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構築可持續發展教育的基石
一個國家和民族的興衰取決於全體公民的素質,提高公民素質已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教育可持續發展觀旨在使公民素質得到長足而持久的發展。《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指出,基礎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質的奠基工程。教育可持續發展觀要以基礎教育為基點,全麵提高公民素質,即提高每個公民的基本素質和每個公民全麵的整體素質。素質原本是一生理學、心理學概念,指人的先天的與生俱來的解剖生理方麵的特點,主要是指感覺器官和神經係統方麵的特點,通常稱遺傳素質。它反映了人的自然屬性,為人的發展提供了生理的物質前提。而素質教育中的素質則是一教育學概念,既包括人先天遺傳的自然生理特點,也包括後天習得和發展了的特點,主要是指後天形成的心理素質和社會文化素質。素質是以兒童先天稟賦為基礎,在環境和教育的影響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相對穩定的身心組織的要素結構及其質量水平。
(四)形成可持續發展教育的網絡
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的傳遞、傳播、應用、生產和創新的速度和質量達到空前水平,在有限的人生中隻有願學習、會學習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學校並非教育活動的唯一空間,教育不單純是傳授知識,還應培養學生適應社會和充分發展的能力。由於在知識經濟社會中,特別是綜合性的高級知識越來越多地在學校外獲得,加之信息社會知識的豐富性、流動性等特點,都要求一個人的一生隻有不斷獲取、更新和創造知識才能適應複雜多變的社會生產和發展。構建立體開放的終身教育體係刻不容緩。從橫向空間維度看,要形成從正規學校教育到形式多樣的社會教育的一體化網絡;從縱向時序維度看,形成從兒童到老年,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各種繼續教育在內的完備的教育體係。
這些年來,教育改革一個重要方麵就是各國把繼續教育作為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知識更新的速度進一步加快的情況下,要真正適應社會經濟發展不斷增長的需要,永遠成為一個合格的勞動者,就必須不斷學習,掌握新知識、新技術、新技能。因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繼續教育”這一概念後立刻引起世界各國的普遍重視。“繼續教育”也被稱為“繼續工程教育”,是指那些已經受過大專以上的高等教育,並已在工程和技術崗位上工作的科技人員、管理人員進一步接受新知識的教育。世界經濟發達國家紛紛實施了自己的繼續工程教育。許多國家把繼續工程教育納入政府和企業管理,成為政府管理和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
終身教育是20世紀60年代在國際上出現的一種教育思潮,其倡導者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人教育局局長、法國成人教育專家保羅·郎格朗。1965年保羅·郎格朗在《終身教育展望》一文中提出“任何年齡階段的所有人都能得到學習的機會”。同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成人教育促進會討論了他的終身教育提案,並同意采用“終身教育”這一概念。可持續發展強調生態、經濟、社會的發展的可持續性,也就預示著數百年來人的前半生接受教育、後半生用於勞動和生活的觀念的改寫,教育應當是貫穿每一個人一生的過程,在每個人需要的時候,教育應隨時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識。教育應是一個統一的連續不斷的過程。麵對知識迅速增長、經濟劇烈變革、社會飛速發展,教育一成不變、模式單一,再也不能滿足每個個體自我實現和服務社會的內在要求,實施終身教育是教育對社會發展的積極應答。終身教育的本質要求是走向學習化社會,在任何情況下,每個公民都可以自由地獲得學習訓練和自我培養的機會,教育不再是一種強製性義務,而成為公民對社會的自覺責任。同時,教育也麵向社會,不再封閉於學校係統,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一體化的網絡係統,滿足公民學習和教育的需要,促進每一個公民的長足發展。
第三節新世紀中小學班主任的曆史使命
在整個中小學教育中,班主任工作非常重要而不尋常。在以班級為基本教育教學單位的班級授課條件下,班主任是黨的教育方針政策的具體而直接的體現者,同時又是中小學學生人生成長的最大影響因素之一,是學生學習做人做事最具影響力的指導者。中小學班主任工作最辛苦,既要承擔一定的學科教學工作,又要做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心中裝滿班級的每一個學生,每天第一個到學校,傍晚最後一個離校,工作沒有八小時內外之分,關心學生的學業、身心,甚至飲食起居、喜怒哀樂。在班主任身上承載著學生的信賴、家長的期望、社會的責任!
