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投資部經理必備的財務知識--審時度勢得高利(3)(2 / 3)

3,企業投資項目建議書;

4,企業委托進行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的合同或協議;

5,企業擬投資地區環境現狀資料;

6,企業與各協作單位的合同或協議;

7,市場調查報告;

8,主要工藝與裝置的技術資料;

9試驗試製報告;

10自然、社會、經濟方麵的資料。

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的工作步驟及具體內容。

可行性研究工作一般依次分為投資機會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詳細可行性研究三個步驟。這三個步驟間有一種遞進關係--研究內容由淺入深,投資與成本估算的精度要求由低到高,研究工作量由小到大,研究所需的費用由少到多。

1,投資機會研究及其內容。

企業的投資動機能否轉化為投資設想,形成投資方案,並成為現實的投資行為,往往取決於企業是否具備投資的“天時”、“地利”等外部因素和“人和”等內部因素,即投資機會。顯然,投資機會指的是企業投資條件和由構成企業投資環境的條件要素所傳遞的對企業投資有利的信息。投資機會研究則指的是企業在一定的地區,根據對投資環境和自身投資條件的分析,尋找最有利的投資機會和可能的投資項目的全部工作,它包括一般機會研究和項目機會研究。一般機會研究旨在對企業投資方向提出建議,具體又有以下三種方式:

(1)地區研究,即研究某一地區的投資機會;

(2)部門研究,即對某一部門的投資機會進行鑒別;

(3)以資源為基礎的研究,即識別以利用自然資源為基礎的投資機會。一般機會研究往往是由公共機構完成,但是企業可以根據外部的有關信息,結合自身的條件作出判斷與鑒別,並在此基礎上進行項目機會研究。項目機會研究旨在將企業投資設想變為投資建議,它是在一般機會研究做出鑒別之後進行的。

一般而言,在進行投資機會研究時,應對下列情況進行調查、預測與分析。

(4)自然環境--地理位置、水文地質條件、氣候、自然資源等。

(5)市場狀況--供求關係、同業競爭、價格動向、消費偏好、可替代性、規模經濟的要求等。

(6)立法與司法。

(7)政府政策--財政政策、金融政策、產業政策(產業技術政策、產業部門政策、產業地區政策)等。

(8)技術進步。

(9)生產要素成本。

(10)國內外類似投資成敗的經驗與教訓。

(11)企業投資條件分析。

依照國際慣例,投資機會研究主要是對擬投資項目的投資成本與生產成本進行粗略的估計,估算誤差大致要求控製在±30%以內,所需經費約占投資預算的0.2%~1.0%。當機會研究證明該投資項目是可行的時候,則應繼續進行初步可行性研究。投資機會研究完成後要編製投資項目建議書,以為初步選擇投資項目提供依據。投資項目建議書是企業生產經營管理者根據對投資機會的判斷向企業最高投資決策者提出的有關投資的建設性文件。根據我國現製規定,投資項目建議書一般包括以下內容:

(1)投資項目的必要性和主要依據。

(2)市場預測。包括國際與國內市場的現狀、發展趨勢預測,銷售與價格預測。

(3)擬議投資的規模和投資方向(產品方案)。包括對投資規模的分析,對投資方向決定的產品方案是否符合產業政策和市場需求的分析。

(4)投資地點的選擇。包括對擬選投資地的所選投資方向有直接影響的投資環境要素,如自然條件、社會條件、資源條件、經濟條件等影響的初步評價,以及對投資地點是否符合國家生產力地區布局要求的初步判斷。

(5)主要技術、工藝的設想。

(6)投資測算與籌資方案。包括對投資額及其依據的確定,選擇投資來源、投資償還措施與方式的打算,以及對墊底營運資本數額的估算。

(7)投資周期預計。

(8)投資效益預計。包括對投資收益率、投資回收期、投資淨現值、投資貸款償還期等指標的初略測算。

2,初步可行性研究及其內容。

初步可行性研究又稱預可行性研究,它是在投資機會研究的基礎上,對擬投資項目的可能性和潛在效益進行技術經濟分析,以判斷投資機會的價值和擬議投資項目的生命力,從而作出有關投資項目的初步選擇。初步可行性研究應對下列問題進行粗略的研析:

(1)市場需求與現有生產能力。

(2)生產要素的供給。

(3)投資地區與廠址選擇。

(4)項目設計。

(5)管理費用。

(6)人力資源。

(7)項目進度。

(8)項目財務效益分析。

初步可行性研究對擬議投資項目的投資成本與生產成本的估算誤差要求控製在±20%以內,所需經費約占投資預算的0.25%~1.25%。當初步可行性研究通過後,便可進行詳細可行性研究。