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人力資源部經理必備的財務知識--眾人拾柴火焰高(4)(1 / 3)

崗前培訓總成本是指在新員工正式上崗工作之前,為使他們能掌握一部分新工作所需要的特殊技術和知識而付出的成本。它包括熟悉成本和培訓實施成本兩部分。熟悉成本是為使員工熟悉企業的目標、企業文化、規章製度、生產產品、生產過程、機器設備、工作環境以及其他有關情況而產生的成本,具體地說,它主要包括材料費和負責這項工作的管理人員的費用。培訓實施成本可以是對新員工指導其必須具備的操作條例和規範,也可以是組織新員工學習一些高度專業化的培訓課程,這一過程所涉及的培訓者與受訓者的工資、離崗的損失費、教育管理費、資料費和教育設備的折舊費即為上崗前的培訓成本。

2,在崗培訓成本。

所謂在崗培訓成本,就是企業為使員工達到崗位要求,在工作崗位上培訓員工時所發生的成本。這種培訓主要是通過學徒製或自學等形式在邊幹邊學中逐步掌握生產技術、操作技術、維修保養方法,甚至經營方法、管理技巧及其他專業知識。不僅第一線的員工需要參加這種培訓,一般專業技術人員如工程師、會計師、經濟師等也需要參加這種培訓。

在崗培訓成本由上崗培訓成本和崗位再培訓成本兩部分構成。上崗培訓成本是為使員工上崗後達到崗位熟練職工技能要求所花費的培訓費用,包括培訓和被培訓人員的工資福利費用、培訓人員離崗損失費用、被培訓人員技術不熟練給生產造成的損失費用、因培訓而耗費的材料等物資費用,以及由於新職工與熟練職工工作能力的差異而給生產造成的損失費用等。崗位再培訓成本是崗位技能要求提高後對職工進行的再培訓費用,包括為培訓而消耗的材料費用和人工費用,以及在培訓過程中因培訓人員占用時間學習技術等而給生產造成的損失費用。

3,全脫產培訓成本。

全脫產培訓成本是企業根據生產和工作的需要,允許職工脫離工作崗位接受短期(1年內)或長期(1年以上)培訓而產生的成本。這種培訓的目的主要是為企業培養高層次的管理人員或專門技術人員。

全脫產培訓主要由委托外單位(培訓機構、教育機構)和企業內部相應的培訓機構等根據實際需要進行培訓。脫產培訓成本分為企業內部脫產培訓成本及企業外部脫產培訓成本。企業外部脫產培訓成本包括培訓機構收取的培訓費、被培訓人員工資及福利費用、差旅費、資料費等;企業內部脫產機構的培訓成本包括培訓所需聘任教師或專家的工資福利費用、被培訓人員的工資及福利費、培訓資料費、企業專設培訓機構的各種管理費用等。同時,不論在企業內部還是企業外部進行培訓,都可能發生被培訓人員的離崗損失費用。

對提高人力資本投資效益的幾點建議。

選好投資對象。企業進行人力資本投資時,是否選擇合適的培訓人員是投資成敗的關鍵。作為合適的投資對象要具備如下條件:

1,員工特性與崗位相匹配。

由於人力資本投資的過程較長,選擇對象時應當注重員工與工作崗位的匹配性,注重員工的成長性,這樣投資才會有效果。否則,利用同樣的資本開發出來的不同的投資對象其結果相差很大。

2,激發員工的學習欲望和工作熱情。

人的行為是受其欲望支配的。有學習欲望的員工,有改善工作表現的員工,或對學習新技術有高度興趣的員工,在學習過程中及今後的工作中會積極主動地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有利於企業投資效益的增加。

3,突出對年輕員工的培訓。

培訓結束後,年齡大的受訓者工作時間較年輕者少,投資回收期短,收益也就少;另一方麵,年齡大,學習能力相對減弱,會進一步增加培訓成本。人的年齡會影響人力資本的形成。從人的經濟生命周期來看,隨著員工年齡的增加,人力資本形成的速度由上升轉為下降的趨勢。人力資本的存量在某一年齡達到其本人的最大值,其投資回收期與人的年齡也相關。從這個角度看,企業應選擇年輕員工參加培訓。

4,培養員工良好的道德品質。

企業需要的員工是有理想、有紀律、有道德、有文化、高素質,全麵發展的人。員工的道德品質獲得提高之後往往會更加注重企業的發展,當前和以後更願意為企業貢獻力量,即使以後離開本企業也會如此。

5,加大對高附加值員工培訓力度。

企業可以選擇核心技術人員和創新型人才作為長期投資對象,如有必要可以送他們到國外去深造,而最終他們往往也會給企業帶來較高的回報。

優選培訓內容,全麵提高員工素質與技能。

培訓的目標主要是培育道德、傳授知識、提升技能。在培訓內容上,上述方麵缺一不可,但是知識和能力是企業培訓的重點。企業培訓中的知識與能力,反映了企業經營管理的兩個重要特征:一個是強烈的應用導向性,即實用性知識,能力更應該是可操作和對症下藥的,能解決實際問題。另一個是多元性、複雜性與動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