一、目的觀——班級學生
當代中國,科教興國,教育為本,辦好教育,教師是關鍵,而班主任作為特殊角色的教師,其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對於班主任老師來說,帶好班集體,促進全體學生的全麵發展,即班級的發展和學生的發展,是其工作的根本目的。隨著知識型經濟社會的到來,社會需要大量高素質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對教師特別是對班主任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班主任不僅要了解所教學科的知識前沿,而且要了解教育科學、心理科學的新理論,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掌握新的教育技術的方法,善於了解和理解學生,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引導學生健康成長。要做到這一點,班主任在學習進修,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業務水平的同時,要重視師德,重視創意,特別是班主任老師要針對學生的實際創造性地組建管理班集體,形成自己的風格、特色。班主任工作的創新是方方麵麵的。無論是班級管理還是工作藝術,無論是班級活動還是家庭教育,無論是後進生的轉化還是創造性的班級建設,班主任老師應該在實踐中有所突破,有所創新。
二、教育觀——大教育觀
班主任要樹立可持續發展的大教育觀。一般地,教育與政治、經濟、科技、衛生、文化等並列為社會這個大係統的子係統,長期以來對教育的研究往往局限於教育係統本身,對社會大係統的子係統之間、子係統與大係統之間的本質關係研究不夠。在可持續發展觀念之下,應該自覺地將教育放入社會大係統之中,開放性地認識教育。教育如何為促進經濟、生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而服務,把教育與其他發展因素看成是統一的、互為條件、相互作用的整體。若沒有教育的發展,就不會有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協調發展,這就從根本上破除了傳統的以犧牲或割裂教育發展為代價的單一經濟增長發展觀對教育造成的滯後,真正把教育放在社會發展的優先戰略地位。
三、人才觀——綜合素質
班主任必須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其實質是校正以往教育、教學中過於偏重於以應試為目標的主要傾向,轉向關心學生綜合素質發展,尤其是他們的創新能力發展的正確方向,使素質教育作為一個教育理念和價值取向,更好地適應學生個性發展和自身需要,並使學生的個性得以充分的發展和展現。同時,學生又是課堂教學的主人,課堂教學改革本身就在於關注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創造各種機會讓學生發展潛能、自主學習與發展。要教育學生學會“求知、做人、創造、合作、健身和審美”,尊重學生人格和尊嚴,重視學生自我價值的實現,真正以學生為本,將每個學生都看成具有獨立人格的個體,發展學生的主體性和主動性,理解和了解學生,公正平等地為每個學生提供表現、創造和成功的機會,使每個學生在已有的身心發展水平的基礎之上得到生動活潑、主動和諧的發展。
四、課程觀——科學人文
班主任一方麵承擔教學任務,另一方麵又是班集體的組織者和管理者,這種工作的雙重角色要求班主任要把自己和不同科任教師“教書育人”的影響力進行整合,形成教師集體的影響力,進而影響班集體。在知識已成為權力和財富象征的今天,知識的生產、傳播和應用是班主任工作的重點。而“知識”的概念從內涵到外延已大大改變,1996年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發表的一份題為《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的年度報告指出:知識經濟時代的“知識”至少包括四大類:事實知識、原理和規律的知識、操作的知識和能力、管理的知識和能力。即明了知識、歸類知識和緘默知識。現代社會,“明了知識”固然重要,而更重要的是一個人應具有不斷認識“緘默知識”並轉化為“明了知識”再運用到實踐中去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班主任要成為新課程的積極踐行者和反思者,在素質教育的目標下,對課程中知識與技能、態度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位一體的課程目標加深理解,采用學科或者活動等多種形式,在教學、管理與服務過程中,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可持續發展打下紮實的基礎。
五、師生觀——平等合作
班主任應按照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師生關係標準構建一種新型的師生關係和健康積極的教育環境。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源於平時的教育過程,而教育教學中的師生關係和教育教學環境又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不論是學科教學還是活動課程,過分強調教師中心,都無助於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為了實現以創新精神為核心的素質教育目標,必須形成一種有助於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培養的師生關係及教育環境。教育全麵質量管理是西方主要發達國家自20世紀90年代引入學校管理的一種改革措施,有助於確立以學習或學生為教學中心的觀念。在將全麵質量管理引入教育教學時,應注意形成積極的環境文化,而這一文化形成的關鍵,在於創設一種尊重學生的觀點、問題的環境,以及鼓勵學生提問、假設和陳述的教育氛圍;高度鼓勵和評價學生的探究性活動和參與;形成師生之間、學生之間、教學之間的互助合作關係;高度評價學生的學術的嚴謹性和對已有思想、觀念的大膽質疑等。
六、評價觀——效率效益
班主任在評價觀上應注重效率效益標準。在教育評估評價體係上,以往的觀點是以劃一的標準來評價各種各樣的學生、“以分量人”,在社會生活多樣化、學生發展個性化的今天,應該根據每個學生身心發展的水平及特點,以過程性的人才評價為主。比如,考試是一種重要的評價手段,應該公平、公正、合理。可以借鑒西方人們要求主考方提供考試的“效度材料”和“信度材料”來證明測試內容、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的做法。班主任應有科學的“考試”觀念,把過去那種帶有懲罰性的考試變為激勵學生繼續學習和發展的評價;以書麵考試為基礎的測評變為以觀察法為重點多樣化方法的評價;以記憶為中心的考試變為以創造性及問題意識為中心的評價;以考察狹窄範圍的測驗能力變為考察認識、感悟及應用能力的全麵的綜合評價;改結果性評價為形成性評價;改教師單向評為學生、教師、家長多向評。
七、終身教育的價值取向
班主任應牢固樹立終身教育的價值取向。首先,在生態價值取向上,強調人與自然關係的至上性。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核心是全球生態整體觀,它要求人類完成以生態價值取向為核心的文化意識的重建,完成人與自然同盟的重建,保證自然、經濟和社會的和諧持續發展。其次,在未來價值取向上,評價主體在關注當代人類利益的同時更著眼於後代的利益。追求“一個滿足自身當前需要時不犧牲後代利益的社會,它要求每代人都保證其後代繼承的是一份自然資源不曾匱乏、經濟活動不曾削減的遺產”。([美]R·布朗:《全球預警:1990年世界形勢評述》,科學文獻出版社1991年版,第236頁。)要在考慮長遠根本利益的前提下使長遠利益與眼前利益統一起來,拋棄功利性,同樣也是教育要解決的一個根本問題。最後,在全球價值取向上,以“隻有一個地球”的名義作為價值判斷域閾。可持續發展要求任何地區的發展都不能以損害別的地區發展為代價,任何地區都沒有無限製發展的自由,都必須以不給其他地區帶來危害為前提。由於世界的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已把地球上各個國家、地區、民族的利益聯結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隻有樹立全球價值觀,才能使人類整體處於和諧發展狀態。
班主任工作是一種單調刻板的工作,也是一種平凡平實而平淡的工作。但班主任的聰明才智,可以從平凡之中創造奇偉瑰麗的景象;班主任的善心慧眼,可以從平實之中創造卓越與進步;班主任潛能和創意的發揮,更可以從平淡之中培育出繽紛燦爛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