人才,素質教育作為一個根本的教育理念和價值取向,在適應學生個性發展和自身需要並使之得以充分發展和展現的教育活動中成為重中之重。知識經濟社會,知識成為生產力要素,這必然內在地製約著教育的本質由傳播生產、社會經驗轉向發現、創造生活本身。教育目的由培養傳統的知識“倉儲”型人才轉向創新型人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了未來教育的四大培養目標:學會生存、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合作。我國政府也在《麵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提出要把提高民族素質和創新能力作為教育振興的行動目標,要教育學生學會“求知、做人、創造、合作、健身和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