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結論向本人公開後,本人如有不同意見,可以保留,也可要求複議,考核組織應在一定期限內作出答複。本人也可以向上級主管機關申訴。
在我國,黨和國家曾規定幹部人事考核的內容包括德、能、勤、績四個方麵。德,是指人的政治素質,包括思想政治覺悟、思想作風、道德品質等。能,指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本領、勝任現職的工作能力。勤,是指勤奮精神和敬業精神,包括積極性、創造性、主動性、紀律性和出勤率等。績,即工作成績,包括完成工作的數量、質量和社會效益等方麵。我國對工人的考核內容,是由企業自行規定的。一些企業主要根據崗位經濟責任製進行考核,其主要內容分為三個方麵:一是崗位指標。即把該崗位的經濟技術指標凡能用數據表示的,全部用數字具體明確地規定出來。主要內容包括:該崗位原材料消耗,燃料、動力消耗指標,生產崗位工作要求,產品質量要求以及工時利用程度等。二是崗位職責。包括該崗位對技術操作、設備維護、安全生產等方麵的具體要求。三是協作關係。包括當班和下班的協作關係,當班工序同上下工序的協作關係:此外,為考核職工的勞動紀律執行情況,考勤也是經常性考核的重要內容。
由於考核用途十分廣泛,因此,基於考核目的和對象的不同,考核內容的側重點也不同:首先,對不同的考核目的,應選擇不同的考核重點。例如,對工作人員進行全麵考核,無論采取何種形式,都應重點考核其工作實績。因為全麵考核的主要目的,是從整體上考察和評價工作人員的優劣和是否稱職,而這隻能主要通過工作人員的實際成績反映出來。又如,如果考核的目的是為了分配獎金,那麼,考核的內容就更應該以工作成績為主,因為發放獎金的主要目的在於鼓勵工作成績優異者。而如果考核目的是為了晉升職務,那麼,除了考核工作業績外,更要著重考核學識水平和工作能力。因為工作人員具備了更高崗位所要求的能力條件才能晉升。其次,考核的對象不同,考核的重點也應有所不同。因為不同的職業領域和不同的職務層次對人有不同的要求。例如,對於專業技術人員,考核應側重於專業技術水平、業務能力和工作成績;對於行政管理人員,應主要考核其政策水平、管理能力、工作作風、道德品質、工作效率以及為實現本單位主要目標所起的作用。
考核的方法。
1,我國傳統的考核方法。
(1)自我評價和群眾評論相結合的方法。即首先由本人對自己的思想和工作表現等進行白我評價,然後由群眾加以評議,肯定優點和成績,指出缺點和不足。建國後組織人事部門組織的下部鑒定活動就是這樣做的。
(2)組織考查法。即由組織人事部門對所屬幹部的曆史、現實和家庭、社會關係等情況進行內查外調。
(3)實踐考驗法。即有目的地把幹部安置到某種工作環境中工作,通過實踐考查其德才情況。如將幹部下放到基層單位鍛煉就屬此法。
(4)考試法。即根據要求設計統一試題,讓被考人作答,以考查其有關知識水平。
(5)領導判斷法。即領導者根據平時積累起來的印象對下屬人員的各方麵表現進行評價。
上述傳統的考核方法在民主革命時期和新中國建立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對於我們了解、使用幹部曾起了重大作用,許多經驗是可取的。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和工作重點的轉移,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形勢下,傳統的考核方法已經不能滿足需要,它明顯地暴露出如下一些缺陷:一是過去的人事考核缺乏嚴肅統一的法律製度規定,考核工作還沒有真正走向法製化、公開化、程序化軌道。由於考核指導原則的非法製化,導致各級考核人員理解不同,執行不力,考核的形式、內容、標準等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主觀隨意性和片麵性。二是靜態考核多,動態考核少。比較注重檔案中的死材料,而往往忽視現實表現。二是定性考核多,定量考核少。考核結果一般都采用評語法,語言高度概括,給人以“千人一麵”之感,對幹部的了解是抽象的。四是公開化、民主化程度低,缺少必要的考績結果反饋。五是操作方法落後,基本上是手工式的。由此可見,我國體統考核工作需要改進。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各類組織已經在繼承和發揚我國傳統考核的優秀思想和做法的基礎上,借鑒了國外的一些先進經驗,結合本單位實際,摸索出了一些好的考核方法。
2,現代考核方法。
近幾十年來,隨著人事考核手段的不斷進步,考核的方法也日益增多。現把國內外常用的績效考核方法選擇幾種簡單介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